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謂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

金聲而玉振也。”

孟子用“集大成”三字讚譽孔子思想如同演奏大成樂章,

以洪亮的金鐘發聲,以清遠的玉磬收韻,

集衆音之美而收和諧悅耳之效。

形容音樂的“金聲玉振”

爲何成了孔子的名片?

從金聲玉振的本義來看:

“金聲”原意是指古代樂器鐘發出的聲音;

“玉振”是古代樂器磬發出的聲音。

古代演奏音樂,以擊鐘爲始,擊磬爲終,

有始有終,這種有始有終即是一種美德。

“金聲玉振”將孔子思想比喻爲

一首完美的音樂,

讚譽孔子集古聖賢之大成。

此外,在西周早期,

“金聲玉振”是典禮儀式中

最富有藝術性的部分,

這一套秩序井然的禮樂制度的

創始人是周公。

春秋末年,禮壞樂崩,天下大亂。

孔子試圖恢復社會秩序,實現禮樂夢想。

孔子認爲:“周公的禮樂思想及制度是

當時合乎規範的一套制度體系。”

其實周公建立的“禮樂”制度是一套等級嚴密的宗法秩序,

構建秩序的方式分別有“法”和“禮”,

“樂”其實就是讓

人們嚴格遵守秩序並融入秩序。

在孔子生活的時代,

禮樂還廣泛地用於祭祀、

鄉飲酒禮、大射禮、燕禮等場合,

是貴族階級鐘鳴鼎食生活的重要內容。

禮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淵源,

也是儒家六藝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說,作爲禮樂制度的精髓,

“金聲玉振”成了道德、倫理、

人格、理想的音樂譬喻。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