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寶潔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寶潔”)與一百貨店的糾紛案引發廣泛關注。青眼進一步調查發現,廣州寶潔今年以來作爲一審原告,在江蘇東臺、浙江紹興、深圳寶安區、山東蒙陰等地,共有65起民事一審案件待開庭。這些案件均屬於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被告多爲超市、日用品店、雜貨店等。

另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家化、廣州藍月亮同樣作爲一審原告,分別面對六神、藍月亮商標被侵權的情況,今年以來共起訴了超200家便利店、商超等。由此可見,進入2024年,國內外日化巨頭商標維權之戰已然打響。

開年發起超160起維權訴訟

據企查查公開資料顯示,截止今年3月27日,廣州寶潔作爲一審原告,針對侵害商標權糾紛開年已發起超160起訴訟。青眼注意到,廣州寶潔的訴訟對象涉及全國各地,且案件在各地分批次進行了審理。比如,1月23日,廣州寶潔與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5家百貨經營門店的訴訟案件在同一天開庭。

而在4月9日-4月11日,廣州寶潔與江蘇東臺市的8家日用品店、超市、雜貨店的案件將相繼開庭等。在這些案件中,廣州寶潔起訴的理由無外乎是:相關店鋪銷售的“舒膚佳”香皂、“海飛絲”洗髮露、“潘婷”洗髮露爲假冒廣州寶潔商標註冊專用權的商品,侵犯了廣州寶潔註冊商標專用權,要求侵權主體停止銷售相關產品,並賠償一定的經濟損失。

比如,今年2月2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佈了《廣州寶潔、寧波市鄞州姜山季梅副食店侵害商標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廣州寶潔方面稱,2023年6月7日,其在開展打假維權活動期間,調查人員在公證人員的陪同下至被告季梅副食店營業場所,購買了海飛絲絲質柔滑型去屑洗髮露一瓶。經鑑別,季梅副食店所售商品爲侵犯廣州寶潔註冊商標權的假冒產品。

季梅副食店答辯稱,2023年3月31日,其從美團優選平臺以27.99元每件的價格採購了兩瓶海飛絲絲質柔滑型去屑洗髮露500克,並且開具了銷售方爲杭州丹奇商貿有限公司、購買方爲廣州寶潔、開票日期爲2023年11月30日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其中一瓶產品自用,另一瓶被廣州寶潔取證時買去了,由此質疑廣州寶潔取證後是否更換了產品才檢驗出是假貨。

不過,經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調查,季梅副食店所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從美團優選平臺購買的產品與該案被訴侵權產品的關聯性。另從進貨及銷售價格看,被訴侵權產品的價格遠低於正品價格。最終,該法院判定被告季梅副食店立即停止侵犯廣州寶潔海飛絲商標專用的行爲,並賠償後者4000元。

而將時間拉長來看,寶潔作爲原告發起的商標侵權案起始於2019年。在2019年-2023年期間,寶潔作爲原告,一審侵害商標權店鋪個數分別爲2個、50個、7個、154個、1094個,共計1307個,呈遞增趨勢。

從案件結果來看,少部分案件以廣州寶潔撤回起訴而終結,絕大部分案件均以便利店、商超被判侵犯商標專用權而告終,賠償金額在500-73000元左右。按最低賠償金額500元計算,5年內,廣州寶潔索賠金額達65.35萬元。

爲何選擇向終端零售渠道發起維權

事實上,不止國際巨頭廣州寶潔,進入2024年以來,上海家化、廣州藍月亮等國內頭部日化企業也均開啓了新一輪維權。

據企查查公開資料顯示,截止3月27日,廣州藍月亮作爲原告在今年已發起了36起侵害商標權糾紛訴訟,起訴對象涉及副食品店、百貨商店、雜貨店等。往前追溯,自2016年以來,廣州藍月亮作爲一審原告,已發起超1500起商標侵權訴訟。青眼調查發現,在這些案件中,廣州藍月亮起訴理由均是:相關店鋪銷售的“藍月亮”洗衣液侵犯了“藍月亮”註冊商標專用權,要求侵權主體停止侵權行爲,並支付一定侵權賠償金。

與此同時,自今年以來(截止3月27日),上海家化作爲一審原告也已發起超180起商標侵權訴訟。將時間拉長來看,自2018年以來,上海家化發起的商標侵權案件高達14000多起,起訴對象包括便利店、超市等,涉及品牌幾乎均爲“六神”。

青眼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發現,在藍月亮商標侵權案件中,存在不少民事二審案件。比如,在《浚縣黎陽辦事處靜賓副食超市、廣州藍月亮侵害商標權糾紛民事二審民事判決書》中,上述人(一審被告)靜賓副食超市提出了幾點上訴理由:其一,靜賓超市是預包裝零售超市,非專業造假工廠;其二,該超市銷售的產品由供貨商王某北提供,申請追加王某北爲當事人;其三,打假人員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該超市所售藍月亮洗衣液爲假貨;此外,該超市對一審判決賠償數額存在質疑,並認爲公證處的取證不合法。

最終,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認定,一審判決中判定的“靜賓超市立即停止銷售廣州藍月亮享有的藍月亮商標專用權的商品,以及賠償廣州藍月亮經濟損失8000元”,認定事實清楚,應予維持,而靜賓超市的上訴請求予以駁回。

“在現代公司治理中,商標保護已經成爲企業合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申友福告訴青眼,“一個商標從默默無聞到成爲馳名商標,企業對此注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一個好的企業商標,不僅意味着企業享有的知名度、信譽度,還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體現。而企業商標保護的方式,除了註冊防禦商標等非訴手段以外,還包括受到侵權時的訴訟手段,即提起商標侵權等案件。”

那麼,面對商標侵權時,爲何上述企業均選擇對便利店、商超等終端零售渠道發起維權呢?

“一直以來,三四線城市的大型化妝品批發市場,以及縣城、鄉鎮化妝品小店等渠道知假賣假售假的現象非常嚴重,這嚴重影響了品牌聲譽和利益。”青海美麗達商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鄒宇稱。

“日化巨頭起訴便利店和超市不一定真是因爲假貨,很有可能是渠道不可控引發亂價現象,從而導致企業自身利益不受管控。”日化經銷商劉慶則直言,“當下日化行業同質化嚴重且產品過剩,品牌方和渠道商均需要現金流,由此通過起訴以規範終端日化產品的價格體系。”

靚點化妝品連鎖機構總經理劉嘉琦也稱,“終端門店維權相對簡單,而且門店數量多,影響力大;而中間渠道,會面臨取證和執法困難等不利因素。且同時因爲渠道商數量較少,即便被處罰,造成的影響面也會小一些。而日化巨頭無論是出於打擊製假售假,還是重整渠道的目的,都希望形成的影響越大越好。”

假冒日化產品屢禁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銷售假冒知名日化產品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事件,在全國各地均廣泛存在。譬如,去年國際消費者權益日(3月15日)和世界知識產權日(4月26日)前後,全國各地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均公開了一批侵犯知識產權和消費者權益方面的典型案件。其中,不少案件都與假冒日化產品相關。這當中,國際美妝巨頭寶潔、聯合利華旗下的日化品牌,以及阿道夫、立白、藍月亮等知名國貨品牌爲被侵權的重災區。

針對日化產品造假層出不窮,劉嘉琦直言道,“日化產品作爲快消品,其市場需求非常大。另外,由於缺乏參照,以及短期效果不明顯等,很多顧客在使用前後無法分辨出產品真假。”

上海某化妝品品牌創始人則表示,“日化產品本身的製假難度並不高,一些小作坊均可以生產。另外,日化產品一般出現在流通渠道、批發市場,這導致品牌維權的難度相對較大,所以呈現出氾濫的局面。”

針對日化行業造假、售假亂象,近年來我國已經明顯加強對此類行爲的打擊力度。就在今年2月底,邯鄲市市場監管局、邯鄲市公安局、邯鄲市海關聯合印發《關於聯合開展打擊侵權假冒日化產品專項執法行動的通知》,在全市範圍內聯合開展爲期半年的打擊侵權假冒日化產品專項執法行動。

另據青眼號外梳理,在化妝品行業目前開出的6張禁業令中,就有兩張是因爲涉事人員銷售大量假冒洗髮水、沐浴露,被常熟市人民法院判處“禁業三年”。

“近年來,監管方對製假、售假打擊力度有所加大,但假冒日化產品利潤高,導致不少人鋌而走險。另外,直播帶貨售賣假貨更方便,也更難查處。”碧雲天化妝連鎖創始張煜東說道。唐山市一品淨日化廠李相亭也指出,“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的興起,相應也帶來了監管上的滯後,這擴大了假冒僞劣產品的銷售渠道,使得日化行業呈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

從長遠看來,要肅清市場,根治日化產品造假售假亂象,還需監管、平臺、品牌三方共同努力,標本兼治,久久爲功,才能還行業一片清朗。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青眼”(ID:qingyanwh),作者:青禾,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