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移家東魯(濟寧),先住任城入魯五年後,李白再次搬家到魯郡(今兗州)東門外一眼萬年,李白、杜甫一生中的的三次見面李白落籍山東濟寧,與他狂熱地追求遊俠劍術有關李白落籍山東濟寧,也和他崇拜的終極大英雄魯仲連有關李白隱居徂徠山,可能與東魯儒生的矛盾有關李白在東魯的婚姻狀況李白漫遊齊魯時其它有關的文化遺蹟

2023年的國產動漫電影《長安三萬裏》火出了圈,影片中提到了長安(西安)、江夏(武漢)、揚州、安陸、齊州(濟南),和李白有着23年交集的山東省濟寧市卻沒有戲份。

長安三萬裏,詩仙李白丈量大唐長安的腳步是從山東濟寧邁出的。其實,山東濟寧纔是詩仙李白的第二故鄉。一、李白移家東魯(濟寧),先住任城

來山東濟寧之前,李白入贅湖北安陸許家,和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李白的婚姻生活很幸福,但卻受到許家過繼的堂兄刁難讒毀,李白只好在安陸北壽山搭建鄉間別館生活。岳父母過世後,家產被堂兄霸佔,李白不得已到山東濟寧投親。李白自己總結這段時光,“酒隱安陸,蹉跎十年”。詹鍈李白年表顯示,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女兒平陽在安陸出生,這一年移居東魯任城(郭沫若認爲是736年)。741年兒子伯禽出生在任城,這一年妻子許氏去世。

李白爲什麼把家搬到東魯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唐書》本傳“父爲任城尉,因家焉”。李白父親李客在任城做縣尉一說,前人以辨其妄。《李太白全集》收錄詩文1000多篇,其中有50多篇是寫在東魯的,這些詩文成爲研究李白生平的重要資料來源。李白詩歌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六父”,這位“六父”當時做任城縣令,李白移家任城確是投奔此人而來。

濟寧太白樓

李白與這位“六父”應該關係很近,但李白只有長稱,連名字都沒有提到。李白很多寫給李氏宗親的詩都直接在題目中提到名字,如族叔李陽冰(當塗縣令)、族叔李華(祕書省校書郎)。李白對至親隱晦至深,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遠祖,諱言近親,故佈疑陣,一閃而過,這位六父也是如此。“六父”到底是誰,至今仍是史學公案。李白身世一定藏着一個巨大的祕密。史學家推斷,李白出身可能與“玄武門之變”的李建成、李元吉有關,李白自稱是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和李唐王朝同宗,但唐玄宗不置可否。李白天縱英才,卻不能科舉取士,和他父親的商人身份有關,是不是也和獲罪李唐宗室有關呢?二、入魯五年後,李白再次搬家到魯郡(今兗州)東門外

744年的冬天,身爲任城縣令的“六父”任期屆滿,竇薄華接任縣令,李白作詩《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記載了這一時刻。

龍虎謝鞭策,鵷鸞不司晨。君看海上鶴,何似籠中鶉。

獨用天地心,浮雲乃吾身。雖將簪組狎,若與煙霞親。

季父有英風,白眉超常倫。一官即夢寐,脫屣歸西秦。

竇公敞華筵,墨客盡來臻。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陽春。

征馬百度嘶,遊車動行塵。躊躇未忍去,戀此四座人。

餞離駐高駕,惜別空殷勤。何時竹林下,更與步兵鄰。

後來,賀知章從弟賀知止繼任任城縣令,李白還應邀爲其寫了《任城縣廳壁記》。

濟寧太白樓內,相傳爲李白手書“壯觀”二字石刻

“六父”離開任城後,李白求助堂兄弟李凝、李冽,由他們幫忙在瑕丘東門外安家。瑕丘作爲古地名,一指瑕丘縣,,在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東北五里;一指瑕丘村,今屬於河南濮陽縣五星鄉。李白安家的瑕丘,正是唐時魯郡所在地的瑕丘縣,即今天的兗州。李冽、李凝是胞兄弟,當時哥哥李冽任瑕丘縣主簿,弟弟李凝任單父縣主簿。天寶三載(744年)冬,李白搬家到瑕丘東門外。這個在兗州的家,李白的一雙兒女居住達十五年之多。

在開封梁園,李白和宗夫人還有一個家。公元750年(郭沫若考證爲744年),李白重訪開封梁園,遇到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招親,李白第二次入贅。三、李白、杜甫一生中的的三次見面

李白杜甫一生共見面三次,一次在洛陽,一次在梁園和王屋山(如兩地分開記,就是四次見面),一次在東魯(山東濟寧)。

744年,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聞一多把李白、杜甫這次相遇譽爲“青天裏太陽與月亮走碰了頭”。中國歷史上有兩次偉大的相會,另一次就是2500多年前,孔子問禮於老子。

這年三月,李白以待詔翰林身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李白從長安出發向東漫遊。可巧,在洛陽一次聚會上,李杜首次見面。李白年長杜甫11歲,這時已名揚全國,而杜甫正風華正茂。年齡不是阻礙,正是這一面,李杜結爲終生知己。

洛陽匆匆一晤,杜甫還要回偃師歸葬祖母,兩人相約秋後同遊梁(唐時汴州,宋時汴梁,今日開封)宋(今商丘)。梁園是西漢文帝兒子梁孝王劉武營造的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說得就是這個文人喜好之地。秋後,杜甫如約來到開封,並在這裏首次遇到高適,三人結伴暢遊梁宋,登吹臺,上琴臺,不亦樂乎!流連梁園,三人意猶未盡,杜甫、高適又陪同李白前往河南濟源的王屋山尋訪道師司馬承禎,準備正式入道。

李杜的第三次會面是在山東。杜甫對山東並不陌生。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杜甫26歲,父親杜閒由奉天令擢升爲兗州司馬,直到741年杜閒病死在任上,杜甫一直在父親身邊。這期間,李杜二人同在山東,雖近在咫尺卻無緣相識。745年秋天,杜甫、高適再次赴李白之約,重遊齊魯。李、杜、高三人尋師訪道,同遊共醉,抵足而眠,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石門一別,此後經年,金樽再未重開,李杜的友誼畫上了驚歎號,也給後人留下永久的紀念。見證了李杜依依分手的兗州金口壩,至今還靜靜地橫臥在泗河之上。

三次相見,一生牽念,億萬斯年。懂得李白如杜甫。洛陽城裏識君面,從此相知是兄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1300年後今天,李百杜甫作爲文學巨星的地位無人撼動,他們和他們創造的詩歌成就,無不營養這每一箇中國人。四、李白落籍山東濟寧,與他狂熱地追求劍術有關

李白是大詩人,也是劍術高手、遊俠義士。《新唐書•李白傳》記載:“喜縱橫術,擊劍,爲任俠,輕財重施。”李白在《與韓荊州書》自表:“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中唐池州刺史劉全白在《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中說:“(白)少任俠,不事產業,名聞京師。”李白自己也說,在維揚(今揚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

李白少時讀書時,先跟父親李客學劍,匡山讀書時又跟大明寺和尚學。稍大些,拜鄉賢趙蕤爲師,苦修《長,短經》,學習煉丹和擊劍技能,這裏應是李白遊俠性格的種子。李白待人處事極爲認真。他以鐵棒磨針的態度刻苦學習。他交友認真,如他埋葬朋友吳指南。他學道認真,遍求符籙正式入了道籍。他學劍認真,在《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詩裏說:“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移家東魯向誰學劍,當然是大唐第一劍客裴旻。裴旻是東魯(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人,後遷居任城(今屬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曾鎮守北平郡,參與了對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戰事。他給裴旻寫信:“如白,願出將軍門下!”唐文宗時,向全國詔書,御封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爲“唐代三絕”。

《全唐詩》李白詩歌中,“劍”字總計出現過118次,分佈在他的106首詩中。劍氣少不了豪氣。李白有200多首詩歌寫到酒。李白的功夫怎麼樣呢?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說李白:“少任俠,手刃數人。”李白《白馬篇》說:“脫身白刃裏,殺人紅塵中。”李白《俠客行》中說“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蒹呈崔侍御》中說:“一射兩虎穿---轉背落雙鳶。”如果不是詩人,李白妥妥地一位劍客遊俠。五、李白落籍山東,也和他崇拜的終極大英雄魯仲連有關

李白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畢,然後與陶朱、留侯,浮五湖,戲滄洲,不足爲難矣!”李白心目中名人是像范蠡、張良、商山四皓等建立功業又不貪圖富貴的高人隱士,尤其崇拜齊人魯仲連。《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記載:“魯仲連者,齊人也,好奇偉俶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魯仲連是山東人,集縱橫家與俠客於一身,李白到山東,有沒有仰慕這位心中的終極大英雄成分呢!

魯仲連的名字在李白詩文中出現多達19次。在《古風·其十(齊有倜儻生)》中,他對魯仲連辭謝趙國平原君的千金酬報,傾慕到了膜拜的程度。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

在《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中,讚頌了魯仲連幫助齊國退燕兵救聊城的事蹟,而對魯仲連推辭田單的論功封爵表達了高度認同。

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魯人重織作,機杼鳴簾櫳。

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

此去爾勿言,甘心爲轉蓬。六、李白隱居徂徠山,可能與東魯儒生的矛盾有關

安家在東魯,地處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身邊不乏規矩斯文的儒生,與他們文縐縐的舉止言行相比,狂放不羈的李白自然格格不入。於是,李白寫了《嘲魯儒》詩取笑這些儒生。自然遭到了東魯儒生的輪番攻訐。

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借海石榴喻魯女,據說這首詩也被魯儒指責爲輕浮、浪蕩,只想把他趕出魯地。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願爲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一攀折,引領望金扉。

李白不和他們論短長,就躲進了北方不遠的徂徠山竹溪隱居,與韓準、裴政、孔巢父、張叔明、陶沔等一衆高士縱酒酣歌,時稱“竹溪六逸”。七、李白在東魯的婚姻狀況

今人普遍認爲,李白一生有過四次婚姻。這一說法來自李白的追隨者魏顥。

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於宋。

——魏顥《李翰林集序》

魏顥自號王屋山人,天寶十三年(754年),從王屋山出發,趕到李白在東魯兗州的家拜訪,不遇,又南下追尋,跑遍浙江還是追不上李白,最後在揚州才見上面。李白把保存下來詩稿交給魏顥,讓他整理出版詩集。不幸,這本詩集失傳,現在只能看到詩集序言。我們今天讀到的李白詩文作品,都是李白身後由李陽冰編輯整理的《草堂集》中來。

李白的第一次婚姻,許夫人爲他生下了兒子不久,約在741年病逝於東魯。後來,他和一劉姓女子同居過一段時間。後世有人臆測這位劉氏就是他在詩中痛罵過的魯女,由當時任瑕丘主簿的族弟李冽作媒人介紹。從李白詩作中可以發現,劉氏是李白在吳地漫遊時認識,但不久就離異。在742年《南陵別兒童入京》中,所大罵的“會稽愚婦”應該就是這位劉氏。李白還有《雪讒詩贈友人》可證。

嗟予沉迷,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嘗有。

立言補過,庶存不朽。……

彼婦人之猖狂,不如鵲之強強。

彼婦人之淫昏,不如鶉之奔奔。

坦蕩君子,無悅簧言。……

和劉氏的結合不歡而散,那麼,李白在東魯是否還和魯婦人有過婚姻存在嗎?郭沫若認爲,這位無名氏的魯婦人,是出於魏顥的誤會,我同意郭老這一觀點。魏顥到了兗州拜訪李白,只見到了帶着李白的一雙兒女的魯婦人,以爲這就是李白的家室。至於魯婦人“生子曰頗黎”,李白這個叫“頗黎”的兒子,應該是“伯禽”的音誤。李白和許夫人的孩子,女兒叫平陽,兒子叫伯禽。同是北方語系,山東方言和河南方言也有差別。魏顥在李白家中,聽魯婦人向他介紹“伯禽”,誤作“頗黎”。郭老認爲,這位魯婦人應該是“竹溪六逸”友人中的眷屬,李白常年雲遊在外,魯婦人是受李白之託照看兩個孩子的。

李白和宗氏的結合,是李白“空名動京師”之後。李白和宗夫人都是虔誠的道教徒,夫妻一度隱居廬山修行,宗夫人還拜入李騰空(李林甫的女兒)門下學道,李白爲其寫下了《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李白潯陽下獄,宗夫人和妻弟宗璟奔走營救;長流夜郎時,宗璟水程送了他一千多里。“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書情贈蔡雄》),可見他在梁園的家是幸福的。八、李白漫遊齊魯時其它的有關遺蹟

(一)泰山。天寶元年(742年)農曆四月,“詩仙”李白來到泰山尋仙訪道,他被雄渾壯麗的泰山風光所吸引,詩興大發創作了《遊泰山六首》。詩人遊覽泰山期間,接到唐玄宗徵召進京的詔書,喜出望外,纔有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的癲狂詩句。

《登泰山》其三: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閒。

偶然值青童,綠髮雙雲鬟。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二)嶧山。早年間鄒城嶧山出產的白桐是製作古琴的上等材料,嶧陽孤桐還和古代高山流水的故事有關。杜甫不止一次攀登過嶧山,李白第一次遊歷嶧山是不是和杜甫結伴而行,也未可知。李白《琴贊》就是作於鄒城嶧山。

嶧陽孤桐,石聳天骨。根老冰泉,葉苦霜月。

斫爲綠綺,徽聲粲發。秋風入松,萬古奇絕。

(三)嶗山。一生迷戀道教的李白,自然不會錯過青島嶗山,今有《寄王屋山人孟大融》爲證。李白在嶗山見到了“千歲翁”安期生,又在王屋山遇到了好友孟大融後,便贈此詩介紹嶗山。如今這首詩刻在嶗山太清宮蟠桃峯石梯北,峯頂有“太白石”鐫刻。

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

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暉,白髮見生涯。

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願隨夫子天壇上,閒於仙人掃落花。

嶗山太清宮後的李白詩刻

(四)曲阜石門山。杜甫和李白最後一面是在東魯。李白送杜甫的詩《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有說寫在曲阜的石門山。不久前,他們曾在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李白作詩《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範侍御》,這次石門山宴別,是前次送別的續篇。

(五)單父縣。唐代的單父縣,西漢梁孝王所修建的梁園遺蹟還在,李白的族弟李凝任單父縣主簿、“竹溪六逸”之一的陶沔任單父縣尉,李白先後四次到單父,其中一次是和杜甫、高適、淘沔四人同遊,留下歌詠單縣棲霞山、孟渚澤、半月臺的詩歌八篇。

單縣李杜高陶雕像

(六)中都縣。中都爲春秋戰國時的一地名,位於今山東省汶上縣,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一職,唐朝設中都縣。李白有過從甚密的親友在中都,故經常往來於兗州汶上之間,留下了《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於逆旅見贈》、《別中都明府兄》、《魯中都東樓醉起作》等膾炙人口的詩篇。

(七)太白酒樓。濟寧市任城區的李白遺蹟很多,除南池公園、浣筆泉等以外,當屬太白樓名氣最大。太白樓坐落於古運河北岸的舊城牆上,原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李白遷居任城後,是這個酒樓的常客。賀蘭氏酒樓也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噪。唐鹹通二年(861年),吳興人沈光敬慕李白才華,爲該樓篆書“太白酒樓”匾額,並作《李翰林酒樓記》,從此賀蘭氏酒樓便改名“太白酒樓”。1283年,京杭大運河改道東移,酒樓移建至新開運河北岸,即濟寧南城牆上,這便是當下太白樓之所在。

濟寧太白樓下的李白雕像(九)李白在山東的詩文遺產

據不完全統計,在李白傳世的980餘首詩文中,作於齊魯50多首(篇),在他地所作但涉及齊魯自然人文的詩文近130首(篇),約佔其詩文總數的18%。今山東的任城、兗州、汶上、曲阜、鄒城、金鄉、單縣、鉅野、蘭陵、濟南、德州、臨邑、平原、泰安、聊城等十幾個縣市區,都曾留下他的足跡和詩篇。

《魯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張子還嵩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魯郡堯祠送張十四遊河北》、《魯郡堯祠送吳五之琅琊》、《魯中送二弟赴舉之西京》、《送族弟凝至晏單父三十里》、《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送族弟凝之塗求昏崔氏》、《對雪奉餞任城六叔秩滿歸京》、《送薛九被讒去魯》、《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東魯見狄博通》、《別中都明府兄》、《送梁四歸東平》、《贈瑕丘王少府》、《贈任城盧主簿潛》、《金鄉送韋八之西京》、《贈範金鄉二首》、《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送方士趙叟之東平》、《答從弟幼成過西園見贈》、《雪讒詩贈友人》、《魯郡葉和尚贊》、《金鄉薛少府廳畫鶴贊》、《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早秋贈裴十七仲堪》、《贈別王山人歸布山》、《送楊山人歸嵩山》、《送範山人歸太山》、《留別西河劉少府》《魯東門觀刈薄》、《詠鄰女東窗海石榴》、《別魯頌》、《別東魯諸公》(即《夢遊天姥吟留別》)、《寄遠》(其十)、《任城縣廳壁記》、《嘲魯儒》、《恨賦》、《梁甫吟》、《古意》、《初月》、《琴贊》、《東海有勇婦》、《將進酒》、《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憶舊遊寄譙邵元參軍》、《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崇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頌》、《古風》(其二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