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07:34郭英
世界家苑 2018年9期

郭英

摘 要:朱熹和陸九淵均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朱熹沿襲了荀子的思想,建構了一套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是理學的集大成者。陸九淵融合了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的思想,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二人都隸屬於唯心主義,但他們的哲學思想又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會嘗試從思想淵源、本體論、治學三方面來比較二人的思想。

關鍵詞:朱熹;陸九淵;哲學思想;比較

朱熹和陸九淵均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朱熹沿襲了荀子的思想,建構一套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是理學的集大成者。陸九淵融合了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和“良知”、“良能”的觀點,即孟子所認爲我生萬物生,我死萬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學命題,即“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二人都隸屬於唯心主義,但他們的哲學思想又存在一定的分歧。

一、思想淵源之不同

近代啓蒙思想先驅康有爲對朱熹、陸九淵的比較從追溯兩人的思想淵源開始,在極力拉近朱熹與荀子關係的同時,尤其指出陸九淵對孟子思想的傳承。

淵源不同,康有爲指出,陸九淵承襲了孟子的衣鉢,陸學屬於孟學的傳承譜系。康有爲認爲,陸九淵的思想淵源於孟子,孟子是陸九淵思想最主要的來源。這個說法意味着康有爲是沿着闡發孟子的思路來審視和評價陸九淵的思想的,也意味着康有爲視界中的陸學帶有與生俱來的孟學特點:陸學是心學。康有爲指出:“孟子,傳孔子心學者也。荀子,傳孔子禮學者也。”[1]既然孟子傳孔子心學,陸學從孟子處得來,於是便可以得出由孟子開出的陸學屬於心學。正是基於心學的思路,康有爲將陸九淵的思想與以禪宗爲代表的佛學聯繫起來。

與陸九淵同時代的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其哲學思想反映了兩宋時期哲學認識曲折發展的理論路徑,把當時的哲學水平推進到一個新高度。朱熹繼承並發展了周敦頤的“太極說”,邵雍的“象數學”,程頤的“義理之學”和佛教華嚴宗的“理事說”,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體系,把唯心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

二、本體論之不同

朱熹和陸九淵都屬於唯心主義,都主張精神第一,物質第二,物質是精神的產物。不過兩人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歧。

朱熹認爲世界的本源是“ 理”,強調理對世界產生的決定性作用,主張客觀精神第一。朱熹曾說:“ 合天地萬物而言,只是一個理”,“ 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爲天,地得之而爲地,而凡生於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爲性”。[ 2] 朱熹強調客觀精神理對世界的產生、人類的產生、事物的演變的支配和決定,沒有理便沒有一切。理是第一性,是萬物的依據,世界的本原。陸九淵的主張是宇宙的本源是個人的精神。

陸九淵對“ 理” 的認識,不但包括“ 心即理” 這一哲學的主要命題,他還提出“ 理 ” 具有客觀性,他提出了“ 天下之定理 ”,或 “ 天下之常道”的說法。[ 2] 陸九淵曾說:“ 此理在宇宙間,未嘗有所隱遁,天地之所以爲天地者,順此理而無私焉耳。人與天地並立而爲三極,安得自私而不順此理哉? ”[ 2]理是“ 所以然者”,是必須遵守而不能違抗的是陸九淵和朱熹的共同觀點。“ 此理充塞宇宙,天地鬼神且不能違,況於人乎! ”[ 2]宇宙間只是一理,天地萬物和人,都在此理之內。由此看來,理便具有本體的意義。他又說:“ 宇宙間一理耳,學者之所以學,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豈有限量,程明道所謂有憾於天地,則大於天地者矣。”[ 2]宇宙同一理,這個理就是朱熹所謂的理。由此可見,陸九淵在以心爲本爲萬物之本的思想的同時,仍堅持理充塞宇宙,所不同的是他把心、理合一,主體與本體融爲一體。就他的與心同一的理爲宇宙之本而言,陸九淵“ 充塞宇宙,無非此理”[ 3]的思想與朱熹的天理論並沒有什麼不同。

三、治學方面之不同

朱熹與陸九淵治學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爲學宗旨、爲學路徑、治學之道等方面。

1、兩種不同的爲學宗旨—“明天理,滅人慾”與“明理”、“立心”、“做人”

縱觀朱陸二人的爲學宗旨,可以看出他們各持一端,都有偏頗之處。朱熹非常重視外在於人的“天理”,更加強調主體對對象的從屬、服從,忽視了主體的能動性;陸九淵則不同,更突出主體自我,更強調發揮主體能動性、創造性,突出主體的主體性地位。不過,陸九淵過度陶醉於自我意識之中,輕視知識,拋棄傳統,結果不迷信書本而迷信“本心”,不崇拜聖賢權威而崇拜自己,從而陷人典型的唯我主義。陸九淵主張爲學就是要做獨立的“超人”,充分體現了其不迷信權威,不依賴他人。他的“自作主宰”的個性特色,這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一股清流,起到了振奮精神、耳目一新的感覺。

2、兩種不同的爲學路徑—“格物致知”,“即物窮理”與“道不外索”,“明覆本心”

由於朱陸二人在爲學宗旨上的差異,自然導致爲學路徑上也存在着明顯的差異。“爲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朱熹指出,學習就是窮理,理在何處?理在萬事萬物之中,在聖賢的經典之中。所以學習就是“格物致知”、“即物窮理”、“讀書儘性”,“今日而格一物焉,明日又格一物焉,積習即多,然後脫然有貫通處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是個體的爲學過程—“即物而窮其理”、“格物以致其知”,由一事一物之理而致萬事萬物之理,直至豁然貫通,達到對“天理”的透徹領悟。陸九淵則把宇宙之理和主體之心合而爲一,進而將宇宙之理歸結爲心中之理,既然吾心之理就是宇宙之理,天地在我心中,萬物歸我一體,那麼爲學何須“格物”?自我反省、自我認識、自我完成纔是爲學路徑。與此同時陸九淵還強調,反省內求過程不是逐一理解、從局部到整體的漸進過程,而是“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這樣一個整體豁然明瞭的過程。

3、兩種不同的治學之道—“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與“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

1175年,呂祖謙邀請陸九淵應去鉛山鵝湖會見朱熹,討論學術問題。治學之道是朱陸二人爭論的焦點。泛觀史籍博覽羣書是朱熹主張的學習的第一步,然後提煉出簡單的道理來;首先要“發明本心”是陸九淵主張的學習之道,即要從世界觀上解決方向問題,然後再博覽羣書,學習各種知識。在辯論中,二人爭鋒相對。陸九淵指責朱熹“道問學”、“即物窮理”、“格物致知”的主張是“支離事業”。朱熹則指責陸九淵“尊德性”、“先發明人之本心”、“心即理”的主張是“簡易工夫”。

治學必須博採衆家之長,進而由博返約是朱熹留下的;治學必須有正確的治學態度,合理的指導思想,否則就會背離爲學初衷,迷失治學方向是陸九淵給我們留下的。時至今日,只有將二者相互結合,正確處理繼承與發展、傳承與創新、歷史與現實的辯證關係,纔是科學而又合理的治學之道。

參考文獻

[1]康有爲康南海先生講學記[M]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爲全集:第二集 112頁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梁啓超 南海康先生傳[M]張品興 主編 梁啓超 全集:第一冊 337 6頁 263頁 35 3頁 35 6頁 37 1頁 36 7頁 4 4 4頁 北京出版社 1999.

[3]康有爲 南海師承記[M]姜義華 張榮華 編校 康有爲 全 集:第 二 集 5 8 7頁 5 63頁 中國人 民 大 學 出 版社 2007.

[4]曾文光 《朱陸治學思想比較分析》 內蒙古電大學刊 2005年第l期(總第65期)

[5]魏 義 霞《康有爲視界中的朱熹與陸九淵》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3月

[6]張品端 《朱熹與陸九淵哲學思想之比較》武夷學院學報 第 32 卷 第 3 期 2013 年 6 月

(作者單位:成都大學主義馬克思學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