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信託作爲最稀缺的金融牌照,一向得到各路資本的“青睞”。相較於之前的火熱程度,如今的信託公司股權被轉讓、登上拍賣臺已屢見不鮮。渤海信託也是如此,22.1%股權遭股東“清倉”式轉讓,而這家股東的背後正是海航控股

渤海信託22.1%股權被擺上“貨架”。

12月7日,據海南產權交易所官網顯示,渤海信託22.1%股權(對應79565萬股)轉讓項目正在掛牌,掛牌價爲9.3億元,轉讓方是中國新華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華航空”)。

而新華航空的背後正是海航控股,據企查查顯示,新華航空由海航控股全資持有。

海航控股易主方威之後,渤海信託自然成爲“邊緣”,面臨被“清倉”的命運。

海航“清倉”渤海信託

今年以來,信託牌照的光芒逐漸褪去。

前有中誠信託、新時代信託股權掛牌轉讓,後有北方國際信託、西部信託、中鐵信託股權轉讓延期,更有甚者股權屢屢登上拍賣臺卻還是無人問津。

渤海信託也無例外。據海南產權交易所官網顯示,新華航空持有渤海信託22.1%股權(對應79565萬股)正在掛牌出售,項目披露截止日爲12月14日。

此次掛牌的渤海信託22.1%股權對應的估值爲8.85億元,掛牌轉讓底價爲9.13億元,也就是說新華航空意欲“清倉”渤海信託。

事實上,新華航空與渤海信託淵源頗深。

雙方的關聯還要從2012年講起,據當時海南航空(現海航控股)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新華航空擬以現金27.61億元,向關聯方受讓渤海信託39.78%的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後,新華航空將持有渤海信託39.78%的股權。

時至今日雙方“分道揚鑣”,而此事早有跡象。10月28日,海航控股就曾發佈公告稱,3家子公司擬公開掛牌轉讓參股公司股權,其中正包括新華航空。

事實上,渤海信託先前就出現數次股權轉讓,但最終並未有實質性進展。將時間撥回2018年7月,據上市公司渤海金控(現渤海租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海航資本持有的渤海信託33.45%股權,並向渤海信託增資,最終持有渤海信託51%股權。

然而時隔3個月後,渤海金控與渤海信託“牽手”失敗。渤海金控於同年10月24日晚表示,公司將終止收購渤海信託。

渤海人壽也曾擬接手渤海信託部分股權。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5月,海航資本擬將持有的渤海信託股權轉讓給渤海人壽,轉讓總金額爲46.84億元,但最終“懸而未決”。

爲何遭股東“清倉”式轉讓?

此次渤海信託股權轉讓也將海航控股再次拉回大衆視野。

轉讓方新華航空的背後正是海航控股,據企查查顯示,新華航空由海航控股持股100%。

對於海航控股而言,自2017年以來海航集團深陷泥潭的拖累之下,公司面臨的壓力不容小覷。

據公司年報數據顯示,營收自2017年以來逐年增長至2019年的723.9億元,但隨後呈現大幅下跌,2020-2021年的營收分別爲294億元、340億元。

歸屬淨利潤表現更是不穩定,呈現一年盈利一年虧損的狀態。2017年盈利33.23億元后,2018年淨虧損達35.91億元;隨後2019年又扭虧爲盈,然而2020年鉅虧640億元,直至2021年,公司歸屬淨利潤爲47.2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航控股在今年年初“易主”,而出清其它資產聚焦主業或是當前的主要任務。

數據顯示,海航控股今年三季度歸屬淨利潤均是虧損狀態,分別爲35.99億元、92.38億元以及80億元,合計虧損金額達208.39億元。

此外,渤海信託近年來業績大幅下滑或是其遭股東退出的另一誘因。

2017年可謂是渤海信託的高光時刻,全年營收爲21.36億元,同比增長70.54%;歸母淨利潤爲12.64億元,增長87.45%。營收的大幅增長主要歸功於規模的增長。據數據顯示,2017年渤海信託管理資產規模一躍至7549.75億元,2016年這一數字僅爲3463.77億元。

其中被動管理型信託資產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可見渤海信託過於依賴通道業務。據年報數據顯示,公司被動管理型信託資產從年初的3203億元上升至7199億元。而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在2017年末僅有350億元。

然而,自2017年以來,公司風光不再,監管之下其依賴的通道業務難以爲繼,隨之而來的便是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2018年營收與淨利潤雙雙同比下滑,2019年小幅回升後,2020年公司業績令人大跌眼鏡。

據wind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營收同比下降21.45%至22.97億元;歸母淨利潤跌幅更甚,突然同比暴跌98.43%至1754.69萬元。2021年業績表現依舊不及預期,據股權項目信息顯示,公司營收同比下降至13.67億元,淨利潤小幅增長至5256.62萬元。

渤海信託受海航系鉅額關聯交易拖累

渤海信託淪落至此也與海航系脫不開關係。

由於前期的盲目擴張,自2017年以來,海航集團流動性危機日益凸顯,直至2021年年初公司不得不走上破產重整的道路。

去年6月的一次債權人會議公佈的數據更令人切實感受到海航集團的深陷泥潭。清算組當時表示,321家公司實質上已嚴重資不抵債,償債資源缺口巨大,其中債權申報金額約1.2萬億元,已確認債權約4057億。

雖然渤海信託不在海航集團重整名單之內,但其與海航集團曾有大量的資金往來。

從數據更能直觀體現,自2017年以來,渤海信託關聯交易金額巨大,2017年金額一度達221億元,均爲信託業務關聯交易,主要形式爲貸款,涉及關聯方17家,多數指向海航集團旗下公司。

隨後關聯交易金額便開始逐年下降,但金額仍在百億元之上,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2020年的關聯交易金額分別爲128億元、115億元、101.74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渤海信託可能存在大股東資金佔用的問題,過高的資金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資產狀況和正常運營。

不僅如此,渤海信託的某些產品與海航系也存在一定關係。渤海人壽的一則公告暴露出一款產品的資金流向海航資本。

據渤海人壽公告稱,2019年2月20日,將渤海信託·渤安3號集合資金計劃,展期不超過1.5年,展期金額3.11億元。而該信託資金正是向借款人海航資本發放信託貸款,用於償還海航資本在四川信託的借款及補充經營所需流動資金。

渤海信託並非個例,渤海人壽也與海航系“關係密切”。據渤海人壽官網顯示,公司的關聯交易中屢屢出現海航集團及其下屬公司的身影。然而同樣在海航集團的拖累之下,渤海人壽連年虧損,據公司年報顯示,2018-2021年,渤海人壽淨虧損分別爲7.68億元、13.95億元、27.44億元、4954.8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