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這個官兒是不是好官?那就要看這個人的品質夠不夠清正廉潔。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朝代是十分注重廉潔禮數的,這個朝代就是明朝。

明朝的朱元璋經常強調,作爲官職,要有自己的度量,不僅可以讓自己生活得很好,也要維繫身邊的人,勤儉節約,不可有貪污受賄之風氣。

這是因爲朱元璋出生就是比較貧寒,他知道底層人民的疾苦,所以在他做官以後,對於手下的官員第一個考覈點就是夠不夠廉潔。

在那個時代,到底有多廉潔才能算是清官?有一個人應該是很有發言權的,那就是曾秉正,他是一個小官,卻恪盡職守,之所以朱元璋十分看好這個小官兒,又是爲何?

越是關注越容易出問題,朱元璋覺得作爲官員,就應該心繫百姓,深知百姓不易,不可以剝奪百姓的財物。

可誰曾想,但是手下的太監官宦,趁着朱元璋不注意,依舊是我行我素,在私下裏實行一些受賄的規矩。

一些人還串通起來一起實行所謂的"王權專制",個體力量完全大於朝政的力量。王朝的政權也開始動搖。

當朱元璋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各大臣已經將財產轉移,並且出現了管制上的漏洞。

朱元璋大失所望,於是立下了十分殘酷的刑罰標準。凡是受賄60兩以上,無論是大官還是小官兒都要斬首示衆,而且還要剝掉皮,露出骨頭。

一時間,各州縣就出現了人皮袋子,綁屍柱子,看見這個就彷彿看見了"受賄者重罰"這幾個字。人們畏手畏腳,惹得一陣轟動。

可是,這個辦法並沒有讓那些貪官住手,反倒是更加隱祕地進行地進行着自己的交易。朱元璋自己都說:"我制定這樣的制度,早上剷除一個,晚上又開始興起。"

這樣的無奈,讓朱元璋更加的惱火,一時間,他竟然大開殺戒,爲了徹底剷除貪官,他殺紅了眼,有的開國將士也跟着遭殃。

朱元璋應該是控制過了頭,在一些方面壓制得太過魯莽,比如一些縣城交通不發達,有的指令,或者財務賬目需要審覈,就要走很遠的路程,十分耗時。

於是各縣的官員就心照不宣地用空印節省時間,空印就是先蓋上印章,再加上內容。

雖然這樣做很方便,但是朱元璋知道後,非說這些官員聯繫好了,要一起貪污錢財,沒有給半點解釋的機會,就將這些官員都刺死了。

可見朱元璋對於貪污這件事,痛心疾首,很多人不理解,這樣做到底有什麼好處?

或許對於那些真正廉潔的人來說這是一種無關緊要的制度,但是在當時,腐敗的風氣早就定下,大費周折也是沒用的。

或許專制制度並不會讓很多人害怕,就像是嚴謹的制度終究會讓人反感,甚至更叛逆。只不過有的人嘴上不說,心裏卻一直惦記着,總有一天會爆發的。

爲了更好地推舉整頓貪官的制度,他召集了衆多有才之士,地方各界的才子都可以進諫上書,明朝的人才很多,但是真正能進諫直言得太少。

當時有一個叫曾秉正的人,他本是地方的小小官員,被推舉後,有了見皇帝的機會,這一次他真的沒有失去機會,而是坦然面對,一心報效明朝。

朱元璋憑藉着"天變"之由,召集羣臣,採納對朝廷的看法,一時間十分熱鬧,最大規模的議事。

曾秉正也在其中,這小官員在這裏十分不起眼,但朱元璋偏就盯住了這個普通的小官兒。

因爲在進諫時,這位小官兒十分會討人歡喜,他誇讚朱元璋有學識,爲民着想,是天選的好皇帝。

後來,朱元璋更是將他帶在身邊,曾秉正也是一路高升,從小官員到掌管通政司,曾秉正順風順水。

但是,他的嘴讓他喫盡了苦頭,因爲曾秉正總是有什麼說什麼,不會繞着彎子辦事,得罪了上下官員不說,就連朱元璋都敢頂撞。

一開始朱元璋覺得這人能言善辯,心直口快,後來,身邊的大臣都反應,曾秉正有些太直了,朱元璋細細想來,又把曾秉正的官職給免去了。

曾秉正一頭霧水,本身自己就是清官一個,俸祿也是低得可憐,如今被免了官職,更是窮得可憐。朱元璋一刻都不想看見曾秉正,要求曾秉正回鄉反省。

曾秉正身上的盤纏不多,基本湊不出回鄉的路費,思來想去,他竟然私下把年僅4歲的給賣了,這樣一來,回鄉的錢有了,女兒卻被無情地拋棄。

這雖然是曾秉正的家事,但是這事情很快被朱元璋發現了,朱元璋覺得曾秉正滿口的仁義道德,最後竟然做這樣的事情,就是在弄虛作假。

"自己的女兒都能賣掉,不配做父母。"

朱元璋勃然大怒,直接下令抓捕曾秉正,對其實行宮刑。曾秉正就這樣受盡凌辱。很多人覺得這是曾秉正自找的。

也有人說是朱元璋太過苛刻,但事情已經發生,朱元璋也是沒有悔意,畢竟在他心裏,這就是一種不可以縱容的行爲。

假如真的在乎一件事,就會產生幻覺,這件事出錯也是可能,做成也是可能,但是往往備受關注的就是容易出錯的。倒不如放鬆心態,平和對待每一件事,來去隨意,愛恨清零。

如果真的總覺得要關注一件事,那麼就要降低標準,好好想想自己的初心,好好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有時候拿着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嚴以待己,寬以待人,用一顆包容的心理解身邊的人。當發現,每一個人所處的境遇都不懂,都有自己的故事時,就真的更快樂了。

或許今後的日子變幻莫測,但是隻要心有方向,就會走得穩穩當當,不懼風浪。未來的路很長,儘管去走,一切都是值得的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