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財經

隨着多家銀行2023年度報告的陸續披露,綠色金融“成績單”隨之揭曉。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截至2023年末,6家國有大行及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8家全國性股份行綠色貸款餘額合計20.59萬億元,增幅超過40%。與此同時,多家銀行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步伐,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綠色金融領域迎來重磅政策,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優化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和強化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也爲綠色金融發展制定了新目標。

綠色貸款保持快速增長

據中國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末,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30.08萬億元,同比增長36.5%,高於各項貸款增速26.4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8.48萬億元。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23年末,6家國有大行及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恆豐銀行8家全國性股份行綠色貸款餘額合計20.59萬億元,增幅超過40%。

2023年,國有大型銀行綠色信貸業務保持較快發展。截至2023年末,6家國有大行綠色金融貸款餘額合計17.90萬億元,佔據國內綠色貸款市場一半以上;此外,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綠色貸款增量均超過萬億。

具體來看,截至2023年末,工商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口徑)綠色貸款近5.4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近1.4萬億元;農業銀行綠色信貸業務餘額4.0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35萬億元,增幅50.09%。

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綠色貸款餘額均超過3萬億元。截至2023年末,建設銀行綠色貸款餘額3.88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13萬億元,增幅41.19%;中國銀行境內綠色信貸餘額3.1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12萬億元,增幅56.34%;交通銀行境內銀行機構綠色貸款餘額8220.4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37%;郵儲銀行綠色貸款餘額6378.7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46%。

與此同時,全國性股份行綠色信貸也實現較快增長。截至2023年末,興業銀行人行口徑綠色貸款餘額8090.1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99%;中信銀行綠色信貸餘額4590.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7.40%;招商銀行綠色貸款餘額4477.6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00%;光大銀行綠色貸款餘額3137.6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7.44%;民生銀行綠色信貸餘額2642.4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6.87%;平安銀行綠色貸款餘額1396.4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7.22%。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需求方面看,綠色發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綠色經濟、綠色產業快速發展,爲發展綠色信貸提供了較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從政策方面看,針對發展綠色金融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發展的支持。從供給方面看,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圍繞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推動綠色信貸發展。“預計未來綠色信貸仍然會保持較高增速。”婁飛鵬稱。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我國加大綠色領域信貸資源傾斜與支持,綠色領域發展也帶動相關信貸融資需求快速增長,預計綠色信貸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同時,隨着金融服務體系不斷發展,綠色金融產品將不斷豐富。

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

除了綠色信貸外,多家銀行2023年報披露了綠色債券的發展情況。2023 年,中國銀行發行等值24億美元境外綠色金融債券和300億元境內綠色金融債券,併成功發行全球首批共建“一帶一路”主題綠色債券和全球首筆美元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債券。承銷境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3416.58億元;承銷境外綠色債券發行規模297.60億美元。

2023年,交通銀行發行境內綠色金融債券300億元,積極支持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以及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等綠色產業發展。截至2023年末,郵儲銀行綠色債券投資餘額367.69億元,綠色債券承銷規模60.87億元。

“綠色發展的空間較大,也需要多種金融服務,對銀行業來說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商行加投行服務模式,在做好綠色貸款的同時,通過投行業務爲綠色債券發行提供金融服務。”婁飛鵬稱。

與此同時,多家銀行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步伐,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例如,2023年,工商銀行運用信貸、債券、股權、租賃、基金等多種方式,不斷豐富綠色金融“工具箱”,構建多元化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創新發行該行首隻全球多幣種“碳中和”主題境外綠色債券、境內首單商業銀行碳中和綠色金融債,此外,創新推出ESG主題理財產品,發行多隻投向生態環境、ESG、碳中和等領域的綠色基金產品。

2023年,興業銀行落地多筆首單、首創綠色金融創新產品,包括CCER市場重啓後全國首批CCER項目開發掛鉤貸款、全國碳市場首批跨履約週期碳排放權質押融資業務等。與此同時,加快數字化轉型,上線國內銀行業首個雙碳管理綜合服務平臺——雙碳管理平臺,涵蓋企業碳賬戶、個人碳賬戶、集團運營碳管理等三大功能板塊。

浙商銀行則持續強化政策引導、專業經營及考覈激勵等,推廣碳易貸、光伏貸、碳減排支持工具等產品和服務模式,從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投資等多方面發力,引導資源流入清潔能源和環境友好型行業等相關領域。

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金融要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其中明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碳達峯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發佈《指導意見》,對於優化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強化信息披露、促進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發展做出明確規劃。

《指導意見》的主要目標是,未來5年,國際領先的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體系基本構建;到2035年,各類經濟金融綠色低碳政策協同高效推進,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標準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更加成熟,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功能得到更好發揮。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優化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推動金融系統逐步開展碳覈算,建立健全金融機構碳覈算方法和數據庫,制定出臺統一的金融機構和金融業務碳覈算標準,鼓勵金融機構和企業運用大數據、金融科技等技術手段爲碳覈算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制定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加快研究制定轉型金融標準。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爲進一步促進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發展,《指導意見》從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加大綠色信貸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資本市場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力度、大力發展綠色保險和服務、壯大綠色金融市場參與主體5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

“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利用綠色金融或轉型金融標準,加大對能源、工業、交通、建築等領域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信貸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