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救贖》,陳泰湧著,2023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真正的救贖是直面生死的豁達

——讀長篇小說《白色救贖》

文/晏菁

我生長在醫院裏,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聞着醫院特有的消毒水味兒一天天長大。我的媽媽工作非常繁忙,她是一位護士,每天也都從事着忙碌的工作,而我在很早的時候,夢想也是成爲一名醫生。這也是爲什麼我會覺得《白色救贖》親切的原因吧。

在閱讀這本《白色救贖》的時候,我看到的是這本作品當中所呈現的那種飽滿的人物形象,還有它所呈現的關於生與死的思考,也就是我們說的生命意識。

什麼是飽滿的人物形象?那是小說賦予人物的那種人性化及真實。比如故事的主人公沈鮑鑫,一開始他的內心活動就非常真實,他也有過想要藉助女朋友父親力量,留在城市的想法,也有着自己的小小盤算,然而當故事情節一點點向前推進的時候,在考驗中,他成爲了一個真正追尋自己人生情懷和理想的人。

人生上下而求索,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着故事當中的沈鮑鑫是一位探索者,飽滿的人物形象恰恰來自於他的不完美,他內心的那些小謀劃、小九九。在這樣的一部小說當中,我們所看到的就是這樣一位人物掙扎成長的歷史。

男女主角所經歷和經受的命運的嘲弄實在太多,原本以爲即將是一馬平川、陽光普照的大好前途,卻因爲準岳父的突然死亡而急轉直下,但是也許就是在這樣的一種人生考驗當中,人生的劇變當中,我們才能看出一個人品格的高下。沈鮑鑫並沒有拋棄他的女友,而是真正擔起了照顧她、保護她的責任。雖然這樣的責任其實顯得過於沉重,爲此他甚至願意和女友交換,將留在縣城工作的機會留給她,而自己去往礦區醫院。

在故事當中,我們真正看到的是人的一種成長。像小說中出現的一位醫院院長張東風,雖然他有不少小毛病,但是他表現出來的性格火辣以及對自己員工的保護,卻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及感慨。

對於人物的塑造是這部小說非常明顯的一個特點,小說把人物放在了時間長河當中,在這一本書當中就呈現了一個人20年的人生面貌。這樣的一種寫法是小說所呈現的一種美感,滄海桑田,再回首時,主人公們還一直追尋着他們當初的夢。

也許在別人的眼中,他們並不是成功者,他們經歷坎坷跌宕起伏,屢屢陷入人生的低谷,但即使是這樣他們也沒有放棄,繼續尋找着人性之光。對他人的善意,對生命的敬重以及對愛的堅守,正是因爲這種人性的光芒,《白色救贖》讓我們看到,在生與死之間也許並不是一個截然清晰的分界。無論在生命的哪種狀態下,只要有人陪伴,只要有人凝視,那麼這條路也不會太難走。

由於篇幅的關係,本書並沒有展開主人公在臨終醫院所經歷的故事,而只是簡單帶過,但是我相信這些故事如果寫出來一定會非常精彩,因爲它是我們真正直面生死、直面生命的價值與尊貴時所能夠看到的一些故事,我也希望到那時還能夠看到與之相關的作品。

這本書勢必會被拿來與《白色巨塔》做一個對比,同樣是白色,同樣是在講醫生的命運與抉擇。《白色巨塔》所聚焦的是一種悲劇;而《白色救贖》它所講的其實應該是面向生死。書中很多的角色,無論如何叱吒風雲,如何呼風喚雨,在命運的無常面前,也只能無可奈何,但是恰恰是主角沈鮑鑫和岑愷璐,他們這兩個弱小而平凡的人,在面對命運時,隨着大浪起起伏伏,看似是走到了谷底的谷底,卻又憑着那一股勇氣、堅韌與相互扶持,終於又慢慢揚起了頭。也許,正是這兩個平凡而普通的人,他們所經歷的磨礪和他們的堅守,是這本書最閃亮的地方——他們接過了命運給予的所有好的、不好的禮物。面對悲劇,他們活出了正劇的姿態。

我想再引用小說中出現的這樣一段話來表達:

人們始終相信

故人並非真的離開

他們將從另一個世界

尋找一條路

來和最愛的人重逢

什麼是離別

在人的一生中

生死即離別

什麼是重逢

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人生就是由無數次的離別與不斷的相逢構成的

有人說文學是一種救贖,可以幫助所有心靈迷途的人在故事中去尋找方向,而我則認爲真正的救贖是來自於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也許當主人公在命運中沉浮的同時,他已經在大浪淘沙的過程中追尋到了屬於自己的生命饋贈。

特約編輯:楊小霜

編輯:朱陽夏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