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重慶日報

“下飯醬”來了!涪陵榨菜含金量再提升

在開拓市場、降低成本的同時,將帶動更多村民增收

1月31日,涪陵榨菜集團生產車間內,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開欄語

剛剛過去的2022年,高溫、疫情、山火、乾旱交織,對重慶“三農”工作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市端穩了“飯碗”,提升了糧食產能,有力鞏固拓展了脫貧攻堅成果,農業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爲接下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

舊歲已展千重錦,新年更進百尺竿。即將召開的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將謀劃新時代新徵程新重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爲建設農業強國貢獻重慶力量的“路線圖”。今日起,本報開設“新重慶 新農村”專欄,報道我市各地在產業、生態、人才、組織、文化五大振興的探索和經驗,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借鑑和參考。

春節過後,涪陵進入“榨菜時間”。

涪陵區江北街道二渡村。1月31日早上7點,迎着晨曦,青菜頭種植大戶楊世海來到種植基地,與20多名村民一道搶收青菜頭。

“春節前後至雨水節氣前,是採收青菜頭的最佳時間,過了這個時間段,地裏青菜頭水分過多,品質將大大降低。”楊世海拿起菜刀切開一顆青菜頭,“你看,這就是著名的涪陵榨菜所用的原材料。”

楊世海不知道的是,他手中的這顆青菜頭不僅可以被加工成傳統的榨菜,其中一部分還將被加工成拌飯醬。

就在去年10月,涪陵榨菜集團上市了一款新產品——烏江輕鹽下飯醬。這是涪陵榨菜集團首款醬類產品,除了保留涪陵榨菜“輕鹽”“下飯”的特點外,產品類別還從醬醃菜類變爲醬類。

“這是基於市場需求開發出的符合當下消費者口味的新產品。”涪陵榨菜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在調研中發現,當下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購買拌醬類佐餐產品,“正因如此,集團在去年下半年開發出‘烏江輕鹽下飯醬’產品,讓涪陵榨菜產業鏈得到進一步延伸。”

下午4點,從楊世海的種植基地採收的青菜頭被運送至涪陵榨菜集團加工廠。加工過程中,這些青菜頭要經歷醃製、剝筋、淘洗、切分、脫鹽、拌料、包裝、滅菌等環節。

這些環節中,醃製所花的時間最長,需要6個多月。醃製採取“三醃三脫”的方式,每完成一次醃製,都要對青菜頭進行一次壓榨脫水。

這些壓榨脫出的鹽水,以往被當作廢水。而在“烏江輕鹽下飯醬”的生產過程中,這些鹽水則被用作配料中豆瓣醬的醃製液。

“榨菜醃製鹽水的利用,體現了涪陵榨菜產業鏈進一步的延伸和完善。”涪陵榨菜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僅榨菜醬油這一個單品,去年涪陵區就利用榨菜醃製鹽水生產出5萬噸,創收近8000萬元,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除利用榨菜醃製鹽水製作醃製液外,涪陵榨菜集團還在切分、脫鹽環節,將切下的“邊角料”做成下飯醬中的榨菜丁。

“事實上,這些‘邊角料’與切分中保留的青菜頭品質是一樣的。只不過在過去生產榨菜的過程中,爲了保證榨菜條的長度、寬度一致,一些切割形狀不達標的原材料作爲殘次品被扔掉,而在製作下飯醬的過程中,我們把這部分原材料充分利用起來。下飯醬這一新產品的推出,在拓展市場、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同時,還將推動青菜頭收購量的進一步擴大,進而帶動更多村民增收。”涪陵榨菜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烏江輕鹽下飯醬”上市兩個多月來,銷售額已突破500萬元。據介紹,這還僅僅只是線上的銷售數據,今年,涪陵榨菜集團將在線上線下同時銷售該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