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平淡,感受不到大促的氛圍。”這是今年部分電商商家對雙12銷量的真實感受。儘管剛剛淘寶公佈了最新的雙12戰報,12期間淘寶百億補貼成交額同比增長829%,日均購買用戶數同比增加351%,捷報頻傳

此前淘寶雙12剛剛經歷了改名風波。11月底,“淘寶取消雙12”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淘寶商家服務大廳的一則公告稱淘寶“雙12”活動今年取消不再舉辦,取而代之的是12月的“淘寶年終好價節”,外界對此議論紛紛,淘寶天貓方面給出回覆稱淘寶雙12並非取消,而是改名。

但就算改了名字,商家的體感仍舊是“大促變得更平淡了”,一些商家甚至是從改名新聞中才知道這件事。消費者端除了攻略黨、羊毛黨,多數普通人的感受也並不深刻,今年雙12宣傳力度相較往年小了很多,以往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也集體“失聲”。

比起雙11用新品、卷價格來換取流量的策略不同,雙12商家通常會採用熱銷品策略,以收藏加購爲核心去做投放優化,來加強店鋪復購和用戶粘性。

對於雙12的“失聲”,一位電器商家向界面新聞表達了猜想,今年淘寶天貓在雙11上花太多錢了,但全網也沒有看到多大效果,前有消費環境疲軟,後有拼多多市值反超阿里,全網陷入低價焦慮,因此雙12也沒有再大張旗鼓。

這也揭露了一個電商行業的殘酷真相:造節沒有用了,電商進入慢賺錢的時代。上述商家看到,當前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正在轉變,“我感覺,以後電商消費就沒什麼所謂的大促爆發了,造節也很難刺激需求。銷量增長應該是建立在常規節日禮物需求,以及人民實際生活季節需求的趨勢波動之上。”

不過,淘寶在回應雙12改名時曾表示,相比往年的“雙12”,今年淘寶好價節的折扣力度、商家規模、商品規模會大幅度提升。界面新聞看到,今年不同之處在於淘寶好價節還首次引入大量品牌商家,參與活動商品數量同比增長近20%,這也是“全面提升”的來源。

誕生於2012年的“雙12”也走過了11年曆史。雙11問世的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的12月12日,淘寶首次上線“全民瘋搶”活動,當天交易額達到43.8億元。活動的第二年,行業開始稱其爲“雙12”,也是在同一年,淘寶商城正式更名“天貓”,阿里正式打出高端品牌的戰略形象。

此後雙11成爲天貓品牌商家的主場,雙12則漸漸聚焦在淘寶的中小店鋪上。由於雙11的品牌聲量過大,一些被擠壓的中小商家也需要大促的流量機會,雙12正是承擔了此作用。

今年618,淘寶首次推出好價節分會場,此後好價節幾乎每月都會舉辦,淘寶好價節也聲稱在618、雙11期間爲中小商家帶來了爆發式增長。到了雙12,淘寶正式將好價節從分會場升級爲主會場,並且納入品牌商家,除了是淘寶年初定下的價格力策略形成的正向循環,也是爲了進一步打好淘寶的“好價”用戶心智,但雙12的界限已經逐漸模糊。

隨着雙11和年終各種大促活動的夾擊,雙12聲量也漸漸式微。眼下,競爭對手的崛起也在爲電商巨頭們帶來焦慮,馬雲、劉強東先後在內網回應員工,馬雲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誰都牛x過,但能爲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並且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和犧牲的組織才令人尊重;劉強東也說,必須改變,否則沒有出路,他自己不會躺平,也希望兄弟們絕不躺平。

雙12的凌晨零點剛過,一位商家盤了盤店鋪的銷售情況,寫下一段話:平淡無奇的雙12,消費疲軟太明顯了,希望明年能好轉吧。對於商家們來說,相比於嘲諷,沉寂纔是更可怕的事,沒人討論,就沒有銷售。

而對於淘寶天貓來說,製造雙11的張勇已經離開了,雙12也已悄然發生變化,電商巨頭還有硬仗要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