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創業的第0天。

|《中國企業家》記者閆俊文

編輯|李薇

頭圖來源|受訪者

技術快速更迭,科技獨角獸迎來大洗牌,轉型或者不轉型,都將迎來生死之戰。

今年2月,上海一家名爲竹間智能的獨角獸公司傳出“停業停產6個月”消息。這家公司隨後雖然發佈公告否認了停工,但承認裁員和砍掉業務線。

竹間智能具體的縮減動作包括:產品數量從12個直接砍去三分之二,剩下的4個產品是可以賺錢的;公司的員工數量從高峯時的300多人縮減到100多人;辦公面積從2000多平米直接降到數百平米。

我們要回到創業的第0天,強化創業精神,所有的包袱全部都要甩掉。”竹間智能創始人簡仁賢近期在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說。

竹間智能成立於2015年,前後7輪融資,總額超過10億元,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約合72億元人民幣),成爲獨角獸。它的核心優勢是NLP(自然語言處理),簡仁賢創業之前是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主攻搜索、Bing廣告等業務。

2023年大模型技術浪潮到來之後,竹間智能快速跟進轉型,2023年下半年,它推出了大模型產品矩陣“1+4”,一個底層大模型以及對話、培訓、知識與生成四個平臺,十幾種產品,試圖“解決大模型最後一公里落地”。

但很快,這次轉型被證明是一個巨大的誤判——諸多新產品並不能自我造血,客戶不認可,它只能帶來虧損,拖累公司士氣。簡仁賢對大模型的態度也從“All in”轉變爲“Half in”,集中打標品而不是創新產品,利潤爲先。

轉型並不比再來一次創業更簡單。目前,處於自救中的竹間智能雖然還未能徹底擺脫困境,但簡仁賢總結了在轉型過程中的三點經驗:

製圖:姜辰雨

到廣闊的三四線城市去

今年,簡仁賢把公司從上海徐彙區的楓林科技園搬到了附近的創業孵化基地,重新變成了一家創業公司。辦公室樓下就是莉莉絲,旁邊的一棟樓是遊族網絡,米哈遊也在不遠處的一棟樓裏。

這些上海本土遊戲公司的賺錢模式很大一部分依賴於出海——米哈遊常年稱雄出海遊戲收入,莉莉絲也是遊戲出海前三甲的狠角。跟這些遊戲公司不同,竹間智能將最大的精力放在了國內,尤其是廣大的三四線下沉城市,因爲簡仁賢發現那裏蘊藏的AI需求遠遠沒有被滿足。

來源:受訪者

簡仁賢發現,三四線城市接受新技術的速度更快,因爲一線城市的大企業要層層彙報,找10家供應商比來比去,回賬週期動輒兩三年,而三四線城市的客戶,不用對比,有價值就用,沒價值就停掉。

“驗證你產品最好的方式就是下沉。”簡仁賢說。

比如,一家三線城市做勞務外派的公司找到簡仁賢,問能不能用AI做直播招聘,簡仁賢說,可以做,直接可以用竹間智能的X-coach產品做出來,不需要定製。

X-coach是竹間智能縮減業務後留下的爲數不多的產品之一。目前,竹間智能的產品以能造血、能盈利爲最大目標,以AI培訓和AI助手兩類爲主,比如AI招聘面試,這是竹間智能最聚焦的場景,他們自主開發了HR招聘模型,能實現簡歷和崗位的匹配率達到90%。

不過,三四線城市的客戶雖然熱情高,但預算很低。比如,北上廣深的大公司做一個智能客服,能給出5000萬元的預算,但三四線城市的公司預算可能只有30萬元,並且要求數據不能流出,不接閉源大模型的API。

“當企業碰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我們的價值就出來了,這個就是我們找到的一個核心點,客戶要的是又便宜又好用的solution(方法)。”簡仁賢說。

至於這些產品的底座是開源還是閉源大模型,簡仁賢認爲這並不重要,竹間智能開發了有別於大模型的小模型供企業調用。

由此來看,簡仁賢是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的忠實信徒——徹底地做to B,投“馬上能商業化,基本不用燒錢”的項目。

但簡仁賢似乎又對朱嘯虎的務實主義不盡苟同,他說:“我有能力去發展基礎大模型,我就去做基礎大模型,能不能融到資是另外一回事,沒有人爲了要融資而去做一件他認爲不對的事情。”

“如果投資人以現實回報爲最高原則,所有事情都按照投資人的邏輯去做,那麼這個社會不會有進步,人生也會變得無意義。”簡仁賢感慨。

理想主義與技術主義對於簡仁賢來說,在當下是一味不合時宜的藥方,只有活下來,未來纔有翻盤的可能性。

簡仁賢說,當你面臨到一個巨大困難要突破的時候,你必須要用跟以往完全不一樣的思維去思考一個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能夠讓你跳脫原來的困境,去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這通常需要推翻以前的所有思路、所有邏輯、所有流程,跟現在團隊所能夠接受的舒適完全是違背的。

“當然,轉型也跟一個創始人的舒適區是違背的,對於一個CEO來說,真正的進化纔剛剛開始。”簡仁賢坦言。

CEO要把焦慮當補藥

回望從2015年到現在的創業歷程,簡仁賢回憶,他一直擔心速度不夠快,但是現在回顧起來,他覺得速度不用太快,“不要太急,不要被外界信息帶着走,不要被投資人帶着走”。

“如果讓我現在再做一次選擇,我也不敢去盲目擴張,能做多少先做多少,把你做的東西先有利潤再往前走,這個非常重要。”簡仁賢說。

簡仁賢最後一次從投資人那裏獲得融資是在2022年底,由金浦投資、金庫資本、江蘇文投、雋賜資本等聯合投資,融資金額未披露。

此時,正好硅谷的OpenAI發佈了基於GPT3.5的大模型ChatGPT,一場科技新革命正式拉開序幕。隨後幾個月,大模型如火山般震動科技圈。拿到新一筆融資之後,簡仁賢也開始轉向。

2023年7月,竹間智能一口氣推出了大模型+產品的“全家桶”產品,在大公司以及創業公司還在糾結要不要做大模型、先做to B還是to C時,簡仁賢決定都做。

這暴露出了獨角獸公司的某種“字節跳動”心態,押注數十個項目,尋找爆款,但換來的是無盡的虧損。

這是簡仁賢作爲CEO,對2023年公司轉型做出的“泣血”總結:

製圖:姜辰雨

以銷售爲例,竹間智能曾喫過虧。此前,竹間組建了40多個人的銷售團隊,但不太有用,因爲銷售人員並不懂大模型產品。簡仁賢說,中國的傳統軟件、硬件、服務的銷售,基本上都不符合大模型銷售的要求。在歐美等國家,to B公司的高級軟件銷售人員都畢業於名校計算機專業。

於是,簡仁賢親自去跑客戶,他給自己的行程排滿了——4月中旬,他剛剛從廣州出差回來,再往前,他在北京與客戶和投資人見面,接下來的5月,幾乎每週他都要出差。

面對業務的縮減,焦慮的情緒不可避免地襲向簡仁賢。簡仁賢說,從創業第一天開始他就焦慮,現在每一天也都會焦慮,怎麼去解決?“沒辦法解決,讓時間去解決,讓努力去解決。”

當被問及爲什麼不引入職業經理人去分解焦慮、分擔壓力時簡仁賢賢回答,找人來幫你幹活,也解決不了焦慮。

他緊接着說,把焦慮當作補藥,解決一個焦慮之後,你就等於是喫了一個補藥,如果消化不良,自己要去想辦法。

當下竹間智能的轉型是不是對的?簡仁賢似乎有點迷茫:“我也不知道。”他說,做了決定就去做,往前走,堅持方向,碰到困難能解決就解決,不能解決就改方向,沒什麼擔心的。

失落與興起的明星

2021年,簡仁賢還是各類AI大會的座上賓,他曾預言:知識圖譜是未來3年認知智能的一個關鍵技術,而自然語言技術則是支撐知識圖譜的底層。那時候,他還是資本追逐的寵兒,幾乎年年能拿到一筆融資。

但知識圖譜早已成爲明日黃花,大模型纔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新風口。顯然,竹間智能已經不再是受到投資人熱捧的創業明星了。

在上海徐彙區,距離竹間智能周圍幾公里範圍內,閆俊傑成立的MiniMax、姜大昕創辦的階躍星辰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AI獨角獸。MiniMax獲得了米哈遊以及騰訊等投資機構的支持,字節跳動曾計劃投資階躍星辰,雖未能達成,但能入張一鳴的視野,創始人姜大昕和階躍星辰自然能力不凡。

不過,閆俊傑以及姜大昕正在竭力避免在簡仁賢身上發生的“悲劇”。

閆俊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對創業公司來說,如果沒有足夠好的產品能力來承接,即使你有了一些技術進展,這些東西最終也不是你的。一個獨立發展的創業公司一定要考慮產品。

一個朋友曾告訴閆俊傑,很多成功的公司,比如米哈遊、美團、字節、理想,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不是靠第一個產品成功的,都是靠第二個或者更往後的產品才成功的。

AI老牌巨頭商湯科技總部在上海徐彙區漕河涇開發區,距離簡仁賢的創業公司只有幾百米,它面對生成式AI,也是驚險萬分。

據2023年年報,商湯生成式AI業務2023年的總收入爲12億元人民幣,營收佔比爲35%,但從整體上看,2023年全年業績,實現全年營收34.06億元,同比減少10.6%;年度虧損64.94億元,同比擴大6.6%。

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表示,全年收入的下降主要是因爲產業轉型,並且主動收縮了傳統AI業務中智慧城市相關的業務。

這也是技術創業者難以突破的怪圈,受惠於技術的壁壘,但也困於技術。

一位投資人曾告訴《中國企業家》,當創業者手握極具競爭性的技術時,要善用資本,讓技術的領先地位進一步擴大,資本也是競爭的手段之一。

但這位投資人還有半句話沒說出來,資本只會流向更優秀的創業者,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這是資本的屬性,也是商業的規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