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就被騙子盯上了呢?”很多人在接到詐騙電話後都有這樣的疑問。而絕大多數的電信詐騙都是從個人信息被竊取開始的。

我的個人信息安全嗎?哪些細節容易導致個人信息被盜?據警方介紹,個人信息泄露就在生活中的細節,小到快遞單據,大到駕校的“駕培”系統。

快遞員偷拍快遞單倒賣信息數百萬條

據介紹,警方在對冒充客服詐騙類警情進行分析研判時,發現境外詐騙分子非法獲取被騙事主快遞收件信息的線索。經偵查發現,個別快遞企業工作人員在履職過程中,通過人工偷拍等方式,非法獲取快遞面單信息(包括收貨人、手機號、收貨地址、商品名稱、商品數量等)超過百萬條,並通過層層中介人員倒賣給境外詐騙分子,爲其實施冒充客服類詐騙犯罪提供信息支撐。

電詐團伙裏也有“技術流”

警方介紹,在一起案件中,某公司陸續收到合作方駕校及當地運營部門投訴,有第三方人員冒充該公司工作人員,自稱可以繞開該公司開發的“駕培平臺”配套的車載終端打卡機制,讓駕校學員在不到現場練車的情況下,在系統完成練車學時的累積,從而完成監管部門對駕考練車學時的嚴格要求。

警方經深入研判,挖出一作案團伙。該團伙通過技術手段非法破解“駕培平臺”系統,將虛假的培訓數據包發送至平臺服務器,對學員的學時進行修改,以達到幫助學員快速完成培訓和駕校快速盈利的目的。

掌握犯罪團伙的線索後,警方開展收網行動,抓獲包括技術開發和代理在內的3名犯罪嫌疑人,現場繳獲一批用於實施破壞信息系統行爲的計算機設備。

警方提醒

不要貪圖小利

警方表示,違反國家規定,擅自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的行爲涉嫌違法犯罪,切勿以身試法。

警方也提醒,正在駕校學習的學員切勿貪圖一時方便,使用來歷不明的程序繞過駕考練車線上學習,可能存在個人信息被倒賣的風險。

案例一

“客服”來電:不按我說的做,就影響你的“個人徵信”

民警及時勸阻老人匯款 保住20.7萬元

“個人徵信”代表着一個人的信用身份證,一旦產生不好的記錄,對生活影響很大。而騙子恰恰就利用大家對“個人徵信”談之變色的謹慎,變着花樣佈下陷阱。

有些犯罪分子冒充網絡金融APP客服,利用影響“個人徵信”爲由實施詐騙。

羣衆陳大爺(化名)接到一個自稱是某電商平臺的電話。對方聲稱自己是某金融APP的“金條白條“產品註銷賬戶專營客服。對方稱,由於陳大爺的京東金條白條中所涉及的年利率過高,不符合“國家銀監會”的規定,現需要註銷其賬號,若不註銷會影響個人徵信。

隨後對方讓陳大爺下載了某個投屏APP併發來一個投屏碼,該“客服”在投屏內觀看、引導陳大爺進行操作實施詐騙。

陳大爺進入後看到屏幕中顯示“中國銀監會”字樣的網站,又在反覆洗腦下相信了對方。

眼看,陳大爺就要將自己的20.7萬元積蓄轉到對方賬戶。在這緊急關頭,陳大爺收到了警方的反詐勸阻電話。派出所民警告知陳大爺這是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並約其到派出所見面瞭解詳細情況。民警瞭解詳細情況後,細緻地勸阻、明確告知陳大爺千萬別轉賬匯款給對方,並耐心地爲陳大爺分析和講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常用的詐騙方式和話術。

在民警細緻的勸阻下,陳大爺保住了20.7萬元存款,沒有造成財產損失。

此類詐騙往往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以註銷、不合規、影響徵信等話術對受害者施壓制造恐慌,再搬出“銀監會”對受害者進行洗腦,引導受害者進行轉賬、共享屏幕等操作實施詐騙,詐騙分子還會向受害者出示僞造的證件、營業執照或通過事先獲取的受害人身份、銀行卡等具體信息,擊破受害人心理防線,讓受害人深信不疑。

案例二

點擊鏈接領取居家隔離補貼?原來是騙局!

疫情防控居家期間,若有人發消息聯繫你,爲你發放一筆疫情補貼,你是毫不猶豫地相信?還是打個問號呢?

瀋陽公安反詐提醒你,當心補貼未到手,反而掉入騙子的陷阱。

據警方介紹,近期多地發生多起以發放補貼爲名進行釣魚盜刷類案件,涉案金額達上萬元。不法分子以冒充發放疫情補貼、冒充被害人公司發放工資補貼、冒充國家社會保險公共平臺爲名騙取被害人錢財。目前以上案件正在進一步偵破中。

隔離收到“工資補貼”

男子被騙1萬元

近日,市民張先生在家隔離期間收到公司財務發來的郵件,內容是“發放2022年工資補貼,請收到郵件後自助辦理,認真填寫以免補貼不能準時入賬。”下面附帶一個二維碼,提示掃碼自助辦理。

張先生掃碼進入了一個網頁,在該網頁上輸入了完整的銀行卡號、姓名以及手機短信收到的銀行驗證碼。沒多久就收到銀行發來的一條扣款短信,提示他在POS機上面消費了1萬餘元,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套路分析:

冒充財務部門發郵件

實爲騙你點擊“釣魚網址”

此類詐騙手法其實就是常見的木馬釣魚詐騙。疫情防控期間不法分子打着“隔離補貼”“居家補貼”幌子,更具迷惑性和欺騙性。在該騙局中不法分子冒充公司財務部門通過郵箱向公司員工羣發郵件,稱根據國家政策發放工資補貼,需及時掃碼登記領取,將被害人引流至“釣魚網站”,被害人在“釣魚網站”中填入銀行卡號、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等信息後,通過獲取的信息盜刷被害人賬戶內的資金。

防範提醒:

收到消息

通過官方渠道先覈實

仔細甄別信息真假。嚴格按照政府防控管理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擦亮眼睛,認真辨別“涉疫”詐騙的各種套路。不隨意透露姓名、電話、職業等相關信息,堅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不轉賬、不掃碼、不鏈接。

通過官方途徑瞭解相關信息。政府和企業一般不會通過電子郵件、短信等形式聯繫你,不會要求你提供個人或銀行賬戶等詳細信息。在收到類似“疫情補貼領取、辦理”等消息時,應通過官方渠道進行覈實確認。

96110來電請立即接聽。若接到96110來電,說明你或家人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請立即接聽!發現被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