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俄羅斯外交在西方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與美歐、北約近乎徹底決裂。爲了打破西方的制裁和圍堵,俄羅斯最主要的對策就是在東方實現戰略突圍。而這種趨勢在2023年將會更加明顯。

去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啓動後,6月26日至28日在德國舉行的七國集團峯會發表聲明,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同時在經濟、金融和能源等領域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並計劃逐步結束歐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北約還策動第六次擴員,瑞典和芬蘭一旦正式加入,俄羅斯與北約的矛盾將進一步擴大。

俄羅斯學者特列寧把2022年俄與西方的關係變化稱爲不可逆轉的“轉折”。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幹事長科爾圖諾夫認爲“俄羅斯又回到了三十年前蘇聯解體後所處的位置,但這次其處境更加艱難,因爲在可預見的未來,俄羅斯不會像上世紀90年代初那樣獲得西方信任”。

俄與西方關係發生“決裂”後,其外交和經濟戰略重點明顯向東轉移。

首先,是維護俄羅斯在獨聯體的領導地位。2022年獨聯體舉行了4次峯會。普京在去年2月26日於聖彼得堡舉行的非正式會晤中表示,外部對獨聯體地區的安全挑戰和威脅正在增加,“維護歐亞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是獨聯體合作的關鍵方向”。他承認,獨聯體成員國之間“也存在分歧”,但最重要的是,“它們已做好準備並將繼續合作”。中亞國家是獨聯體的核心區,也是西方大國同俄羅斯爭奪的最重要地區之一。針對美國、日本分別與中亞五國舉行“C5+1”外長會議,特別是歐盟去年10月首次舉行與中亞五國的領導人會晤,俄羅斯當月也舉行了俄羅斯和中亞國家總統會晤。託卡耶夫11月當選連任哈薩克斯坦總統後,迅速出訪莫斯科,彰顯兩國緊密的戰略伙伴關係。

其次,上海合作組織成爲俄羅斯外交進一步開拓的重要方向。2022年9月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接納伊朗爲新的成員國,吸收巴林、馬爾代夫、阿聯酋、科威特、緬甸爲對話夥伴國。這使該組織的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增加到26個,成爲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區和國際組織。12月9日俄羅斯主持召開了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加強這三個國際組織之間的安全合作將成爲俄努力的方向。

第三,金磚國家也是俄羅斯着力經營的重點。2022年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就金磚擴員達成重要共識,支持討論擴員標準和程序。會後,有許多國家提出了參加金磚國家合作的申請。這包括阿根廷、伊朗、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印度尼西亞等十多個國家。

俄羅斯外交戰略重心向東轉移的另一個舉措就是優先發展與中國、印度、土耳其、伊朗這四個國家的雙邊合作。印度在俄烏衝突中保持中立,拒絕參加對俄製裁。作爲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印以優惠價大量購買俄原油,2022年從俄進口的石油佔其石油總進口的約22%。去年11月在訪問莫斯科時,印度外長蘇傑生表示,印俄兩國在日趨多極化、再平衡的全球格局中互動,“現在的目標是在經濟合作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形成一種平衡、互利和長期的交往”。

橫跨歐亞大陸的土耳其和扼守波斯灣出海口的伊朗都是地緣支軸國家,俄羅斯非常重視它們的作用。俄方不僅與德黑蘭就能源合作等問題達成協議,在“北溪”天然氣管線停止使用後,還與安卡拉在土耳其色雷斯地區合建一個國際天然氣供氣樞紐,以彌補“北溪”管道遭破壞所造成的損失。

中國雖不是俄羅斯東方戰略的全部,但卻是非常關鍵的一環。與西方關係破裂後,莫斯科把加強與中國的關係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政治關係上,而且表現在經濟、特別是能源合作中。兩國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1900億美元,同比增長30%以上。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石油7000多萬噸,超過沙特成爲中國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在9月於俄羅斯遠東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上,中俄企業達成79個項目、總額約1600億美元的投資合同或意向。雖然雙方在具體項目上仍有待進一步協商,但投資的增長趨勢不言而喻。

針對“西方集體”的遏制與打壓,俄羅斯在主要轉向東方的同時,十分重視爭取對“非西方國家”的外交。俄羅斯認爲,“非西方國家”在當今世界是屬於“世界多數”,應該爭取和團結這個多數來對沖美國及其盟國的制裁與圍堵。俄已與非洲國家商定,2023年夏天在聖彼得堡舉行第二屆俄羅斯和非洲國家峯會。

在經濟領域,俄羅斯也在加速向東發展。2023年俄羅斯將加大與歐亞經濟聯盟、中國、印度、蒙古國等歐亞國家在投資、能源、機械、農業、交通運輸、高科技等領域的合作。毋庸置疑,俄羅斯當前的判斷是,經濟發展倚重西方、貿易以歐洲爲中心的時代已經結束,向東轉既是大勢所趨,也是新的既定戰略。

2023年向東突圍仍將是俄羅斯外交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俄羅斯將繼續提升與新興工業化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關係。俄羅斯認爲必須加強與“非西方國家”的關係來改善自身的外部環境。(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