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

近期,巴拿馬運河通行量下降引發市場對乙烷下游相關產品供應的擔憂,作爲美亞直接重要的貿易通道,其通行量的下降將導致兩地的大宗商品運輸效率下降,其中LNG和LPG及亞美之間的集裝箱貿易影響已經有所體現。由於10月份降雨量大幅下降,運河通行量持續萎縮,影響擴大,最近國內有乙烷裂解裝置因此降負。雖然國內化工品供應充裕,單套裝置的調整對市場供需短期影響不大,但中長期影響值得關注。

1、我國是最大的乙烷進口國

2014年以來,美國乙烷出口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今年以來月度出口量最高在3月份達到53.7萬桶/日,1-8月出口總量346.2萬桶/日,同比增長5.48%。從出口目的地來看,美國乙烷有45%出口至中國,其他還有印度和加拿大各佔約15%,歐洲的挪威、瑞典和英國三個主要國家合計約20%。巴拿馬運河的運力下降對乙烷的出口來說,受影響最大的是我國。

2、國內供需短期受影響有限

目前我國主要的乙烷進口企業是衛星石化,擁有14條乙烷運輸船;從VLEC船的訂單看,未來國內還有萬華化學、新浦化學及盛虹石化佈局乙烷裂解。

最近衛星石化裝置因乙烷船期影響裂解開工下降,其下游乙二醇裝置原本二開一,目前裝置轉爲低負荷運行,40萬噸HDPE裝置停車。從後市運河的通行量有可能繼續下降並保持在低位的預期來看,部分貨船選擇繞道航行;從結果來看,無論是排隊等候通過巴拿馬運河還是繞行其他航線,單程時間週期增加半個月左右的同時,還會有燃料和人工成本的上升。整體看,對乙烷進口來說有成本的上升及效率的下降雙重影響;國內乙二醇的產量直接影響較小。

3、關注自北美乙二醇進口量

2023年1-9月份國內乙二醇進口總量518萬噸,其中北美洲152萬噸,佔比近3成。近期巴拿馬運河貨船通行量下降也將同時影響北美地區乙二醇對我國的運輸,無論是排隊等候還是繞道而行,都將意味着成本的上升和運輸效率的下降。按照上半年月均17萬噸的月度進口量數據來估算,理論上每個月影響10萬噸以內的北美到貨量,當然實際的影響還與貨船的數量、當地的供應量及海外其他地區的價格及供需等多種因素有關,在此只做簡單推算作爲參考。本週隆衆的乙二醇周度到港量數據降至12.8萬噸,比上一期減少5.8萬噸;整體看10月以來的到港量數據較前三個月有明顯回落,應該已經有所體現。

考慮到國內華東港口乙二醇庫存依舊在120萬噸以上的高位徘徊,北美地區乙二醇到貨量下降尚未對國內供需產生影響。

4、逆市反彈動力主要來自原料

10月下旬以來,乙二醇價格重心持續抬升,主力2401合約從4100元/噸以下反彈至4250元/噸以上,與PTA相比表現堅挺。在油價持續下跌的同時,乙二醇逆勢上漲,其主要的利多來自石腦油市場。

10月下旬以來,石腦油-Brent價差從0值附近回升,上週最高至70美元/噸以上。其中,隨者北方進入冬季,取暖需求上升,LPG對石腦油的化工需求替代性減弱,另外巴拿馬運河通行量的下降對LPG的影響更爲明顯。

根據EIA公佈的數據,美國1-8月丙烷月度出口累計值1216.4萬桶/日,其中至東北亞爲501.6萬桶/日,佔比41%;其中出口至日本爲287.8萬桶/日,佔東北亞比重超過57%,可見日本在冬季到來之前大量進口LPG主要是取暖需求。因此每年的下半年隨着氣溫的下降,LPG對石腦油的替代有明顯的下降,也是石腦油價格季節性走強的主要驅動。

綜上所述,巴拿馬運河通行量的下降對我國乙二醇市場的影響有多個方面,其中對國內乙二醇的生產影響有限,但來自北美的貨源會受到影響,另外最主要的是提振了亞洲地區石腦油市場,對乙二醇有直接的成本支撐。短期看,乙二醇港口庫存偏高,供應充裕,供需面驅動不足;但從中長期看,新年度的計劃投產量下降,意味着乙二醇的在產裝置的產能利用率有望提升,需要生產利潤繼續修復。以上多重因素對乙二醇市場形成了有力支撐,是其表現相對其他化工品偏強的主要原因;但其產業現狀依舊偏弱,真正突破底部震盪區間的動力不足,關注新年度港口庫存去化節奏,逢低買入思路爲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