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今晚報

市民向本報反映,春節期間本市多家餐飲場所存在餐飲浪費問題,一些自助餐廳成爲浪費的“重災區”——

節日餐桌,仍存“舌尖上的浪費”

萬象城5樓美食廣場。

魯能城比格比薩。

天河城澳門味道冰茶廳。

民以食爲天,食以儉養德。春節期間,本報記者根據市民反映的情況多路出擊,暗訪、調查本市多家餐飲場所,發現目前節約式點餐、用餐模式已成消費主流,餐飲浪費現象得到根本遏制,但是在一些餐廳內仍然存在“舌尖上的浪費”,特別是一些餐品齊全、任取任喫、不能打包的自助餐廳,成爲餐飲浪費的“重災區”,個別餐廳還未張貼杜絕餐飲浪費提示。

恆隆廣場海之然自助餐廳

食客離場 剩一桌菜

1月20日18時30分,記者來到和平區恆隆廣場海之然火鍋海鮮自助餐廳探訪。此時正值飯點,就餐的顧客絡繹不絕。記者繳納餐費和押金後進入餐廳,看到其中各類海鮮、燒烤、蔬菜、冷盤、小喫種類齊全,顧客們拿着餐盤在餐廳內來回穿梭取餐。在擺放鮑魚、貝類、螃蟹的餐區,有的顧客拿着夾子取了十幾只活螃蟹,又裝了兩盤鮑魚,但記者發現這位顧客的餐桌上已擺滿食物,而喫飯的僅有四人。他們把螃蟹分兩次放進鍋裏,煮熟後撈出來放在餐盤中,等他們結束就餐離開時,餐盤中還剩下四五隻螃蟹沒有喫完,其他的貝類也仍在鍋裏煮着。

記者在餐廳內觀察發現,不少地方都貼着“多次少取”“避免浪費”的提示語,但仍有顧客存在“每樣都要拿,每種都要喫”的心態,取回來的菜品擺滿了餐桌,有的只嚐了嚐,就直接丟棄了。有一桌顧客,將喫不下的貝類食物直接放進餐桌上的不鏽鋼小垃圾桶裏,等收拾餐餘垃圾的工作人員推着車過來後,就直接倒進車後的垃圾桶中。記者查看了幾桌離場顧客的餐桌,發現顧客把喫不完的食物塞進小垃圾桶內以及倒進鍋裏繼續煮的現象比較普遍。此外,喝了一半的飲料、咬了幾口的甜點、沒動過的烤串也是這些餐桌上常見的食物。最終,這些食物都會被倒掉,成爲廚餘垃圾,十分可惜。

魯能城比格比薩

整盤食物倒進泔水桶

1月26日中午,記者來到南開區魯能城內的“比格比薩”進行暗訪。這是一家主打比薩自助的餐廳,因爲價格適中,而且菜品又符合不少孩子的口味,加上春節假期客流量較大,門口早早就排起長隊。記者詢問服務員後得知,餐廳要求不能打包也不能浪費,浪費超量是要罰款的,但浪費多少算超量,服務員就說不清楚了。

12時35分,記者進入餐廳,看到店內除了多種比薩外,還有各種中西餐、水果、飲料、湯等,全部不限量任客人自取。半小時後,餐廳內有一家四口起身離開,只咬了一口的玉米,只喝了兩口的酸辣湯,半盤多蔬菜沙拉,三四塊完全沒動過的比薩被留在了盤子裏。可能是擔心被人指責浪費,所以家長臨走前將用過的餐巾紙掩蓋在盤子上。

隨後,距離這桌不遠處,一桌6人起身離席,服務員推着掛有泔水桶的推車走了過來,默默將客人桌上剩下的半盤薯條、整盤炒飯、四五塊完全沒動的比薩、六七塊炸雞、半盤小番茄全部倒進泔水桶。由於喫飯的人越來越多,服務員忙前跑後,收拾餐桌的速度慢了下來。記者走了一圈兒,發現每桌或多或少都會剩下一些食物,如果某桌孩子超過兩名,剩下的食物就會特別多。而如果某桌有一位甚至兩位老人,浪費現象就會明顯好轉。記者在觀察中發現,爲了不影響翻檯效率,負責清理桌面的服務員就算看到起身離席的客人桌上剩有大量食物,也當做沒有看到,更別提罰款了。他們低下頭,只求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完畢,然後迎接下一桌客人就餐。

天河城澳門味道冰茶廳

未張貼相關提示內容

1月23日17時30分,記者來到天河城購物中心8樓的澳門味道冰茶廳進行暗訪。正值晚餐時間,顧客陸續進入店內點餐。記者觀察了一會兒發現,一些客人並不是按需點餐,常常會多點,喫不完的菜品也沒有打包。記者看到兩位女孩結賬離開後桌子上還剩下一大盤幹炒牛河,還有幾乎沒怎麼喫的炸薯塊。此外,在服務員收殘餘的推車裏,各種蔬菜、肉類、麪條以及喫剩的麪包等胡亂地倒在一起,非常浪費。

記者在天河城其他餐廳內都發現貼有“適量用餐不浪費 光盤行動天天見”等杜絕浪費的溫馨提示。但是記者環顧澳門味道冰茶廳,並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光盤行動的相關提示。詢問工作人員得知,以前餐廳內的確有張貼,後來被經理撕掉了,具體什麼原因他們也不知道。服務員說,客人點餐的時候他們會建議適量,也會提示打包。

1月28日,記者將澳門味道冰茶廳未張貼杜絕浪費糧食相關提示內容告訴天河城前臺服務人員,對方說政府部門發放的宣傳品他們都會讓商家張貼。具體情況會有專人和記者聯繫。截至記者發稿時,並未接到反饋電話。

萬象城5樓美食廣場

一些年輕人無打包習慣

1月25日12時,記者來到河西區樂園道的萬象城。春節假期,很多市民舉家外出聚餐,午飯高峯時間,萬象城5樓餐飲區門庭若市,個個餐廳內都座無虛席。

在5樓的亞惠美食廣場,有十餘個檔口,包括自選菜品、麻辣燙、麻辣香鍋等。其中自選菜品區,每份菜的菜量比較合理,選擇品種也比較多樣,浪費情況較少,但粉面類和主食類的浪費就相對較嚴重。其中一家售賣油潑面、臊子面的檔口,一碗麪的量比較大,女性食客和小孩很難喫完。記者看到,其中一桌三個人點了三碗不同口味的面,離開時,幾乎每碗都剩了將近一半,服務員收桌後,將剩下的面合到了一個碗中,整整滿滿一碗。在另外的麻辣燙和麻辣香鍋檔口,菜品自主選擇後進行再加工,一些市民由於選擇菜品過多,最後也出現了喫不完剩下的情況。記者在整個美食廣場逛了一圈兒,發現主食和一些不容易打包的湯麪類食物最容易浪費。記者在現場發現,在浪費的人羣中,以年輕人居多,如果有老年人跟隨,大部分都能進行打包處理。一位60多歲的老年人告訴記者,他們就兩個人出來逛逛,所以喜歡到美食廣場點自選類菜品,兩個人點兩份菜,一葷一素,再配個主食和粥就夠了,不會浪費。如果去正式的大餐廳,兩個人不但選擇有限,還會造成浪費。如果有剩下的飯菜,他們也都有打包的習慣。對於控制浪費這件事,除了商家要動腦筋,作爲食客,自己在選擇上也要注意把握。

在5樓的一家火鍋店內,記者同樣看到了浪費現象。一桌兩個年輕女生正在用餐,葷菜、素菜等涮品點了滿滿一桌,但最後兩人離開時,每盤菜品幾乎都有剩餘,也沒進行打包。記者在現場進行了隨機採訪,一些市民表示,出來喫一次火鍋,想喫的品種比較多,但是不能點半份,一大份點多了確實喫不完。而好多火鍋的食材並不方便打包。喫完飯要去電影院看電影,打包攜帶也不太方便。

晚報記者走基層

每週專題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