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年會中已經立了flag,期望今年重點提高“組織力”

第一季度馬上就要結束了,但這個工作還毫無頭緒,怎麼辦?

給大家分享一些極簡版的“組織工作的方法”,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方法分爲心法、幹法和活法三個部分。

心法

組織工作的核心理念

三句話來描述組織工作的心法:

創造對問題的共同理解;

創造可能的解決方案;

創造共同的承諾。

這三條綜合在一起,實際上強調了做好組織工作最核心的要求:影響力,尤其是非職權影響力。這是因爲:

所有真正重要的組織工作,都是跨邊界的。任何一項組織工作的推動者,對相關方都沒有職務權力。

每項重要的組織工作,都有多種“可能正確的診斷”以及多種“可能正確的解決方案”。

每項重要的組織工作,任何人想單獨做成都很難(即使是一號位親自領銜),但是卻有很多人都具備了讓這個事做不成的能力。

很多現在明顯的組織問題,都曾是取得現有成功的關鍵要素。變革者要承擔大量的潛在風險。

等等。

所以,要想做好組織工作,非常需要影響力,尤其是非職權影響力。

影響誰?核心是一號位及高管團隊。

如何提高做好組織工作所需要的影響力?下面是一些幹法。

幹法

組織工作的方式方法

這些“幹法”只是爲了拋磚引玉,既沒有窮盡所有,也不敢宣稱絕對正確。

1.什麼是組織?對這個問題就有很多不同深度的理解,很多人的理解基本接近於玄學。化玄學爲工程,將組織解構,是專業能力的前提。這就像是醫生,即使是在中醫學院學推拿按摩的,也得學習生理解剖,知道人體是由哪些系統組成的,各個系統都由哪些器官組成。不知有系統,不知系統之間的關係、器官之間的關係,對某個器官研究的再深入,也很危險。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難以領銜重要的組織工作。

如何化玄學爲工程?比如,市場上有很多組織模型(V模型、BLM、楊三角等),這些模型就是比較宏觀的化玄學爲工程。這類模型給領導團隊提供了共同語言,同時解決了戰略與組織的關係問題。

不過,組織模型的顆粒度一般還是比較粗,只能讓人看到戰略、人才、文化這些大模塊,不容易看到背後盤根錯節的系統。將組織解構成若干系統,能讓具體推動組織工作的人有共同語言,更容易“創造對問題的共同理解,創造可能的解決方案”。如何劃分系統以及劃分爲多少個系統,沒有唯一正確和絕對正確的方法。即使是對人體這麼標準的對象,劃分生理系統的方式也略有不同。(比如,皮膚算不算一個單獨的系統)。

關於如何將組織工程化到系統層面,請參考《首席組織官十大組織系統》這篇文章。

2.用專業減少政治。對任何一個具體的組織系統(比如人才選育用留系統),都會有很多不同的風格和選型(就像不同脊椎動物的消化系統有很多不同的組成方式一樣)。比如,每個公司都想實現人才輩出,但不同公司產生人才的方式和重點很不同:有些公司強調因人成事(所以非常注重甄選和潛力),有些公司就是借事修人(所以會非常注重結果和考覈)。如果不能看見不同、承認不同,就很容易管中窺豹,把自己有所經歷的東西當成唯一正確的東西。比如,如果一個人在寶潔經歷過管培生培養體系,覺得很好,就會容易認爲每個公司都應該有管培生機制。甚至會不自覺地認爲,管培生只有那一種作法才叫優秀。這樣的專業水平就是“有種專業叫做自己覺得專業”。

沒有系統視角,只是在器官、模塊層次有些理解,這樣的專業水平,不可能說服影響見多識廣的一號位及高管團隊。這樣的專業能力水平,很容易創造“我對你錯”的人際政治。

3.組織工作必須有策略。形成組織策略的關鍵是從組織問題視角向組織能力視角的轉化。組織問題月月有年年新。不能被問題拖着鼻子走。要平衡從問題出發和以終爲始,在解決組織問題的過程中塑造組織能力,而且是有外部競爭力的組織能力。組織能力上承公司整體戰略(Where to play, how to win),下接人才和文化。從組織問題視角到組織能力視角是個關鍵跨越。沒有這個跨越,一個公司難以建立有競爭力的“組織力”。

如何打造所需要的組織能力?如果用公式來表達的話,組織能力 = f(正式組織、人才、文化、工具/設備/AI、流程/機制/系統、X)。具體請參見《什麼是組織能力?什麼是戰略性組織能力》這篇文章。

4.組織工作需要組織保障。比如,誰來領導組織策略這個工作?需要“首席組織官”-Chief Organizing Officer。首席組織官是組織工作的製片人兼總導演。首席組織官是個功能。公司小的時候,創始人/一號位就是默認的首席組織官。中等規模的時候,創始人/一號位要善於找到合適的搭檔來更好地履行首席組織官的功能。

首席組織官是“創造共同的承諾”的核心和關鍵。組織成員不會因爲有了組織模型、組織系統這些專業的東西而自動產生信任。他們希望信任值得信任的領導者。

當創始人/一號位缺乏“組織感”的時候,必須用創造性的方法去彌補和代償。不然的話,就不要期待“組織力”成爲公司的競爭優勢,能夠不成爲明顯的競爭劣勢就不錯了。

5.除了“首席組織官”這個重要的組織保障,如何動員中高層人員參與組織建設是另外一個重要挑戰。要讓每個領導都成爲斜槓青年:CXO/某系統負責人(或某能力負責人)。每個人都想做組織的消費者,而不願意做組織的建構者,這是“人性”和“羣性”。請參見《用制度規避“羣性”的弱點,方可得組織之美》。

這些斜槓青年去推動組織工作時需要正確的姿勢,需要“創業及創作”。一方面要學習其他優秀組織的經驗和最佳實踐。另一方面需要根據自己的獨特資源稟賦、核心領導人的天賦來進行“創作”。

如果是推進部門/局部級的組織工作,需要的是“組織設計能力”。這種工作的難度要小一些。如果公司能以簡單易理解的“組織設計工具”賦能中高層,就能做得七七八八。

如果是推進公司/全局級的組織工作,則還需要系統領導力(System Ownership)。建立系統聽起來很難,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就是要抓住系統三要素:部件;關係;功能。一個系統的功能出現問題,都出在這三方面;解決問題,也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6.所有的“戰略性組織能力”,背後都需要具備變革藝術的真高管來推動。從“這個組織能力”迭代到“那個組織能力”,說起來一分鐘,做起來十年功。迭代,不是否定和替代,而是既有保持、又有調整、還有新增。如何度過變革開始後的無回報期也是個重要考驗。及早培養中高層人員的變革管理意識,把變革管理能力放在公司的人才審美中,這非常重要。

組織工作,切忌大幹快上,想一年內把大象變成獵豹。能否大處着眼,小處着手,以點帶面,是成功的關鍵。但是,變革這個詞容易嚇人。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化變革爲項目,項目化、產品化推進組織變革。要把公司級的大組織工作分解爲一個個相互整合的小項目,讓N-1、N-2的人可以領導和參與(只要有比較強的項目管理能力加一些變革管理意識就行了)。其中部分項目還可以進一步“產品化”:化系統爲產品,化專業爲產品。產品化能大大降低變革難度。

活法

組織工作所需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做點組織工作,有必要上升到“活法”這個高度嗎?

我認爲,是有必要的。

因爲,建立組織不僅很挑戰,而且還不是必須,而是一種選擇

對一號位來說:是選擇做老闆、創業者、還是做企業家?

對高管來說:是選擇做組織的消費者,還是建構者?想成爲“真高管”嗎?

對HR來說:想做HRVP,還是首席組織官?是否願意拿白菜的錢,操白粉的心?

對於很多已經沒有生存壓力的一號位、高管、中高層來說,爲什麼要過得那麼累?

如果缺乏強大的“對美好組織的嚮往”,缺乏在“活法”上的原動力,大部分人都是不願意做組織工作的:長週期慢反饋、容易得罪人、容易遭受非議、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沒有太多客觀衡量標準,等等。

不做的理由有很多,而且都很合理。爲數不多的一個好處是:發展組織/推動變革是提高自己能力和能量的高效方式。

所以,做好組織工作,還是需要堅定的“活法”,是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發展組織、推動變革,需要有一大批“自帶承諾”的真高管。

要想創作共同的承諾,必須自己先有承諾。

行動起來

前面說了很多心法、幹法、甚至活法,可能讓人產生畏難情緒。再提供一個觀點,以提高信心:這些心法、幹法不是同一時間都需要。組織發展階段的不同,在組織工作方面會有一些一般性的規律。極簡地說一下:

小公司需要有效的舉措,中等公司需要有效的策略,大公司需要有效的變革。不同階段的側重點非常不同。

小公司要翻越幾道坎,才能“鯉魚躍龍門”。典型的兩個坎就是:創始人/一號位的人才審美(這是所有組織問題的起點);能否打造真高管團隊是一道坎(高管團隊是組織進化的發動機)。

大公司什麼道理都懂,就是難以變革,所以關鍵挑戰是小切口推動系統級的變革。

中等公司要敢於做大事的意思是要敢於有策略,敢於有更多的以終爲始的策略選擇。在中等規模的時候,一個公司要開始學會看到組織系統,而不僅是看到人、結構、文化。

請參見《大公司要善於做小事,中等公司要敢於做大事》這篇文章。

最後,讓我們回到本文開頭的命題:領導期望今年重點提高“組織力”。

對於這個 flag,你有沒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行動起來,把自己活成一個變量!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首席組織官”(ID:COO-STRATEGY),作者:房晟陶,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