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排《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讀記

(小河西)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胡虜潛京縣,官軍擁賊壕。鼎魚猶假息,穴蟻欲何逃?

帳殿羅玄冕,轅門照白袍。秦山當警蹕,漢苑入旌旄。

路失羊腸險,雲橫雉尾高。五原空壁壘,八水散風濤。

今日看天意,遊魂貸爾曹。乞降那更得,尚詐莫徒勞。

元帥歸龍種,司空握豹韜。前軍蘇武節,左將呂虔刀。

兵氣回飛鳥,威聲沒巨鰲。戈鋋開雪色,弓矢向秋毫。

天步艱方盡,時和運更遭。誰雲遺毒螫,已是沃腥臊。

睿想丹墀近,神行羽衛牢。花門騰絕漠,柘羯渡臨洮。

此輩感恩至,羸俘何足操。鋒先衣染血,騎突劍吹毛。

喜覺都城動,悲憐子女號。家家賣釵釧,只待獻春醪。

此詩作於至德二載(757)九月。杜甫在鄜州羌村休探親假時,聽說“官軍已臨賊境”,考慮信息傳遞的時間滯後,作此詩時香積寺大戰或已開打。【《舊唐書-肅宗紀》至德二載九月:“丁亥(十二日),元帥廣平王統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之衆二十萬,東向討賊。壬寅(二十七日),與賊將安守忠、李歸仁等戰於香積寺西北,賊軍大敗,斬首六萬級,賊帥張通儒棄京城東走。癸卯(二十八日),廣平王收西京。甲辰(二十九日),捷書至行在,百僚稱賀。”

胡虜潛京縣,官軍擁賊壕。鼎魚猶假息,穴蟻欲何逃?

鼎魚:成語“鼎魚幕燕”。《與陳伯之書》(梁-丘遲):“而將軍魚遊於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假息:暫時休息;苟延殘喘。《拾遺記-秦始皇》(晉-王嘉):“嘗息大樹之下,假息而寐。”《聞倪尚書赴詔》(宋-王邁):“殘寇六年污京汴,羣魚假息釜中游。”

穴蟻:喻困守巢穴之賊。【《異苑》(卷8)(南朝宋-劉敬叔):“晉太元中,桓謙字敬祖,忽有人皆長寸餘,悉被鎧持槊,乘具裝,馬從屺(qǐ)中出,精光耀日,遊走宅上,數百爲羣,部障指揮,更相撞刺。馬既輕快,人亦便捷,能緣幾登竈,尋飲食之所。或有切肉,輒來叢聚,力所能勝者,以槊刺取,逕入穴中。蔣山道土朱應子令作沸湯,澆所入處,寂不復出,因掘之,有斛許大蟻死在穴中。謙後以門釁同滅。”

大意:當初安史叛賊潛入京畿,今日官軍蜂擁進入賊壕。叛賊好比鼎中之魚苟延殘喘,又如穴中螞蟻何處可逃?

帳殿羅玄冕,轅門照白袍。秦山當警蹕,漢苑入旌旄。

路失羊腸險,雲橫雉尾高。五原空壁壘,八水散風濤。

今日看天意,遊魂貸爾曹。乞降那更得,尚詐莫徒勞。

帳殿:帝王出行時帳幕之殿。《應令詩》(梁-庾肩吾):“別筵開帳殿,離舟卷幔城。”

玄冕:黑色官冕。《說文》:“冕,大夫以上冠也。”《責躬》(魏-曹植):“冠我玄冕,要我朱紱。”《初歸鏡中寄陳端公》(唐-方幹):“故交若問逍遙事,玄冕何曾勝葦衣。”

轅門:領兵將帥營門。《六韜-分合》:“大將設營而陳,立表轅門。”《史記-項羽本紀》:“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

白袍:典“白袍”。《梁書-陳慶之傳》:“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久雨期王將軍不至》(杜甫):“憶昔范增碎玉斗,未使吳兵著白袍。”

警蹕(bì):帝王出入之警戒。《龍門應制》(唐-宋之問):“千乘萬騎鑾輿出,水靜山空嚴警蹕。”《代宗輓歌》(唐-李端):“警蹕移前殿,宮車上渭橋。”

旌旄:軍中指揮之旗。《送張尚書巡邊》(唐-崔泰之):“旗鼓臨沙漠,旌旄出洛畿。”《陝府上姚中丞》(唐-李頻):“關東領藩鎮,闕下授旌旄。”

羊腸:山名;羊腸坂;喻狹窄曲折之路。《苦寒行》(漢-曹操):“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爲之摧。”《幷州羊腸坂》(隋-江總):“三春別帝鄉,五月度羊腸。”

雉(zhì)尾:雉尾扇(帝王儀仗)。《古今注》(捲上)(晉-崔豹)輿服:“雉尾扇,起於殷世,…漢朝乘輿服之,後以賜梁孝王。魏晉以來無常,準諸王皆得用之。《新唐書-儀衛志》:“人君舉動必以(雉尾)扇。”《秋興》(杜甫):“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五原:五原郡。《元和郡縣圖志》(卷4):“貞觀二年,討平梁師都置鹽州。天寶元年改爲五原郡,乾元元年復爲鹽州。”“五原縣…,貞觀二年與州同置。五原,爲龍游原、乞地千原、青領原、可嵐貞原、橫槽原也。”《早秋出塞…》(唐-駱賓王):“促駕逾三水,長驅望五原。”

八水:《三輔黃圖》(卷6):“關中八水,皆出入上林苑。”分別爲灞、滻、涇、渭、灃、鎬、牢、潏等八水。《登驪山高頂寓目》(唐-李顯):“四郊秦漢國,八水帝王都。”

貸:饒恕。如“嚴懲不貸”。

乞降:請求降低或投降。《晉書-宣帝紀》:“權遣使乞降,上表稱臣。”《出塞曲》(宋-陸游):“陣前乞降馬前舞,檄書夜入黃龍府。”

大意:皇上帳殿羣臣羅立,軍營門前將星照耀。秦山當爲皇上值警;長安城又要插上大唐的旌旄。道路已不再曲折艱險;雉尾障扇高入雲霄。五原一帶壁壘空空,關中八水聚散風濤。看今日上天之意,不成鬼魂絕不放過爾曹。現在投降哪兒還來得及?想再欺詐只是徒勞。

元帥歸龍種,司空握豹韜。前軍蘇武節,左將呂虔刀。

兵氣回飛鳥,威聲沒巨鰲。戈鋋開雪色,弓矢向秋毫。

天步艱方盡,時和運更遭。誰雲遺毒螫,已是沃腥臊。

元帥:指廣平郡王李俶(chù)。【《新唐書-肅宗傳》:至德二載八月“丁卯,廣平郡王俶爲天下兵馬元帥,郭子儀副之,以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兵討安慶緒。”

司空:【《舊唐書-郭子儀傳》:至德二載二月“安祿山死,朝廷欲圖大舉,詔子儀還鳳翔。四月進位司空,充關內河東副元帥。”

豹韜:兵書《六韜》篇名,傳爲呂尚撰。借指用兵韜略。《寄黃吉甫》(宋-王安石):“學兼文武在吾曹,別後應看虎豹韜。”

前軍:【《新唐書-李嗣業傳》:“詔與郭子儀、僕固懷恩掎角。常爲先鋒。…廣平王收長安,嗣業統前軍,陣於香積祠北。”

蘇武節:漢武帝天漢元年,蘇武持節出使匈奴,單于留不遣,欲其降,武堅貞不屈,持漢節牧羊於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歸,鬚髮盡白。後以爲忠臣之典。詳見《漢書-蘇武傳》。】《正氣歌》(宋-文天祥):“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左將:指僕固懷恩。【《舊唐書-回紇》:至德二載九月“元帥廣平王率郭子儀等至香積寺東二十里,西臨澧(lǐ)水。賊埋精騎於大營東,將襲我軍之背。朔方左廂兵馬使僕固懷恩指回紇馳救之,匹馬不回,因收西京。”

呂虔刀:寶刀之美稱。典“呂虔佩刀”。【《晉書-王祥列傳》:“初,呂虔有佩刀,工相之,以爲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謂祥曰:'苟非其人,刀或爲害。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祥固辭,強之乃受。祥臨薨(hōng),以刀授覽,曰:'汝後必興,足稱此刀。’覽後奕世多賢才,興於江左矣。”】《偶懷》(宋-楊億):“平生林壑志,誤佩呂虔刀。”

兵氣:戰爭的氣氛;士氣。《漢書-燕剌王劉旦傳》:“謀事不成,妖詳數見,兵氣且至。”《宿灞上寄侍御王與弟》(唐-王昌齡):“昨聞羽書飛,兵氣連朔塞。”

威聲:威名。《周書-齊煬王憲傳》:“齊人夙聞威聲,無不憚其勇略。”《送振武張尚書》(唐-王建):“閒即單于臺下獵,威聲直到海西聞。”

巨鰲:大海龜。【《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中有五山焉,…常隨潮波上下往還,…帝恐(五山)流於西極,失羣仙聖之居,乃命禺強(傳說中的海神)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爲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海》(唐-李嶠):“三山巨鰲湧,萬里大鵬飛。”

戈鋋(chán):戈與鋋;兵器;借指戰爭。《說文》:“鋋,小矛也。”《東都賦》(漢-班固):“元戎竟野,戈鋋彗雲。”《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唐-岑參):“旌節羅廣庭,戈鋋凜秋霜。”

秋毫:鳥獸秋天新長的細毛。喻細微之物。《孫子-形》:“舉秋毫不爲多力,見日月不爲明目,聞雷霆不爲聰耳。”《列子-仲尼》:“目將眇者,先睹秋毫。”

天步:時運。《白華》(詩經):“英英白雲,露彼菅(jiān)茅。天步艱難,之子不猶。”《大唐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唐-李邕):“天步未亨,人事將殆。”

時和:天氣和順。《論衡-定賢》(漢-王充):“時和,不肖遭其安;不和,雖聖逢其危。”《贈北使》(隋-潘徽):“業定三邊靜,時和四海敦。”

螫(shì):毒蟲或毒蛇咬。

沃():盪滌。《易言》(唐-韋應物):“洪爐熾炭燎一毛,大鼎炊湯沃殘雪。”

腥臊(sāo):腥臭;喻醜惡的事物;借指寇盜。《國語-周語上》:“國之將亡,其君貪冒辟邪,…其政腥臊,馨香不登。”《楚宮》(唐-李商隱):“空歸腐敗猶難復,更困腥臊豈易招。”

大意:太子李俶做元帥,司空郭子儀通兵法。前軍李嗣業忠心耿耿,左將僕固懷恩身佩寶刀。士氣高昂,迴旋飛鳥;威名赫赫,沉沒巨鰲。戈矛雪白鋥亮,弓矢可射細微秋毫。國運艱難之時將盡,國家和順時代已到。誰說胡虜遺毒尚在?已是將要盪滌清掃的“腥臊”。

睿想丹墀近,神行羽衛牢。花門騰絕漠,柘羯渡臨洮。

此輩感恩至,羸俘何足操。鋒先衣染血,騎突劍吹毛。

睿想:皇帝想。《奉和晚日楊子江應制》(隋-柳䛒):“日斜歡未畢,睿想良非一。”《投贈哥舒開府》(杜甫):“智謀垂睿想,出入冠諸公。”

丹墀:皇帝殿前紅色石階。

羽衛:帝王的儀仗和護衛。《奉和聖制早發三鄉山行》(唐-張九齡):“羽衛森森西向秦,山川歷歷在清晨。”《東都父老望幸》(唐-薛存誠):“鸞輿秦地久,羽衛洛陽空。”

花門:指花門山或花門山堡;代指回紇。《新唐書-地理志》:“居延海,又北三百里有花門山堡。又東北千里至回鶻衙帳。”花門山在唐時或爲唐與回紇邊界。花門山堡爲唐回邊界的唐人城堡。《哀王孫》(杜甫):“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

柘羯(zhè-jie):伊朗語。也作“拓(tuo)羯”或“赭羯”。戰士。《舊唐書-封常清傳》:“常清使驍騎與柘羯逆戰,殺賊數十百人。”《大唐西域記》(唐-玄奘),“其王豪勇,鄰國承命,兵馬強盛,多諸赭羯。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視死如歸,戰無前敵。”

臨洮:西北名邑、隴右重鎮。唐初置臨州,後置狄道郡。寶應元年(762)陷於吐蕃。《隴西行》(唐-王勃):“烽火照臨洮,榆塞馬蕭蕭。先鋒秦子弟,大將霍嫖姚。”《哥舒歌》(唐-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羸(léi):瘦弱;衰弱;疲睏。羸俘:指衰弱的叛軍。《抱朴子-遐覽》(晉-葛洪):“唯餘尫(wāng)羸,不堪他勞。”《雨》(杜甫):“尫(wāng)羸愁應接,俄頃恐違迕()。”

操:《說文》:“操,把持也。”《韓非子-定法》:操殺生之柄。”

騎突:衝鋒陷陣的騎兵。《漢書-晁錯傳》:“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衆易撓亂也。”

吹毛:形容刀劍銳利吹毛可斷。《崔五六圖屏風…》(唐-李頎):“烏孫腰間佩兩刀,刃可吹毛錦爲帶。《澠池》(唐-汪遵):“何事君王親擊缶,相如有劍可吹毛。”

大意:皇上在殿前丹階上思慮,儀仗和護衛動作神速穩妥牢靠。回紇兵橫跨極遠的沙漠;西域戰士渡過臨洮。這些人因感恩而來,殘餘的弱賊何足“操”。唐軍先鋒血染征衣,突騎的刀劍鋒利可斷吹毛。

喜覺都城動,悲憐子女號。家家賣釵釧,只待獻春醪。

釵釧(chāi-chuàn):釵簪(zān)與鐲(zhuó)子。泛指婦人飾物。

春醪(láo):《擬輓歌辭》(東晉-陶潛):“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江南雜題》(唐-張祜):“春醪盡數杯,竹徑坐深苔。”

大意:長安城將歡聲雷動,子女喜極而泣大聲悲號。家家婦人賣掉飾物,等着向立功的將士敬獻春醪。

這首排律20聯。首2聯。總寫官軍已大軍壓境。去年六月“胡虜潛京縣”,今年九月廣平王率領的二十萬官軍已“擁賊壕”。胡虜已是鼎中之魚穴中之蟻。接着6聯寫皇上勢逼長安。帳殿羣臣羅立。營前將士雲集。(連回紇、南蠻、大食兵都借來了。)秦山爲之當警,漢苑處處旌旄。(這氣勢!)西邊五原已成空城,各路大軍匯聚關中,關中八水揚起波濤。在這氣勢面前,胡虜“乞降那更得,尚詐莫徒勞”。“元帥”6聯寫將士協力征討。寫名義主帥,說“元帥歸龍種”,寫實際主帥,說郭子儀“握豹韜”。前軍李嗣業,像蘇武忠心。(杜甫前不久曾向李嗣業借馬。)左將是僕固懷恩,像一把“呂虔刀”。(此人在評定安史之亂中功不可沒。)寫將士士氣可“回飛鳥”,寫將軍威名可“沒巨鰲”。寫戈矛雪白耀眼,寫弓矢可精確制導。看來大唐國運已轉好。胡虜“遺毒”“腥臊”馬上要盪滌清掃。“睿想”4聯似是補充。說皇上“神行羽衛牢”。寫遠方借兵,是“此輩感恩至”。寫先鋒突騎,他們血染征衣利劍出鞘。末2聯寫設想長安光復。在叛軍盤踞一年多之後,終於長安光復了。這當然是大喜事。杜甫想象,長安一定是歡聲雷動。孩子們會喜極而泣放生呼號。婦女們會賣掉首飾“只待獻香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