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月15日訊(編輯 趙昊)當地時間週一(1月15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最新初步報告顯示,該國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較2022年下降了0.3%;經日曆調整後,萎縮幅度爲0.1%。

0.3%的GDP降幅是德國2021年以來的最差表現,也是十四年來唯二出現萎縮的年份。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德國GDP下降了3.8%。長期來看,2012年至2022年期間的平均年增速爲1.2%。

新聞稿寫道,德國去年各部門的表現情況參差不齊。其中,工業產出和居民消費同比下降,服務業和建築業同比增長。統計局認爲,造成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高通脹、高利率和外部需求不足。

統計局局長魯特·布蘭德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道:“2023年,在多重危機持續的環境下,德國整體經濟發展乏力。儘管近期物價有所下降,但在經濟中各個階段的物價仍然居高不下,阻礙了增長。”

十天前,聯邦統計局公佈的另一份報告稱,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德國2023年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5.9%,這是德國統一以來的第二高值,第一高是2022年的6.9%。去年12月,德國通脹率在連續5個月下降後反彈至3.7%。

布蘭德補充道,“利率上升導致的不利融資條件以及國內外需求疲軟也造成了影響。”數據顯示,與2019年相比,2023年的GDP僅高出了0.7%。因此,德國經濟並沒有自2020新冠年以來明顯復甦。

2023年第四季度,德國經濟也環比下降了0.3%,第三季度則與第二季度持平。由於德國對“技術性衰退”的定義是“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降”,這意味着,德國以非常驚險的方式躲過了技術性衰退。

展望未來,德國經濟的前景並不樂觀,凱投宏觀預計該國今年經濟將“零增長”。歐洲首席經濟學家Andrew Kenningham寫道,2022年年底以來的持續衰退狀況似乎將延續至2024年。

Kenningham還指出,德國政府正在大幅收緊財政政策。舉一個例子,今年1月1日起,德國將食品增值稅重新從7%漲回到了19%。這對本就因能源危機和通脹持續高企而不堪重負的德國相關從業者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另外,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先前裁定,爲應對新冠危機所冗餘的600億歐元資金不得轉移至“氣候與轉型基金”,這意味着德國政府的未來預算出現了600億歐元的巨大窟窿。OECD曾警告,如果未來幾年德國的投資和支出減少,將不可避免地對歐盟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上週四,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俄羅斯已成爲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位列世界第五,“我們(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甩開了德國,排在中國、美國、印度和日本之後,在歐洲排名第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