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22年,房地產行業充滿了動盪和挑戰。這一年,有人退居幕後,成功實現新老交接;有人身陷輿論漩渦,不得不現身出面“闢謠”;有人努力自救,迎來“白衣騎士”的馳援;還有人手握重金,“殺回來”了……新京報房產新聞部盤點了這一年行業內產生重大影響的十位人物,通過這些人物的衆生相,不僅可以看到行業的變遷,或許還能窺見未來的走勢。

1、吳亞軍:完成“交接棒”

2022年10月28日,龍湖集團發佈公告稱,創始人吳亞軍因年齡及身體的原因,辭任龍湖集團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董事會主席將由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陳序平出任。

從重慶走向全國,從寂寂無名到世界500強,此時,吳亞軍選擇將自己一手創立的龍湖交給了一位職業經理人——一名從龍湖體系內孵化出的“仕官生”,一個和家族無關的“外人”。

吳亞軍的卸任是效仿美的何享健,同時還有身體方面的原因。雖然離開了核心管理崗位,但是吳氏家族信託依然是龍湖集團的控股股東。

點評:隨着“80後”校招生陳序平出任董事會主席,龍湖集團完成了“60後”與“80後”的新老交接,更年輕的管理者走向前臺。

2、許家印:現身“闢謠”

自去年陷入流動性危機後,恒大一直在主動或者被動處置資產。今年11月24日,恒大發佈公告披露,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作出關於無償收回集團恒大武漢科技旅遊城項目11宗土地的行政決定。而在此前,恒大位於海口的8宗地塊、成都的2宗地塊、滄州的3宗地塊等也被無償收回。除了部分地塊被收回外,恒大旗下資產接連被處置,諸如恒大集團(南昌)有限公司持有盛京銀行的12.82億股股份被成功拍賣,恒大持有的新疆廣匯實業30.99%質押股權已被執行,恒大位於香港的多處資產直接被債權人接管。

在此基礎上,12月2日,關於恒大集團許家印相關傳聞引發強烈關注。隨後,相關微信截圖顯示,當天下午1點半左右,許家印在恒大高管工作羣發佈了一條關於加強復工復產的語音消息。

當天晚上,恒大集團召開保交樓專題會議,許家印現身並講話。在會上,許家印表示:“今年1至11月,恒大集團實現交樓25.6萬套,2022年全年要力爭完成30萬套的交樓,12月份必須保質保量完成交樓4.4萬套。恒大全體員工要堅定不移地履行我們的主體責任,永不放棄地努力拼搏,確保完成全年交樓任務。”

點評:身陷輿論漩渦中的許家印,不得不面對投資者、債權人、購房者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猜測、擔憂和拷問。

3、潘石屹夫婦:悄然“退場”

在經歷了私有化交易失敗、前CFO(首席財務官)涉嫌內幕交易被調查等諸多風波後,潘石屹、潘張欣退出了SOHO中國董事會。

9月7日午間,SOHO中國發布管理層和董事會變動相關公告。公告顯示,潘石屹辭去公司董事會主席、提名委員會主席和ESG委員會主席職務;潘張欣辭去公司CEO職務。二人將專注於藝術和慈善事業,並繼續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同時,徐晉和錢霆被任命爲執行董事和聯席CEO。

事實上,過去兩年間,SOHO中國風波不斷,引發外界較大關注:SOHO中國的私有化及與黑石的合作均以失敗告終;去年以來,SOHO中國涉及多次行政處罰;在今年發佈中期業績的前一個月,公司CFO倪葵陽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警方帶走調查,SOHO中國也曾一度衝上輿論的風口。

近年來,潘石屹開始挖掘各種愛好:賣過蘋果、出過書、開過攝影展、做過木匠、還當過廚師……不過,在所有的愛好裏,唯獨繞開了房地產以及相關產業。

點評:潘石屹夫婦退出SOHO中國董事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關注度,有利於改善SOHO中國的經營環境。

4、孫宏斌:奔走自救

融創債務危機爆發半年多以來,那個在業績會上總是金句不斷的孫宏斌,許久未在公開場合露面了。

爲了融創,他四處奔走自救,在他的努力下,融創度過了多輪危機。11月中旬,融創清盤呈請聆訊延期至明年6月。與此同時,融創還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推動各條線職能聚焦,高效協同,降本增效。

近期,融創的自救進程取得重大進展,孫宏斌爲融創找來了一大筆紓困資金。繼華融聯手6家銀行、中信信託開啓上海董家渡項目融資合作後,東方資產與融創就武漢桃花源項目達成融資合作。另一方面,融創的境內外債務重組也有了眉目,一旦重組成功,融創未來數年的流動性壓力將得到緩解,整體財務狀況會進一步改善。

12月9日,融創發佈了2021年財報,孫宏斌半年來第一次向外釋放出樂觀信號。他在2021年財報中向各位股東、債權人、客戶、合作方等相關各方表達了誠摯的歉意。同時,他表示,集團將深刻反思過去發展中的不足和問題,吸取經驗教訓,堅決調整。也將再接再厲、全力以赴,儘快完成債務重組和恢復穩定經營,爭取在2023年迴歸良性、健康發展軌道。

點評:孫宏斌是地產大佬中努力自救的一個代表,這位地產界裏以豪爽、敢言著稱的大佬,在沉寂數月後,迎來了“白衣騎士”的馳援。

5、王健林:重回地產“首富”

低調許久、用幾年時間大力降負債的王健林,在2022年實現“王”者歸來。

在債務危機之後,一度變得極其低調的王健林,悄然重回地產首富的排位。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2胡潤百富榜》顯示,王健林以1000億元成爲內地地產富豪榜首,排名百富榜第32名,相較去年上升9位。

同時,王健林在今年開啓“抄底”模式。今年1月,萬達低價接手葫蘆島爛尾項目;2月,萬達全面接管山西忻州田森匯。3月,萬達接手贛州聚益廣場、揚州華貿購物中心,以及新苑旗下多個商業項目;4月,萬達拿下建業商業地產的商業運營業務,並在9月接手建業鄭州凱旋廣場,掛上了萬達廣場的招牌;9月,萬達拿下北京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20年運營權,一個月後更改門面爲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並開始在全國接手5家奧克斯廣場,完成交割後將更名爲萬達廣場。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底,王健林手握的商業廣場數量增至425家,比一年前多了45家,在管面積達到6000萬平方米。

點評:債務危機過後,在行業調整期,王健林手握重金,帶着幹實業的狠勁“殺回來”了。

6、鬱亮:行業的“吹哨人”

萬科常年穩居行業龍頭,其掌舵人自然也成爲業內公認的“帶頭大哥”。鬱亮的話也常被解讀爲行業發展風向標。“活下去”“黑鐵時代”“節衣縮食”“春天的活法”“微光”“曙光”……近年來房地產的不少熱詞,很多就出自鬱亮。

12月16日下午,萬科在深圳召開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上,鬱亮在談及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時再爆金句:“悲觀是一種情緒,而樂觀是一種思路。”同時,鬱亮還稱:“這幾個月下來,微光在逐步變成曙光。此前還提出一個看法,市場恢復是一個緩慢而溫和的過程,現在來看,溫和的程度比我們預期得還要更溫和一點。”

在鬱亮看來,政策不止“三支箭”,還包括“第四支箭”,即內保外貸解決美元債問題。鬱亮認爲,這些政策對市場都有正面作用,都是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化解房地產企業流動性問題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房地產市場今天面臨的問題有多種原因,不僅需要政策發力,也需要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甚至老百姓對市場的預期發生改變,才能共同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對萬科而言,很多人說萬科過去看空,今天看多,其實不準確。我們只不過在行業處於黃金時代時稍微清醒一點、理性一點,在今天市場本身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我覺得我們需要樹立信心。”鬱亮說。

點評:過去,在行業“黃金時代”,鬱亮常常發出警醒;當下,鬱亮則時常給予信心。而最早喊出“活下去”的萬科,已然上岸,並且準備在春天來臨之前,儲蓄能量,開始發力了。

7、寧高寧:“央企放牛娃”卸任

8月26日,寧高寧正式卸任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接任者是中國中化原總經理李凡榮。9月24日,中國金茂發布公告稱,寧高寧因已屆退休年齡而退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同時李凡榮獲董事會委任爲公司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這意味着,現年64歲的寧高寧,正式離開地產圈。

在衆人眼中,寧高寧是一個多面立體的企業家,擅長管理企業,會寫詩,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有“中國摩根”“中國韋爾奇”等諸多標籤,但他自稱僅是國企“放牛娃”,把國家資產管理好、經營好。

寧高寧無疑是一位極具天賦的商業天才,他的央企履歷堪稱傳奇。從業35年,他執掌過華潤集團、中糧集團,還是中化集團董事長兼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在掌舵中化集團期間,他主持了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的合併,成功打造出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類化工集團,是全球唯一執掌過4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家。

卸任時,他賦詩一首《老了的美好》,向衆人告別。“老了纔有自知,纔有自在,知道生命長短了,知道世界大小了……”萬億央企領導人的殺伐決斷,在這一刻全化作了詩意盎然。

點評:寧高寧正式退休,留給中國企業界的,是一個“紅色摩根”的企業家傳奇。

8、胡葆森:“刮骨療傷”

作爲建業系的創始人,也是早年的地產“三君子”之一,隨着王石、馮侖逐漸淡出,胡葆森成爲唯一一位堅守在一線的“元老”。

從去年建業“50億求救信”事件,到今年年初裁員風波及大刀闊斧的組織構建調整;從今年6月宣佈引入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作爲二股東,到11月底再次爆出的裁員消息,建業集團的而立之年一直處於風口浪尖。換帥、縮編、盤活、“刮骨療傷”、“壯士斷腕”,一直縈繞在2022年的建業。

在這一過程中,建業一直在積極展開自救,由此扭轉命運的方向盤,包括出售資產、國企合作、謀求轉型等。在尋求合作方面,建業地產陸續同中國電建地產集團、中海地產、萬達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臨近年底,建業終於等來了好消息,而胡葆森也開始輾轉於與各大銀行的簽約現場。12月5日,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與建業集團等房企簽署合作協議,提供意向性授信金額200億元,將在房地產開發貸款、併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等重點業務領域持續深化全方位合作;12月7日,中國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與建業集團等12家房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12月8日,21家金融機構與包括建業集團在內的30家房地產企業集中籤約,建立合作關係,共同助力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點評:胡葆森帶領建業的努力自救,終於等來了政策利好、銀行們的“傾囊相助”,對於胡葆森及建業來說,可謂是黎明前的一絲曙光。

9、林中:“不躺平”

在8月份的年中業績會上,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曾判斷:“旭輝堅信能度過本輪調整,有信心穿越週期。”然而,旭輝的現金流惡化程度超出預期。

9月28日,林中寫的《致旭輝全體幹部的一封信》在網上流傳。林中在信中稱:“在市場需求端回暖、銷售恢復正常之前,我們都必須過難日子、緊日子,節省一切可以節省的開支,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保交付、保品質’的民生工程上。”

當過行業“三好生”,也被選爲“示範房企”,走進“決賽圈”的旭輝還是沒能逃過債務違約。11月1日,旭輝控股發佈公告稱,已暫停支付其境外融資安排項下所有應付的本金和利息,尋求境外債務全面解決方案。截至當天,旭輝境外債務到期未付的本金和利息總額約4.14億美元。今年以來,旭輝已經累計向境外債權人支付利息和本金約15億美元,而同期僅有約5億美元新增境外融資,所得款也主要用於現有負債的再融資。

在宣告主動尋求境外債務重組後,林中在朋友圈打氣:“蹲下去、活起來、站起來,蹲下意味着我們拒絕躺平,蹲下意味着重心更穩,蹲下意味着未來更好得站起來,以時間換空間最終全面解決債務問題。”

點評:面對債務危機,林中並沒有放棄,正在積極爭取整體化解債務問題。

10、黃其森:歸來能否挽狂瀾?

3月16日,泰禾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其森正在協助有關機關調查,公司董事會已經啓動應急預案。同時,泰禾集團在其微信公衆號透露,黃其森近期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參與企業運營決策。

消失8個月的黃其森歸來。11月17日,泰禾集團發佈公告稱,黃其森已正常履行職責。同時,近期公司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正在全力推進債務重組事宜,積極解決債務問題。截至目前,公司及各方尚未形成全面債務重組解決方案。”這意味着,對黃其森個人而言,是歸來,但對於泰禾而言,尚未走出自2020年開始的流動性危機。

不過,也有好消息相繼傳來。11月3日,泰禾集團官微發佈消息稱,從年初開始,公司即進一步明確“絕不躺平、復工復產、保交付保品質就是我們最大的策略”,繼續以多種方式開展自救,努力保交付、保品質。泰禾多個項目被政府列入了保交樓或風險防範化解重點項目等,包括北京院子二期項目、福州灣項目、福州院子等。此外,截至10月末,泰禾多個項目累計獲批紓困資金超過9億元,正在申請中、將有望獲得的增量資金共計約7.5億元。

點評:面對泰禾集團的債務危機,歸來後的黃其森想要力挽狂瀾,恐怕還要費一番工夫。泰禾集團未來要走的路,顯然還很長。

新京報記者 張曉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