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癌症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应加强癌症防控科普宣传,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全民癌症防控意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2024人民好医生肿瘤防治科普行动”上呼吁,结合相关政策,通过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等活动,加强防癌抗癌健康知识普及,以专业的宣传平台传播权威的癌症防治知识,营造全社会科学、全面认知肿瘤疾病的良好氛围。

郭燕红表示,加强癌症等慢性疾病综合防控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涵。“癌症防治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专项行动之一,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癌症防治工作深入推进,并取得了显著进步。”郭燕红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当前癌症防治行动工作在探索中的收获:

一是癌症防治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了国家、省、地市三级癌症综合防治网络,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上下联动,持续推进癌症防治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二是危险因素的控制初见成效。“据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超过了70%,这与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的成果密不可分”。

三是高质量推进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癌症等慢性疾病需防治结合、医防融合,“随着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持续扩点扩面,其中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区县覆盖率已经超过90%”。

四是医疗机构癌症规范化诊疗水平逐步提升。通过建立全国癌症医疗质控体系,制订一系列肿瘤的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并建立了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网,加强抗肿瘤药物的全程管理,推进诊疗的同质化和规范化。

五是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年来,我国人群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标化的发病率逐年下降,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从2015年的40.5%上升到了2022年的43.7%,实现了健康中国行动的阶段性目标,这与开展防治结合、关口前移等举措息息相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因素的叠加,我国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防治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郭燕红认为癌症防治工作机制有待持续完善,实现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给等资源有效配置,并建议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重视癌症基础研究和相关前沿技术、抗癌新药等研发,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据郭燕红介绍,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癌症防治工作、切实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多部门于2023年联合印发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她指出该方案体现出“强调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突出医防融合、创新防治结合的模式,注重关口前移、聚焦健康全过程,强化科技引领和技术支撑”等特点,并提出了八项具体举措:第一,控制危险因素,降低癌症患病风险;第二,完善癌症防治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共享;第三,推广癌症早诊早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第四,规范癌症诊疗,提高治疗同质化水平;第五,促进中西医结合创新,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第六,加强救助救治保障,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第七,加快重大科技攻关,推广创新成果的转化;第八,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希望通过社会多方协同共治,助力癌症防治工作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共创中华民族美好的健康未来。”郭燕红如此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