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廣藥集團董事長 李楚源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集團總裁 李燕
  全國政協委員、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 朱同玉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骨科主任 張偉濱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醫療副主任 林敏

優化醫療服務 守護人民羣衆生命健康

促進大灣區藥品互通互認,加速醫藥產業融合發展;發揮政策集中組合效應,支持民族醫藥產業創新升級;儘快落實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構築規模化、規範化的醫療護理員行業生態圈;進一步優化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

促進大灣區藥品互通互認

加速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記者 黎靈希 王墨璞嘉

“過去一年,我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對社會和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他聚焦社會民生的熱點焦點和醫藥健康行業發展的痛點堵點,準備了多份建議,包括多維度加大提升生育率的政策支持力度、促進大灣區內中成藥及大健康產品的互通互認等。

擴大中藥製劑互認互用範圍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五週年。過去五年,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結出累累碩果。

李楚源說,在生物醫藥領域,《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臨牀急需進口港澳藥品醫療器械管理暫行規定》《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簡化在港澳已上市傳統外用中成藥註冊審批的公告》先後出臺,打開了粵港澳大灣區藥械互通的大門。

“目前,主要是外用中成藥實現了互通。”李楚源說,在港澳已取得合法使用許可的中藥產品,進入內地銷售前,仍須按新藥上市程序重新進行審批,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粵港澳大灣區醫藥產業的協同發展。

他建議,支持港澳地區製造的傳統中成藥,通過廣東省簡易註冊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試點銷售,並擴大港澳和廣東省醫院的內部中藥製劑的互認互用範圍。制定三地醫藥大健康產品及原料的“白名單”,縮短出入境抽檢時間或免檢出入境,進一步爲產業融合提供便利。

李楚源還建議,出臺便利港澳居民北上消費的政策及措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例如,完善跨境醫療康養消費配套措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醫療檢查結果互認、執業醫師資質互認、醫師處方互認,並鼓勵廣東興辦面向港澳的養老服務基地等。

多維度加大生育支持力度

李楚源表示,自己在走訪調研中瞭解到,有近70%的受訪者將“養得好”放在生育孩子的首位,大部分受訪育齡夫婦考慮更多的爲“是否生得起”“能否養得好”,這表明優生優育已經深入人心。不過,養育焦慮的現象值得重視。

“要圍繞‘能生不想生’‘想生不能生’的矛盾,多維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李楚源建議,加大育兒補貼、個人所得稅減免優惠力度,增加男性陪護假和育兒假期,爲育齡女性提供更多就業支持。

“在子女教育費用的個人所得稅抵扣方面,目前父母只能選擇由其中一方享受這個優惠,而且生一孩與生二孩、三孩,沒有稅收抵扣的差別。建議適當增加二孩、三孩的父母稅收抵扣額,以鼓勵生育。”李楚源說。

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

儘快落實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

◎記者 陳夢娜 宋薇萍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圍繞完善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鼓勵抗菌藥物與噬菌體的研發儲備等方面提出建議。

新藥研發風險高、投資大、週期長,獲得藥物有效性與安全性的數據並不容易。朱同玉認爲,與創新相匹配的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亟待建立,以切實激勵和保障企業持續創新,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我國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一直處於有總體規定但缺乏實施細則的“不落地”狀態,影響醫藥企業持續創新的積極性。

2018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實施辦法(暫行)(徵求意見稿)》,就係統性制定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2022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朱同玉表示,上述兩項意見稿均缺乏對藥品保護範圍、數據保護期限、申請批准流程等方面的規定和實施辦法,藥品數據保護制度至今無法落地,創新與仿製、保護與競爭的調節措施不平衡,影響了醫藥企業持續投入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朱同玉建議,儘快落實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加強試驗數據保護與專利保護相結合的機制,促進內外部制度銜接,鼓勵創新藥物研發。對藥品試驗數據保護的藥品品種、期限、申請受理、公示、仿製藥申請及批准管理等方面進行研判,出臺具體實施辦法及配套文件。將生物製品臨牀試驗數據納入藥品試驗數據保護範圍。同時,參考國際經驗,對不同類型的藥品設定不同的保護期限,對生物藥設立10至12年保護期,推動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建立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有利於與國際制度接軌,打造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朱同玉說。

全國政協委員、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張偉濱:

構築規模化、規範化的

醫療護理員行業生態圈

◎記者 嚴曦夢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骨科主任張偉濱提交了一份關於醫療護理員行業的提案。

張偉濱表示,當前我國護工隊伍面臨護工數量缺口大、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如遇春節等特殊時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亟待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

張偉濱建議,儘快出臺相關政策,對醫療護理員的概念和職責進行明確界定,並制定統一的准入標準,使護工行業更加規範化。有關部門可就醫療護理員工作時長、照護人數限制、應有薪資待遇等進行明確規定,保障醫療護理員的正當職業權利及相應的人身安全。此外,制定多元化的醫療護理員行業宣傳方案。

創新醫療護理員隊伍方面,張偉濱建議,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試點“醫療護理員創業”模式,鼓勵年輕人等羣體投身醫療護理員行業,推動服務模式與技術的進步,打造更具活力和創新精神的醫療護理員隊伍。同時,建立國家統一的醫療護理員登記和管理網站,發展醫療機構共享醫療護理員體系,採取統一的資源調配,確保特殊期間醫療護理員需求。

在統一培訓方面,張偉濱建議,在各地職業技術學校設立醫療護理員專業課程,進一步統一醫療護理員培訓內容,編制規範化的培訓教材供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考覈使用,並建設在線培訓平臺,實現全國培訓資源共享,解決偏遠地區醫療護理員培訓滯後等問題。

同時,實施“醫療護理員全員素質提升計劃”,不僅關注醫療護理員專業技能培養,也關注醫療護理員的心理健康和人際溝通等,培養全方位關心支持患者的優秀醫療護理員。

在數智監管方面,張偉濱建議,構建數字監管平臺,對醫療護理員行業進行全面監管。可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跟進服務對象需求,提高人員調配和資源分配的精準性。同時,採用區塊鏈技術,構建“醫療護理員服務鏈”,追蹤醫療護理員的服務情況,確保服務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

發揮政策集中組合效應

支持民族醫藥產業創新升級

◎何昕怡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準備了《關於支持民族醫藥產業創新升級發展的建議》。

李燕說,當前,我國醫藥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獲批新藥數量屢創新高。但是,中國醫藥產業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行業“內卷”、創新能力不足、高質量創新成果少、整體國際競爭力偏弱等問題依然存在。對此,她從制度設計、企業支持政策、產學研醫協同創新、市場準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優化藥物研發環境

給藥企更多“陽光雨露”

我國創新藥起步晚,在資源積累、要素集聚、人才儲備等方面與國外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一系列促進藥物創新研發的舉措,引導行業增強原始創新能力,贏得國際市場競爭力。

李燕建議,在進行國家藥品監管制度頂層設計時,既要保證監管的科學性,也要統籌民衆利益、產業發展;既鼓勵創新,又正視我國製藥產業發展階段和實際,在規避低水平創新導致“內卷”的同時,對企業創新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指導和支持。

李燕建議,有關部門加強政策會商和部際聯動,綜合性政策共同謀劃,專門性政策相互銜接,密切配合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綜合治理。

李燕表示,我國醫藥產業、頭部醫藥企業目前正處於“仿轉創”的爬坡過坎期,須加大政策紅利的釋放力度,不斷培育鞏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她建議,在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國家平臺上給予民營醫藥龍頭企業單獨申報通道,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在科技項目立項、評審過程中提升企業專家比例,提升產業化應用科技創新項目比例,探索建立重點科技型企業成果和科研項目直報渠道,給真正具有創新實力和能力的企業更多“陽光雨露”。

構建協同創新轉化機制

完善市場準入政策

“每一個創新藥物的成功上市,都經歷‘十年磨一劍’。中國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不能僅依靠某一個環節的單打獨鬥。”李燕表示,產、學、研、醫等各環節的協同創新至關重要。

如何構建協同創新轉化機制?李燕建議,鼓勵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和聯合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搭建起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成果轉化“橋樑”。

她還建議,構建“政府搭臺、企業家出題、科學家答題”的協同創新轉化機制,通過財政資金引導上游開展基礎研究,明確下游承接轉化的責任、目標、驗收標準以及產生效益對上游研究的補償機制,同時建立基於專項目標達成的專項退出和納入機制,有效疏通從創新源頭到產業轉化間的堵點,促進科研成果高效轉化。

針對創新藥在臨牀使用中面臨的“入院難”“入醫保難”“支付結構單一”等問題,李燕建議從三方面着手,充分考慮創新藥的實際特點,在創新藥市場準入頂層設計和具體實施環節進行通盤考慮,整合解決:

一是醫保部門規範明確新上市創新藥的範圍和價格規則,開通快速掛網通道,確保創新藥上市後及時獲得掛網准入資質。

二是在嚴把藥品生產質量關和訂購關的基礎上,放寬“一品兩規”限制,通過開展藥品綜合評價或藥品價值評估等方式,盤活新上市、高品質藥品的進院渠道。

三是加強醫療機構對創新藥合理配備使用的重視,必要時通過行政手段干預,要求醫療機構定期、系統開展新藥准入工作,保證創新藥的市場準入。

全國政協委員、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林敏:

優化異地就醫結算工作

◎操子怡 記者 仲茜

“隨着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推進,越來越多人因此受益,有效解決了參保羣衆異地就醫‘跑腿墊資’的難題。”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醫療副主任林敏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他將圍繞“進一步優化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提出建議。

儘可能縮小各地醫療待遇差

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安徽全省參保羣衆跨省住院直接結算68.1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增加34.5萬人次;跨省住院直接結算率達到71.51%,較2022年同期增長24個百分點,提前實現國家“十四五”全民醫保規劃制定的目標。但在調研過程中,林敏瞭解到,因全國醫保目錄尚未完全統一,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執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導致部分參保羣衆直接結算與手工報銷之間存在“待遇差”。

“完善醫保待遇保障機制。”林敏建議,一是逐步統一基本醫保目錄範圍和報銷政策,儘可能縮小各地待遇差異;二是探索推進跨省異地就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可遴選部分病組探索“同病同保障”,在結合歷史數據測算和專家評估的基礎上,確定醫保支付定額,引導患者合理有序就醫;三是建議國家出臺指導性文件,對直接結算報銷比例明顯偏低的情況,允許參保地開展待遇補差。

林敏表示,目前跨省門診慢特病病種少,僅5個病種可直接結算,且各地門診慢特病政策差異大、病種不規範統一,導致參保患者無法在省外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費用。“建議開展摸底調研,尋求病種‘最大公約數’,逐步擴大跨省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的病種範圍、數量及聯網定點醫療機構覆蓋範圍,保障患者及時聯網直接結算。”林敏說。

加強省際間項目價格聯動

“醫保基金監管方面也存在短板。目前就醫地監管積極性不夠,參保地監管成本高、效率低,就醫地和參保地協同監管機制尚未完全建立。”林敏說。

林敏建議從三個方面健全醫保基金監管制度:一是將跨省異地就醫監管納入國家醫保局年度基金監管重點工作,通過飛行檢查、聯審互查等方式加強監管;二是建立全國異地就醫費用分析通報制度,定期對費用、報銷比等指標進行分析通報,對比排名,引導定點醫療機構合理使用醫保基金;三是完善跨省異地就醫費用協查機制,充分運用好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的業務協同模塊,統籌就醫地和參保地監管力量,共同開展跨省監管。

此外,林敏關注到,當前省際間同一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差異大,“項目間巨大的差異化,不利於合理體現醫護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

對此,林敏建議,在充分聽取臨牀專家等意見基礎上,建立價格調整機制,發揮價格合理補償功能,強化大數據支撐作用,合理測算成本價格,加強省際間價格聯動,縮小項目價格收費標準差距,逐步實現價格一體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