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賈嬌

“新政策就像一份路線圖,爲我們幹事創業指明瞭方向。”6月8日,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丁勝利興奮不已。今年是他返鄉養殖白烏魚的第十年,如今,他已是四川內江市市中區朝陽鎮黃桷橋村的村支部書記。

丁勝利(圖據受訪者)

讓丁勝利難掩激動的新政策,正是日前省委、省政府正式發佈的《關於支持川中丘陵地區四市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在突出主導品種集中示範推廣中,提到加強農作物及畜禽育種攻關,支持建設黑豬、黑山羊、白烏魚等保種及創新育種繁殖基地。

在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尚騰新村,四川恆通內江豬保種繁育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麗芳也在研究這一新政策。她介紹,公司在市中區投資建設的60萬頭生態內江黑豬農牧循環產業園已於去年4月投用,目前年出欄商品豬達8萬頭。“政府強化黑豬種業繁殖基地發展是好事,希望接下來會有明確具體的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和動作。”

記者從內江市市中區農業農村局獲悉,近年來,市中區大力推進特色農產品“內江黑豬”和“永安白烏魚”發展,這“一黑一白”兩項農產品給市中區帶來了近十億的產值,成爲市中區特色農產品的“金招牌”。

一線探訪

重點培植“一黑一白”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內江黑豬(王斌 攝)

這幾天,正值白烏魚繁殖季節。丁勝利邊走邊說,“魚卵孵化後,需要耐心等待,待孵化的魚苗遊起來,就可以投餵餌料,到上市只需要5個月的時間。”

丁勝利告訴記者,基地有60多個魚塘,成品魚產量可達12萬斤左右。對於白烏魚,他不愁產量也不愁銷路。接下來他要把白烏魚產品往多元化發展,重點推進白烏魚精加工項目。“正在和成都的一家食品進行洽談,希望今年項目能夠落地實施。”

白烏魚

內江是白烏魚原產地,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在內江市市中區的農民就在烏龍河裏發現了白烏魚,並捕撈回魚塘飼養。去年,在內江誕生的烏鱧“玉龍1號”成功通過農業農村部審定,爲內江市市中區特色水產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目前,該區白烏魚產業正以永安鎮、朝陽鎮爲核心,輻射多個村鎮,全區養殖面積約7200餘畝,苗種供應占全國90%以上。

在內江市市中區,與白烏魚齊名的特色農產品,那一定是“內江黑豬”了。

“內江豬是在內江地區馴養了1800年以上的優良地方豬種,因全身黑色也叫內江黑豬。”內江市市中區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賓運梅介紹,近年來,市中區實施60萬頭生態內江黑豬農牧循環產業園項目和內江豬保育繁推一體化示範項目建設,探索“國家級保種場+龍頭企業擴繁場+家庭農場育肥場”生產模式,預計到2023年11月,市中區全區“內江黑豬”養殖總面積超800畝,“內江黑豬”產能超10萬頭。

精準施策

助力“成渝地區中部崛起”

打出一套農產品發展“組合拳”

《意見》已出臺,內江市市中區下一步將重點開展哪些工作?

在產業發展優勢的基礎上,內江市市中區將緊盯種質資源保護,推進白烏魚原良種場、內江黑豬國家級保種場建設,持續推動現代農業品牌化,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擦亮“一黑一白”金字招牌,爲丘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探索新路。

用內江市市中區農業農村局農廣校校長鬍錢東的話來說,就是要持續推進白烏魚原良種場建設,該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在成功培育“玉龍1號”的基礎上,深挖白烏魚獨特基因,選育出生長速度更快、抗病力更強、適應性更廣的烏鱧“玉龍2號”,積極支持新品種的研發工作。近期還要指導養殖戶做好白烏魚苗種繁育,生產更多、更優的苗種。支持養殖戶開展白烏魚池塘健康養殖和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鼓勵本地經銷商,同時引進外地企業,建設白烏魚品牌鮮銷店。開發白烏魚菜系,包括白烏魚預製菜。

“《意見》是對我們的鼓勵,也是鞭策。”胡錢東滿懷憧憬,從育種到成魚養殖,再到精加工產品的開發,一條圍繞白烏魚打造的全產業鏈正逐漸在內江形成。

再看“內江黑豬”,賓運梅認爲,當前“內江黑豬”產業發展仍處於較爲初級的階段,精深加工產品仍比較缺乏。“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進凌家鎮20萬噸生物飼料加工中心建設,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賓運梅說,除此之外,市中區還將着力做好內江黑豬繁育體系改良、全產業鏈建設、品牌宣傳等工作,彌補產業短板,推動內江黑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