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鄭權

3月28日晚間,廣發證券發佈了2023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3億元,同比下降7.29%,歸母淨利潤69.78億元,同比下降12%。

分業務看,廣發證券2023年除交易及機構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外,投行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投資管理業務的收入都在下降。

從收入結構及近些年發展趨勢看,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逐漸邊緣化,2023年因在美尚生態非公開發行股票的保薦業務中涉嫌違法被立案調查,這或將導致公司被評爲C類投行。 去年,公司投行分部利潤繼續爲負,IPO保薦業務的失敗率高達70%,部分撤否項目被處罰,相關內控也存在缺失,未來公司投行業務或長期在行業中處於腰部位置。

2023年,廣發證券細分業務收入降幅最大的是投資管理業務,其中公司旗下兩大公募資金管理公司的營收、盈利都在縮水,並且被投資者質疑破壞行業生態、高位接盤、重規模輕回報等。資管業務是這幾年券商行業的發力重點,也是廣發證券的王牌業務。然而在行業新規、公募信譽受損等背景下,廣發證券的公募資金管理業務或進一步承壓。

投行業務:分部利潤仍爲負值  或面臨最差分類評級

年報顯示,廣發證券2023年的投行業務收入爲5.82億元,同比下降3.34%。5.82億元的收入佔公司年度總營收的2.5%,在行業中的排名預計排在10名以後。 並且,公司投行分部繼續延續虧損趨勢,2023年的營業利潤爲-2.57億元,繼續虧損。

事實上,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也是在捲入康美藥業案之後纔像今天這樣平平無奇。wind顯示,2014年-2017年,公司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在44家上市券商中分別排第3、5、3、3名。

2020年7月,因涉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廣發證券被採取責令改正、暫停公司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公司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及責令限制高級管理人員權利的行政監管措施。

2020年和2021年,廣發證券投行收入連續大幅下降,尤其是2020年降幅腰斬,2021年IPO收入“顆粒無收”……2022年,公司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在44家上市券商中排第17位。

2023年4月,廣發證券因在美尚生態2018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保薦業務中未勤勉盡責,涉嫌違法,被證監會立案,廣發證券後來被罰沒逾千萬元。

根據滬深交易所《以上市公司質量爲導向的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實施辦法(試行)》(下稱《評價辦法》)之規定,廣發證券因美尚生態欺詐發行案可能被評爲C類投行,即最差類別的投行。

如果廣發證券再次被評爲C類投行,公司股權保薦承銷業務將深受影響,公司整體投行業務也將處於不利競爭地位,離頭部投行或越來越遠。

(1)去年IPO保薦失敗率高達70%  或被評爲C類投行

年報顯示,2023年,廣發證券完成股權融資主承銷家數17家,股權融資主承銷金額163.67億元。其中IPO主承銷數量爲3家,同比下降50%,主承銷金額20.33億元,同比下降30.92%。

2023年,廣發證券終止的IPO企業數量爲7家。按照“保薦失敗率=已終止項目/已完結項目”的公式(注:已完結IPO項目事實上就兩類,分別是已發行和已終止項目;其他在審項目成敗未知,不作爲分母,否則會極大地降低撤否率)計算,廣發證券2023年的IPO保薦失敗率高達70%。

在終止的7家IPO項目中,廣發證券兩位保代蔣文凱、孟曉翔還在福貝寵物IPO項目上喫罰單。 申報資料顯示,福貝寵物於2021年12月陸續與9個投資機構完成簽訂了對賭條款解除且自始無效協議,但經專項覈查發現,相關投資機構簽署並交回上述協議文本的時間,均晚於2021年12月31日。

在已上市的3家IPO項目中,北方長龍上市當年業績“大變臉”,其業績放在今天上市,將不符合創業板定位,即不可能在A股上市。

2023年4月,廣發證券因在美尚生態2018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保薦業務中未勤勉盡責,涉嫌違法,被證監會立案。

廣發證券不僅因美尚生態案遭罰,還可能因此被評爲C類投行。

滬深交易所《評價辦法》第十九條規定,評價年度保薦機構因重大執業質量問題被立案的,評價結果應當爲C類。什麼屬於重大執業質量問題?該辦法第十五條規定,重大執業質量問題指標根據保薦機構已保薦的公司是否涉及欺詐發行,或上市三年內是否涉及重大財務造假等重大違法行爲。

     

       而證監會對美尚生態的處罰決定書上明確指出,“美尚生態非公開發行股票行爲構成欺詐發行”。因此,廣發證券保薦美尚生態被立案且被處罰的情況,屬於《評價辦法》規定的保薦機構因重大執業質量問題被立案的情況,或應被評爲C類投行。

近日,廣發證券還因詢價制度、研報撰寫規範性、內部控制方面存在問題收罰單。上交所指出,廣發證券股份參與IPO網下詢價過程中,存在以下違規行爲:一是內部研究報告撰寫不規範,未體現出在充分研究基礎上理性報價;二是詢價流程不規範,相關內部控制存在缺失。

上交所指出廣發證券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可能是公司在參與其他券商承銷的IPO項目的報價過程中,沒有理性報價;另一方面可能是公司自己作爲主承銷商承銷的項目詢價流程不規範,相關內控存在缺失。

監管警示函顯示,廣發證券部分內部研究報告撰寫不規範,存在邏輯推導過程缺失、計算錯誤較多等問題。最終報價的集體決策過程缺失,邏輯推導過程不完備,定價依據未充分支持最終報價結果。

根據有關規定,證券公司作爲主承銷商向網下投資者詢價,都要出具研究報告。而研報出具的參考定價、市盈率、估值等數據,需要十分精確的計算以及嚴密的邏輯支持,而廣發證券在這方面沒有做到位,可參考下文的清越科技IPO項目。

此外,廣發證券詢價相關內部制度不健全,在研究報告撰寫、定價決策機制、操作複覈等重要事項上缺少明確規定。報價複覈操作記錄滯後,通訊設備管控不到位,內控執行方面存在缺失。

(2)清越科技若晚4天上市 廣發證券存在被暫停保薦資格的風險

資料顯示,廣發證券保薦清越科技於2022年12月28日登陸科創板。據清越科技近日披露的2023年業績快報,公司2023年實現營收6.68億元,同比下降36.05%;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億元,由盈轉虧。

如果清越科技上市日期晚四天, 即在2023年上市,公司將出現“上市即虧損”的問題,廣發證券及項目保代有可能遭罰。

根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發行人在持續督導期間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國證監會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保薦機構及其相關責任人員採取出具警示函、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對保薦代表人依法認定爲不適當人選、暫停保薦機構的保薦業務等監管措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北交所上市和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行證券並上市當年即虧損且選取的上市標準含淨利潤標準。

而清越科技選擇的上市標準爲“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爲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爲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即包含淨利潤標準。

或許廣發證券不會因爲清越光電業績“大變臉”遭處罰,但廣發證券近日因詢價流程不規範遭罰,或許與清越光電有關。因爲清越光電發行市盈率在廣發證券歷史上最高,同時高出行業市盈率均值的幅度也最大。

清越光電IPO發行價格爲9.16元/股,對應的發行市盈率爲121.49倍,而行業市盈率均值僅爲27.24倍,清越科技的發行市盈率是行業均值的446%。

wind顯示,廣發證券歷史上共保薦273家公司成功IPO,清越光電121.49倍的發行市盈率最高,湯臣倍健的115.29倍位居第二。清越科技發行市盈率是行業均值(27.24倍)的446%,在273家公司中也是最高。

更重要的是,清越光電的發行市盈率還遠遠高出同行可比公司市盈率均值(22.02倍),可見發行市盈率畸高。

根據《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8條之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證券採用詢價方式的,主承銷商應當遵守中國證券業協會關於投資價值研究報告的規定,向網下投資者提供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在清越科技IPO詢價過程中,廣發證券應當向網下投資者提供研究報告。按照一般價值投資的邏輯來說,廣發證券給網下投資者的參考發行價應該在一個合理的區間。

雖然我們無法得知廣發證券研究報告的具體內容,但從後來的初步詢價後的報價區間3.07元/股-13.80元/股可以推斷,廣發證券給出的清越科技的參考發行價或高於3.07元/股。

高於3.07元/股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清越科技IPO的發行市盈率至少是行業市盈率均值(27.24倍)的149.76%,是同行可比公司市盈率均值(22.02倍)的185%。也意味着,廣發證券研究報告給出的參考發行價對應的市盈率,或已經遠遠超過行業均值及同行可比公司水平,這是否合理?

如果按照清越科技上市一年零三天就由盈利轉虧損1億元的表現看,公司的IPO發行價並不合理。

在清越科技IPO報價過程中,華夏基金、海通資管、第一創業、華福證券,華泰資管和華泰柏瑞的報價都超過了10元/股,即對應的市盈率都超過了130倍。

更有意思的是,廣發證券旗下的易方達基金,報價也很高,部分爲10.06元/股,部分爲9.61元,都遠遠超過了發行價,市盈率都超過130倍。

(3)北方長龍一上市就業績“變臉 ” 放在今天將不符合IPO條件

2023年,廣發證券合計完成3單IPO項目,分別是致歐科技、晟楠科技、北方長龍。其中,北方長龍剛一上市就迅速“變臉”,比翻書速度還快。

2023年4月18日,北方長龍登陸創業板。2023年前三季度,北方長龍實現營業收入0.64億元,同比下降66.44%;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0.07億元,由盈轉虧。

北方長龍預計,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同比降低約34%,扣非歸母淨利潤爲0.16億元——0.2億元,同比下降74.29%-79.43%.

如果北方長龍放在今天上市,其2023年1.65億元的營收沒有達到3億元,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也是負值,將不符合創業板定位。

根據《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創業板IPO企業需滿足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不低於 20%,或最近一年營收超過3億元等要求。

資管業務:兩大公募基金被廣泛質疑“重規模輕回報”  

2023年,廣發證券投資管理業務收入爲78.91億元,同比下降20.64%,是公司四大細分業務中降幅最大的業務。

廣發證券的資管業務主要由全資子公司廣發資管、廣發期貨及間接全資持股的子公司廣發資管(香港)開展。截至2023年末,廣發資管管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淨值規模較2022年末分別下降43.68%和10.65%,單一資產管理計劃的淨值規模同比增加48.57%,合計規模較2022年末下降24.53%。

廣發證券公募基金管理業務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廣發基金和參股公司易方達基金開展。截至2023年末,公司持有廣發基金54.53%的股權;持有易方達基金22.65%的股權,是其三個並列第一大股東之一。

截至2023年末,廣發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1.22萬億元,較2022年末下降2.3%;剔除貨幣市場型基金後的規模合計6,702.46億元,行業排名第3。易方達基金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1.68萬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6.65%;剔除貨幣市場型基金後的規模合計1.01萬億元,行業排名第 1。

旗下有行業排名第一大、第三大的公募基金,還有三個資管子公司,廣發證券的資管業務在整個券商行業中處於龍頭地位,2022年資管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僅低於中信證券。

然而,廣發證券旗下的兩個頭部公募基金,遭到投資者廣泛質疑,主要是旗下基金產品“虧損”嚴重、高位接盤、“踩雷”問題股、高價打新等,簡言之是重規模輕回報、投資者利益不重要,還被質疑與其他機構、上市公司存在利益上的“默契”,甚至被質疑破壞行業生態。

先看廣發基金, 2021年2月18日-2024年3月7日這三年間,廣發證券旗下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虧損幅度超過40%,表現明顯差於上證指數的-13%、滬深300的-32%、中證1000的 -16.75%。

據題爲《廣發基金虧760億背後:追高打新8成產品負收益,明星基金經理劉格菘等大潰敗?豪賭爭議股》的文章,廣發基金“近五年中,廣發基金平均收益率爲37.43%,同類平均值爲53.97%,整體收益跑輸行業平均水平”,“2022年至2023年半年報,廣發基金合計虧損765.8億元,其中22年虧815.25億元,23年上半年盈利49.44億元。”

此外據上述報道,廣發基金疑似盲目抬高新股發行價,如仁度生物IPO報價比發行價高出70%、近岸蛋白IPO項目的報價比發行價還高30%。廣發基金還重倉問題股,如目前已經被立案的國聯股份。近日,疑似廣發基金離職員工揭露公司某基金經理“不顧鉅額虧損、盲目追求規模賺取管理費”。

易方達也被廣泛質疑,甚至被部分投資者質疑破壞行業生態:易方達等公募“抱團一個板塊,極端化的持倉集中度,極端化的營銷”,泡沫增大。公開資料顯示,廣發基金也存在抱團、持倉度集中(新能源)、重營銷等“行業生態”問題。

無論基金公司是否虧損,其管理費收入“旱澇保收” 。如廣發基金2022年旗下產品“虧損”815億元,但公司仍有83.92億元的營收,絕大部分是基金管理費。易方達基金2022年旗下產品“鉅虧”1258億元,但公司當年的營收高達139.15億元。

2023年,廣發基金和易方達基金的營收分別爲76.43億元、125.0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93%、10.16%;分別實現淨利潤19.5億元、33.8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62%、11.86%。

不過,廣發基金、易方達等公募靠規模喫飯的好日子或不長久,一是因爲監管新規陸續出臺,二是公募尤其是頭部公募形象聲譽已經被很多投資者所詬病。

2023年底,證監會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強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管理的規定(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規定》共十六條,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合理調降公募基金的證券交易佣金費率;二是降低證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三是強化公募基金證券交易佣金分配行爲監管;四是明確公募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佣金年度彙總支出情況的披露要求。

今年3月15日,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 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明確指出,公募基金行業應切實迴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業務本位,真正把投資者的利益擺在公司利益和個人利益前面。

研究認爲,證監會出臺的新規,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公募的佣金收入,但更重要的是打造良好的行業生態,治理公募基金近些年的種種亂象,更好地保障投資者利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