遲雨

來源: 時代週報

第四季度是穩增長的關鍵時點

時隔7個月,降準又要來了。

央行決定於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此次降準爲全面降準,除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

此次降準頗有點出乎輿論意料。因爲不久前央行發佈三季度報告,重提二季度“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的表述,而且刪去了“主動應對”等詞彙,所以市場普遍預測由於央行對穩匯市、以及通脹可能升溫的重視,在年底之前實施降息、降準的可能性降低了,更可能動用的只會是結構性工具。

儘管輿論預測不會很快降準,但實際上市場對降準乃至降息的期待很高。衆所周知,第四季度是穩增長的關鍵時點,但10月以來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國內則疫情散發多發,工業企業效益恢復不易,穩增長的壓力較大。

從數據上看,10月社會融資增量和貸款增量均有所回落,雖然企業中長期貸款維持較高景氣度,但居民貸款增長乏力。這反映出有效融資需求仍然不足,宏觀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有鑑於此,貨幣政策如何加大發力?降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

從這個角度,此次全面降準,既是着眼於當下宏觀經濟形勢,也是對市場期待的呼應。

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房地產市場將首先受益。

近年來,地產行業持續處於低迷狀態,市場預期走弱,產生了民營房企債務違約等一系列影響。近期,中國多個監管部門接連釋放利好信號,爲房企、購房者提供更多資金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連續下調,20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出臺,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延期擴容。11月23日,央行、銀保監會監管層又聯合發文,明確支持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

上述政策正在加速落地。媒體報道,11月24日,多傢俱有代表性的規模房企收到來自商業銀行的意向性授信額度,合計規模超過了1.27萬億元。

在利好政策的作用下,此次降準釋放出了更多流動性資金,這也爲銀行支持民營房企合理融資奠定了基礎,必將有助於房地產開發投資等行業基本面的恢復。而在需求側,此前“金融16條”已經提到,“地方政策在全國政策基礎上,可以合理確定當地個人住房貸款首付和貸款利率政策下限”,降準意味着在降低購房首付、放寬首套房認定標準等方面,地方政府操作的空間更大了,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得到較大釋放。

中小微企業也將從全面降準中受益。降準的直接作用之一就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降準既可激發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也能激勵金融機構加大投放力度,使中小微企業獲得更加實惠的金融信貸支持。對普遍受到疫情困擾的中小微企業而言,全面降準等於下了一場“及時雨”。

降準0.25個百分點,而不是更多,此次降準的速度快於預期,但力度似乎稍有不足。這證明央行穩健貨幣政策不會全面轉向。畢竟放大招也要考慮利好可能出盡的情況,還要兼顧通脹等影響。刺激但保持適度,這是正確的選擇。

(作者系特約評論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