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環境網

常年穿梭在車間一線,奔波廠區每個角落,用過硬的專業能力和較真的工作作風“查病根、開良方”,助力企業綠色發展,守護家鄉藍天白雲。

這是河北省邢臺市生態環境局信都區分局分黨組成員趙衛東駐企幫扶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爲了提升企業治污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實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邢臺市持續開展駐企幫扶活動。

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邢鋼),作爲邢臺市的“老牌鋼廠”,位置靠近市區,對市區空氣質量有直接影響,尤其是企業面臨退城搬遷,資金投入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支持下,實現最大限度的提標改造,這對幫扶工作是個不小的挑戰。

“困難的事幹部不先上誰上?打硬仗黨員不帶隊衝鋒誰衝鋒?”儘管知道邢鋼是個難啃的“硬骨頭”,趙衛東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邢鋼。

承擔幫扶任務後,趙衛東一頭扎進了企業。他帶領專家團隊起早貪黑,深入車間一線、生產現場,充分了解企業環境治理現狀及不足,研究針對性治理方案,幫助企業提升治理水平。

摸排中,趙衛東發現,邢鋼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中,一氧化碳數值偏高。爲進一步減少一氧化碳排放,他多次組織邢鋼生產分廠召開煤氣平衡分析會,確定通過75噸鍋爐維持邢鋼煤氣系統的穩定運行,將煤氣管網壓力及煤氣櫃位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減少甚至杜絕煤氣放散。

焦爐無組織排放一直是困擾邢鋼焦化廠的難題。趙衛東結合實際,對現場操作總結出“慢出快裝”四字方針,即出焦作業放慢節奏減少煙氣產生以便除塵設施對煙氣的充分收集,裝煤作業快速裝填迅速恢復裝煤口密閉減少煙氣逸散時間,從而大大減少了推焦、裝煤作業無組織煙氣的逸散情況。

在邢鋼駐廠幫扶的日日夜夜,趙衛東滿腦子想的是“如何以小投入換大產出”,讓企業能接受,讓污染能減排。

想方設法指導幫扶企業改善工藝流程,趙衛東現場盯辦指導企業,完成了燒結機料面噴蒸汽、富氧點火,高爐煤氣放散U型水封,線材廠加熱爐煤氣反吹等一系列改造項目,既減少了污染物排放,還爲企業節約了成本。

“通過日常檢查,我們發現,企業廠區車輛運輸是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趙衛東敏銳地意識到,這裏還有提升的空間。

爲解決這個問題,趙衛東一方面安排人員對廠區衝車裝置進行改造,加大沖水壓力、適當增加沖洗時間,減少車輛帶泥上路情況發生;另一方面,指導廠區實行網格化管理,對重點起塵部位每天安排專人進行沖洗,有效降低了廠區揚塵污染,大大改善了周邊居民生活環境。

“幫扶工作也要講技巧,要讓企業配合整改提升,那我們給出的方案,一定是一個環保和發展雙贏的方案。”三年駐廠幫扶,讓趙衛東深有體會。

鋼鐵企業工藝流程中,排放量最大的工序集中在出鐵前,尤其是燒結工序,但是長流程作業又離不開燒結生產,而邢鋼的兩臺燒結機,生產能力剛剛滿足高爐需要。

“在幫扶中,我們提出,企業燒結機生產要與擴散條件緊密結合的思路,得到了企業的響應。”趙衛東解釋說,落實中,當擴散條件較好時,支持企業兩臺燒結機開足馬力生產備料,當出現靜穩天氣擴散條件不利時,則兩臺燒結機全部停機,全力減排。採用靈活方式調整生產節奏,結合實際指導燒結機精準啓停,既滿足了企業生產需要又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

一頭是藍天白雲,一頭是企業發展,在趙衛東眼裏,做好駐廠幫扶工作,要“一手託兩家”,提前做好統籌謀劃。

夏季臭氧污染容易發生,趙衛東就早謀劃、早動手,指導企業“夏病冬療”,邢鋼焦化廠在冬季謀劃實施了“罐區頂部佈設霧森、噴淋系統,道路兩側佈設噴淋管、灑水全覆蓋”等多個項目,在不影響企業生產情況下,爲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提供了保障。

把實踐中的經驗轉化到工作中,趙衛東將自己駐廠所學所感編寫成了50多頁厚的《鋼鐵企業工藝流程及檢查要點》課件,成爲邢臺市生態環境系統執法檢查的範本教材。

轉眼間,趙衛東駐廠已經有三年的時光,幫扶工作瑣碎繁重,忙碌起來,更是一度20多天喫住在廠。說起這些過往,趙衛東不覺得苦,“幫企業解決問題,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兒。讓羣衆和企業都認可,我們累點也值得。”


圖爲趙衛東(右二)在現場指導企業改進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