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贊曰:“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又除軍衛單丁,減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後,紀年複稱洪武,嗣是子孫臣庶以紀載爲嫌,草野傳疑,不無訛謬。更越聖朝,得經論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

說的是建文帝德心仁厚,登基之初,親賢好學,啓用儒家,革新軍隊,減輕重賦,惠及民生。朱棣革命後,複稱洪武紀年,並篡改歷史記錄,致使草野傳疑,不無訛謬。

永樂時期,官方歷史掩蓋了建文的年號,把明太祖的統治時期延長了四年,即從洪武32年(公元1399年)延長到洪武35年(公元1402年)。這個時期,被歷史學家稱之爲”革除”時期。建文年號遲至萬曆皇帝才恢復。二百四十二年以後,,南明君主朱由崧,定朱允炆的廟號爲”惠宗”,諡號爲”讓皇帝”。之所以選用這一尊號,是爲了適應民間傳說,即朱允炆並未死於宮中大火,爲了解除內戰的普遍苦難,而自願遜位給他的叔父的。

到了清朝乾隆帝於公元1736年9月,封朱允炆爲”恭愍惠帝”時,他的皇帝地位才完全恢復。由是,他在《明史》中,被稱爲“恭愍惠帝”,但在完成得更早一些的《明史稿》中,還是直截了當的被稱爲“朱允炆”。

建文帝和他的顧問們提倡的文官政治,與燕王發生了衝突。燕王的權力是建立在北方邊境上,而且依靠的是軍官們的支持;朱允炆及其左右與之不同,他們是以南京爲基地,依靠的是長江下游的階層。他們認爲,像洪武時期的統治,會大大地危及王朝。因此,他們相信只有提高儒家價值觀和文官的權威,去掉半自治的藩封王子,才能使之得到糾正。但是,他們沒有成功,因爲他們沒有多少實際經驗,在戰場上,缺乏果斷的領導,周密的計劃,首尾一貫的戰略方針。

這次內戰,對於明王朝所產生的結果,已經超出了爭奪帝位的鬩牆之爭。洪武朝封建半自治的藩王,已經對王朝的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朱棣死後,新皇帝再一次提倡儒家關於文官政府的原則,並在洪熙和宣德兩朝取得了具體結果。

在通俗性的歷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過關於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傳奇故事,受到人們的懷念。這些傳奇之所以產生,是人們同情他的苦難遭遇,以及被他有神祕色彩的命運所吸引。這些傳說之所以形成,是因爲人們相信,南京陷落時,建文帝並沒有死於宮中的大火,而是喬裝成和尚,逃離了京師,以致後來的情節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英宗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末,一個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這個傳說有多少人信以爲真。有一個九十歲的老和尚,利用這個傳說,來到了正統皇帝的朝廷,自稱他是從前的皇帝。這個騙子後來被揭露並處死了,但這個事件卻助長了人們的幻想,也激發了其他相關傳說的產生。

在十六世紀以後,關於這個題材的小說演義中,朱允炆和他的殉難隨從人員,都逐漸變成了悲劇式的英雄人物。這些作品把這位皇帝描寫成爲一位勤於政事和仁慈的君主,對他的叔父慷慨大度,並自動地提出把皇位讓給了後者。

人們還渲染一個故事,說在京師失守之日,他逃脫了叛變者的耳目,當了一位高壽的和尚,死後仍然留有後代。人們也同情地描述建文的殉節者,如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說他們是忠臣義士,聲稱他們的身後也仍有許多後嗣,儘管他們受到迫害。這些無奇不有的傳奇故事,不僅反映了人們對朱允炆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

說朱允炆自動地讓位給燕王,這種故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此說甚至被鄭曉(公元1499—1566年)認爲,是有可信的歷史真實性,並把它收於他的《建文遜國記》(約公元1566年)中。因此助長了人們給朱允炆重新樹立形象的心理,並導致在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正式恢復了他的年號的行動。

關於建文朝代的傳聞軼事,在下一個世紀仍然不斷地出現。這些傳說,變成了人們發泄壓抑情緒的通風口,是人們在極權統治下,對要求仁慈和正義的呼籲。人們不僅戲劇化了這位皇帝的事蹟,使他成了悲劇式的人物。由於人們進一步想糾正不公,他們譴責永樂皇帝及其支持者,是一夥叛賊和惡棍。

人民羣衆對這位前皇帝的同情是如此普遍,致使他被明末清初的許多造反領袖所利用,他們都僞稱自己是他的合法後代。

在學者精英階層中,從明代中末葉起,也一直增長着這種譴責永樂皇帝的傾向。清朝乾隆皇帝在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決定恢復朱允炆的合法地位,其大部分原因便是士大夫精英懷有這樣的情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