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保山日報

段宗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因此,民族文化進入校園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幼兒園。幼兒園是教育啓蒙的地方,是每個人的第一所學校,將民族文化融入到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能夠讓孩子們從小認識傳統文化,產生對傳統文化的感情,從而弘揚傳統文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石榴,其色如火焰、其形如圓球。飽滿圓潤,衆籽同房,團結緊密,寓意團結、繁榮,是吉祥安泰的象徵。石榴果成熟後,多室多子,籽籽飽滿,顆顆相抱。我國56個民族就像這石榴籽一樣,團團圍坐、粒粒相擁。在幼兒園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展示的方法如下:

第一,在幼兒園的大門及兩側張貼世界優秀文化作品及製作模型,展示少數民族娃娃的可愛場景,幼兒可摸、可看、可玩,營造56個民族一家親的環境氛圍。在大門兩側的牆壁張貼中華民族十大傳統美德故事,如頌揚民族美德的《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民間剪紙故事《八仙過海》《鯉魚躍龍門》《老鼠嫁女》等等,通過幼兒觀察、欣賞、發問以及家長的講解,不斷豐富幼兒的民族文化藝術知識,根植民族文化的種子。在門內的大屏幕中,每週一主題,滾動播出融合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視頻,對家長、幼兒、教師來說,身臨其境,是一種環境的薰陶。

第二,在室內外張貼展示最有代表的、最突出的民族文化藝術作品:萬里長城、京劇臉譜、中國花鳥、布藝臉譜、民間剪紙等,一級組一主題,如:花鳥、人文、建築。以這些看得見的優秀作品供幼兒欣賞,使他們感受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和民族美術的藝術美,從小在幼兒心靈深處埋下愛國的種子。

第三,用民族文化藝術品裝飾室內環境。懸掛物的創設是調節幼兒園室內氛圍,配合幼兒教育的有效途徑。比如,9月可開展教師節活動,瞭解教師節的來歷、如何表達對老師的敬意。10月瞭解國慶節的來歷,瞭解祖國的曾經、現在和未來。結合節氣,瞭解二十四節氣的天氣特點、人文景觀及民俗傳統。過年啦,我們在教室張貼春聯、福字,用剪紙製作成燈籠串掛在教室裏,還用剪紙製作成一串串的拉花裝飾教室,穿中國紅的服裝,做中國結。通過參與活動,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耳聞目睹了民族文化藝術氣息,觀察感受到了民族藝術的美,增加了知識量,擴大了知識面,並從小就萌發了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熱愛。

第四,校園區角活動的創設要近距離讓幼兒感受民族特色文化,用遊戲的方式讓幼兒瞭解少數民族基本的飲食起居、生活用品、服裝、文藝等文化特點。如,我們保山的潞江壩,傣族比較多,我們爲了讓幼兒更直觀地瞭解傣族人民的生活日常,可以創設區角“美麗富饒的潞江壩”。區角整體設計爲傣族竹樓,幼兒進區,換上傣族服飾,民間歌曲“美麗富饒的潞江壩”“金孔雀”“月光下面的鳳尾竹”響起,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做美食,如竹筒飯、木瓜水、撒苤,之後,分享美食、品嚐美食。傳統文化在幼兒的“做”中認識,玩中滲透。潞江壩是亞熱帶氣候,那裏盛產水果,火龍果、人生果、木瓜、芒果、桂圓遍地開花。我們可以開展“摘水果”活動,用織布做出芒果、荔枝、桂圓、木瓜模型和其對應的花、小果、大果、成熟的果子。幼兒瞭解這些水果的形狀、生長習性、味道、顏色等,特別實用。幼兒在“竹樓”裏“嘗美食”“摘水果”、欣賞音樂,別提有多高興了,寓教於樂。幼兒身臨其境,幼兒在遊戲中,體驗民族的生活起居、美味飲食、民俗民風,增強民族認同感,加強民族團結的意識。

第五,校園走廊文化的打造我們以激發民族意識,弘揚民族團結精神,激發幼兒對所處環境的認知爲切入點。在走廊兩側佈置圖文並茂的中國傳統節日“迎新年、鬧元宵、端午節、八月十五、重陽節”等卡通藝術圖片及民間活動展示,各個班走廊開闢一個園地展示幼兒參與民間傳統節日活動的照片,讓幼兒認識屬於中國的傳統節日,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歡樂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分享美好的情感。

第六,開展主題活動、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幼兒園通過開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題活動和民族文化藝術主題教育課程,讓幼兒瞭解各民族的與衆不同,初步感知中國各民族文化的差異,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如主題活動“快樂的節日”,4月12日潑水節,讓幼兒感受傣族如何過潑水節,潑水的寓意是什麼,怎樣潑水,幼兒還可以和父母到當地參加狂歡活動,感受一年一度的“東方狂歡節”的歡樂氣氛。水潑得多,福氣就多。農曆六月二十五,是彝族傳統的火把節,我們這裏的芒寬是彝族聚居的地方。藉助火把節這個契機,我們可以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火把節的社會教育活動,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安排過火把節,看當地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瞭解火把是怎麼做的,火把的燃料是怎麼收集的。點火把要怎麼點,怎樣讓它持續燃燒。在很早的年代,火把又寓意着什麼。火把是怎麼發明的。如今,人們又是怎麼慶祝這個民族節日的。孩子們在火把節中感受團結的氛圍,感受民族大家庭的快樂和生活的美好。

第七,加強園本教研、彰顯民族特色文藝。一是開發基於民族團結教育的地方課程。挖掘民族地區的教育元素,瞭解少數民族的春夏秋冬,瞭解其風土人情、生活起居、風俗習慣、民族信仰,學習其中的民族英雄的故事,做教育元素的提升。挖掘民族團結教育資源,開發地方課程、園本課程,服務幼兒園民族團結教育的需要。二是在教育活動中滲透民族團結情感。通過講故事、演情景劇、唱民族歌曲、畫民族娃娃畫等形式,讓幼兒參與生動活潑的活動,增強民族團結意識,感受民族團結情感。三是申報課題,挖掘民族團結教育素材。要開發地域優勢,深入瞭解、收集優秀的民間民族文化,讓幼兒體驗不同民族的優秀文化,並進行課題申報,昇華教育成果。

(作者系隆陽區河圖鎮中心學校教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