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朋友們,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咱們剛剛打包好的蘿蔔,我拿出來給大家看一下,水汽很大、脆甜可口,大家抓緊下單啊,直播間今天下單的最晚明天就發走了!”

冬日的一個午後,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的沙窩蘿蔔種植大戶郭芝振像平時一樣在大棚裏直播,他隨便拿起一個蘿蔔用手指用力地敲幾下,蘿蔔就立刻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響並裂開一道縫,讓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它的脆度。

沙窩蘿蔔是天津的特色農產品,由原產地得名,已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其肉色翠綠、口味甜辣,素有“沙窩蘿蔔賽鴨梨”之美譽,又具有順氣消食的功效,每到冬季的收穫時節深受百姓喜愛,也是當地農民重要的經濟來源。

自去年開始,50多歲的郭芝振學起了直播帶貨,每天下午在自己的蘿蔔大棚裏定時直播,目前已經積累了3萬多粉絲,銷量好的時候一次直播就能賣掉八九百箱。郭芝振告訴記者,他的蘿蔔大棚有110畝,今年氣候年景好,共產出了80萬斤,臨近春節了,蘿蔔已經銷售見底。

“多虧了氣象部門在霜降前那段時間的跟蹤式預報服務,我們搶抓時機給蘿蔔扣棚,既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光照,也在氣溫驟降之前完成了保暖措施,纔有了今年的大豐收。”郭芝振說。

原來,沙窩蘿蔔的種植環境可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八月到十月中旬,這段時間氣溫高、光照足,是蘿蔔充分吸收天然養分並增加產量的重要時期。而到了十月中下旬,特別是霜降以後氣溫開始走低,蘿蔔種植也就迎來了扣棚保溫的第二階段,此時如果大棚設施啓用不及時,蘿蔔受凍變康,那對農戶可是“毀滅性”的損失。

基於沙窩蘿蔔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天氣的特殊敏感性,天津市西青區氣象局的跟蹤式氣象服務也隨之產生。每年8月至12月這段時間,西青區氣象局會安排農業氣象服務專人每週向沙窩蘿蔔合作社、園區、種植戶調研,瞭解蘿蔔長勢、小氣候環境特徵、天氣影響情況及農業管理特點等,爲蘿蔔種植開展“由面到點”的氣象服務。

說起“由面到點”的服務理念,西青區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於紅說:“我們每週一、週四2次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向蘿蔔種植戶發佈《沙窩蘿蔔氣象服務專報》,滾動預報未來6天的天氣,同時還針對蘿蔔播種期、發芽期、幼苗期、蓮座期、肉質根膨大期等關鍵生育期,提出當前氣象條件對其可能產生的影響,指導農戶科學生產,這是我們的‘面上’服務。而‘點上’服務,則是對沙窩蘿蔔適播期、保溫設施安裝期的準確預判,根據天氣情況盡最大努力保障農戶選出最適宜的時間完成這兩項工作,進而達到保障出苗、防災減災的目的。”

每年8月上旬的適播期都是讓種植戶高度緊張的時刻,種子播下去但還沒出芽的那幾天內不能下雨,一旦下雨出苗的概率大幅降低,也就意味着人力物力的一次浪費。而“七下八上”正是天津的主汛期,多雨、多強對流天氣,如何搶抓有利天氣播種,對氣象部門的“輔助技能”可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考驗。

今年8月初,於紅他們根據歷年服務經驗和統計數據分析,結合7天滾動預報,向郭芝振等種植大戶提出了“8月7-10日爲沙窩蘿蔔適播期”的建議,並每天加密天氣觀測,滾動開展服務。果然,種子順利出苗。看着一根根扎進地裏的小幼苗,郭芝振也鬆了一口氣。他說:“沙窩蘿蔔的生長品質與氣象條件關係太大了,氣象部門近年來的服務也是越做越準、越做越細,成爲田間管理的重要依據。”

而氣象部門到底是如何做到預報越來越準、服務越來越細的呢?說到底還是氣象科技支撐爲服務增添了底氣。西青區氣象局自2016年開始持續在沙窩蘿蔔園區開展小氣候觀測和田間墒情監測,分析沙窩蘿蔔在不同生育期的服務重點,並以試驗研究爲基礎,量化蘿蔔關鍵生育期氣象指標、灌溉指標、關鍵氣象因子及管理方法等,制定了《沙窩蘿蔔生產氣象服務指標體系》和《天津市秋延後沙窩蘿蔔週年氣象服務關鍵技術》,形成了沙窩蘿蔔標準化氣象服務模式。於紅介紹說:“截至目前我們已積累了6年多的觀測數據,並總結出不同階段氣象條件對蘿蔔品質的影響,據此有針對性地改進氣象服務內容,圍繞蘿蔔品質提升,開展定製化氣象服務。”

爲確保服務信息第一時間送到種植戶手中,西青區氣象局與區農委合作,蒐集種植戶信息,建立了“西青區沙窩蘿蔔氣象服務微信工作羣”,截至目前,羣組中種植大戶已有50餘家,覆蓋全市沙窩蘿蔔種植戶的60%以上。春節期間,沙窩蘿蔔收穫多、品質好源源不斷地上了百姓的餐桌,種植大戶們在羣裏不時表示着對氣象部門的感謝。剛剛下播的郭芝振,看着打包好準備運走的一箱箱蘿蔔,臉上洋溢着幸福又滿足的笑意。(津雲新聞記者吳宏通訊員張妍溫永菁張怡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