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9位全國政協委員就東北振興、國家文化符號、中醫藥、社區服務等熱點話題進行回應。

鄭軍: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一生的幸運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範學院院長鄭軍表示,教師對社會影響大,全國近50萬所學校有1890多萬教師,託舉近3億在校學生的教育,關聯着學生、家長、羣衆近8億人;教師受人尊重,學生喜歡好老師,家長期盼好老師,黨和國家需要好老師。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一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無論是未來的醫生、工程師、工匠,還是未來的航天員、科學家,未來的家國棟樑今天正端坐在我們明亮的課堂,都渴望着好老師去培養。

張海華:乘勢而上 讓東北成爲全面振興的熱土

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副市長張海華介紹,我們要乘勢而上,深入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東北在敢闖敢幹、真抓實幹中成爲全面振興的熱土。東北資源條件好、產業基礎雄厚、區位優勢獨特,不僅是中國大糧倉,也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匯聚了一批國之重器企業、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我們要用好這些優勢和機遇,強化東北的首要擔當,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

黃寶榮:將特色小喫做成健康消費產業 串起當地致富鏈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寶榮表示,漿水酸菜是我們西北地區的特色風味,但很少人相信它可以成爲一種產業。我們把家庭作坊式的特色小喫做成了健康消費產業,既衍生了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也串起了當地企業、種植戶和務工人員的致富鏈,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帶領他們共同富裕,逐步形成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這正是新型工業化的新意所在。

舒勇:打造新時代的國家文化符號 要綿綿用力、久久爲功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副院長舒勇表示,作爲文藝工作者、美術工作者,我常常要到全球各地舉辦展覽、搞活動,每次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會下意識去尋找熟悉的東西來幫助認路。五星紅旗、中國招牌、中國燈籠……這些親切的、熟悉的文化符號,給予我信心和力量。中國味道、中國製造成爲一個一個熟悉的鮮活的文化符號,把世界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人們聯結在一起,引發共情,產生共識,達到共鳴。這就是文化符號蘊藏在背後的一個重要的力量。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打造新時代的國家文化符號絕非易事,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爲功。橋是連接的載體。未來,我將在全球100座城市打造100座“絲路金橋”,希望以此來推進中華文明創新發展,增強中華文明創造力、影響力,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爲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讓世界能夠讀懂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新的力量。

唐旭東:要擦亮中醫藥這一金字招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脾胃病所所長唐旭東介紹,小到感冒,大到慢性病、疑難病,中醫藥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中醫藥的養生智慧和方法已經融入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當中。

目前中醫藥已經傳播到世界上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作爲中醫人我們要擦亮中醫藥這一金字招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應用好。要加大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惠及基層,特別是鄉村百姓的疾病防治和康復,要着重推進疑難疾病、重大疾病的中西結合研究,讓更多的中醫藥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造福全世界。

安庭:要用更多更好的作品來歌頌英雄人物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希肯國際文化集團董事長安庭分享了排練話劇《上甘嶺》時的幕後故事,爲更真實呈現這場立國之戰,演員在三伏天關閉所有門窗、空調、電扇,16個演員一天只分享一小瓶礦泉水,在高溫下穿着志願軍的棉服摸爬滾打。這樣的排練遠不及真正戰場殘酷的萬分之一,但他們就是想體驗志願軍戰士曾經經歷過什麼,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安庭表示,老百姓喜歡看戲,尤其喜歡看戲裏的英雄人物。有太多時代英雄、時代楷模成了舞臺上的英雄形象,我們要用更多更好的作品來歌頌他們。

鄧琳:社區服務是一個“大合唱” 要爲老百姓辦好事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民政局副局長鄧琳表示,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區,社區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社區服務就是要爲老百姓辦好事,讓老百姓好辦事。

社區服務是一個“大合唱”,需要多方力量協同發力,現在各地在探索推進“五社聯動”機制,就是整合“五社”的力量,協助基層解決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社區服務就是要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萬家,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

梅鈺:打通農牧區飲水最後一公里 羣衆飲水從愁心到放心、舒心、暖心

全國政協委員、新疆水利廳廳長梅鈺表示,新疆是典型的內陸乾旱地區,全疆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居全國前列,但單位面積含水量僅爲全國的六分之一。自治區不惜一切代價打通了農牧區飲水最後一公里,農牧民親切地將自來水稱爲幸福水。“十三五”以來,全疆累計投資195億元,實施了1428個安全飲水鞏固提升項目,全區3666個農牧村飲水問題得到全覆蓋解決和鞏固提升,各族羣衆的飲水從愁心實現了放心、舒心和暖心。

截至目前,全疆現有耕地10558萬畝,已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285萬畝。2023年新疆糧食播種面積的增量和總產增量位居全國第一,水文章做出了生機勃勃的景象。

達瓦頓珠:要培育海拔3800米以上能種的冬青稞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農科院農業研究所副研究員達瓦頓珠介紹,發展高原農業離不開青稞,青稞貫穿着西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們的目標是培育海拔3800米以上能夠種植的、耐寒早熟的冬青稞品種,爲高原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實現糧食生產和生態保護同步推進,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我的恩師中國的青稞之父尼瑪扎西先生講過,我們的根在高原,但心裏要裝着整個中國。再過三四個月冬青稞就要成熟了,金黃色的麥穗在陽光下閃耀,很美麗,歡迎大家到西藏來走走看看。

圖片來源:新華社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