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習尚

青島市觀海二路49號,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安靜院落,現在爲王統照文學館。從1927年起,著名作家、詩人王統照斷斷續續地在這裏生活了近三十年。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青島會聚了一大批中國文壇響噹噹的人物,如老舍、沈從文、梁實秋、臧克家等,其中只有王統照把青島當作自己的家。

王統照的早期經歷和青島沒有多少交集。

1897年,王統照出生於諸城相州鎮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他自幼聰穎好學,5歲入家塾,後進入縣城高小學習新課程;16歲進入濟南的山左公學(次年改稱山東省立第一中學),在此期間,他開始文學創作。

王統照

王統照21歲考入北京中國大學(孫中山創辦,1913年開學,1949年停辦)英國文學系。在北京讀書期間,他投身新文學創作,和郭紹虞、鄭振鐸等12人發起了“文學研究會”,並曾主編《晨報》的《文學旬刊》。1922年7月王統照畢業後留在中國大學任教。這一時期,王統照出版了長篇小說《一葉》《黃昏》,短篇小說集《春雨之夜》《霜痕》,詩文集《童心》等。

王統照是家中獨子,他7歲時父親去世,之後的生活與學業幾乎全靠母親支撐。1926年春天母親病重,王統照返回諸城悉心照料,至7月,母親的病一直未見好轉。病榻前,母親表達了希望他回鄉繼承打理家產的意願,王統照也認爲有必要就近照顧母親,於是他辭去了中國大學的教職,爲返鄉做準備。

返回山東後,安家何處呢?王統照仍要繼續從事與教育和文學相關的職業,留在諸城顯然不合適。這時,一個海濱城市浮現在他的腦海,這就是青島。在王統照看來,青島有四大優點:一是距離諸城較近,僅100多公里,探望母親或是打理家中田產都很方便;二是有膠濟鐵路及海港通往國內外重要城市,文化教育很有發展潛力;三是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個適合生活的城市;四是妻子的孃家在青島有產業,搬過去也有照應。於是,1926年下半年,王統照託人在青島市區觀海二路19號(後改爲49號)購置了一畝多土地,開始建房。之所以選在這裏,主要是因爲地勢較高、視野開闊,向西望去,青島市區錯落的樓房和港口進出的艦船一覽無遺。

1927年3月,王統照母親病逝,他從北京返回諸城料理後事。之後,青島觀海二路49號宅院的十幾間平房陸續建好,王統照攜妻子和兩個兒子舉家搬到青島,這一年正是他的而立之年。

王統照與母親

王統照在青島觀海二路的住宅位於觀海山山腰,路面鋪滿黃沙,王統照的小院就從路邊向山上延伸。從大門口爬上十幾級臺階,就到了第一層,是會客室兼書房;再拾級而上,是三組共十四間房屋,包括臥室、倉庫、廚房等。

王統照的書房是兩間打通了的房間,面積不大,陳設簡單,“一張大寫字桌,一個藤編的圓幾,幾張硬木椅子而已”。書房內觸目所及都是書,幾個書櫥已經裝不下了,書籍只好隨意堆在椅子上,或裝到地上的木箱裏。書房雖然臨街,但聽不到車輛的喧囂,院子裏遍植花木,有松、柏、海棠、桃、李、杏、梨、石榴、無花果、櫻花、晚香玉、紫藤蘿、榆樹等,綠樹成蔭、花香撲面。王統照有時就在樹蔭下襬上幾把椅子,與朋友們座談。打開窗戶,膠州灣的波濤和帆檣就映入眼簾,令人心情舒暢。王統照因此稱自己的書房爲“望海樓”。

白天,王統照在青島鐵路中學、青島市立中學等學校教書,晚上和休息日就在書房伏案改稿、寫稿。1927年11月,他拿出5年前寫好初稿的長篇小說《黃昏》,在漫長的冬夜修改。完成後寄到上海的商務印書館,於1929年4月出版,這可算是他在“望海樓”的第一個成果。

1927年秋冬,王統照在小院寫了六個短篇故事,又加上三篇舊作,合編爲《號聲》,於1928年12月由復旦書店出版,其中有多篇寫的是他在青島的生活,如1927年10月的《買木柴之一日》,生活困頓,幾乎付不起木柴錢的青島市民“一雲”,其實就是王統照的化身。完成於1931年的《霜痕》,1932年的《這時代》和《北國之春》,1936年的《青紗帳》《春花》《山東民間故事》等著作,主要也是在青島觀海二路49號完成的。

小小的“望海樓”還是當時青島文學界人士相聚的地方。不管是知名作家,還是文學新人,如老舍、聞一多、朱自清、洪深、王亞平、臧克家、吳伯簫等都是這裏的座上客,他們談論文學創作、副刊編輯、文集出版,上世紀30年代青島文學的繁榮,生動地體現在這個小院裏。

上世紀30年代中期,王統照的三子王立誠還是孩童,他清楚地記得老舍的一次來訪。兩位大作家談了一陣後,已是飯點,王統照請老舍留下來喫飯。菜是從飯館叫的,其中有一盤冰塊拌海鮮,王立誠要喫裏面的冰塊,家人勸阻不住,老舍見狀,站起身來,“一隻腳踏在椅子上,擺了個騎馬式,把一根筷子高高舉了起來,大喝一聲:‘看!’”王立誠被吸引,視線再回到桌面時,那盤菜已被悄悄撤下了。

臧克家當時在國立青島大學(1932年改爲國立山東大學)讀書,也是“望海樓”的常客。他曾回憶起王統照迎接客人的場景:“我一到,老工友上樓通報一聲,一會兒看到主人扶着陡直的欄杆,滑梯似的飛躍而下。”熱情的王統照留臧克家便餐,由於兩人是諸城同鄉,王統照特意端出了家鄉風味煎餅、豆腐,簡單卻不失溫暖。

另一位山東籍作家吳伯簫在青島時也常來拜訪王統照,他說:“青島觀海二路你的書齋裏,我們不知道一同送走過多少度無限好的夕陽,迎接過多少回山上山下的萬家燈火。”在這裏,王統照將新寫成的《山雨》給吳伯簫看,吳伯簫大爲讚賞。

有意思的是,對臧克家和吳伯簫,王統照都獎掖有加,曾幫他們出版過處女作。1933年,臧克家的第一部詩集《烙印》出版,共印400冊,花費60元,有20元是王統照支持的。臧克家曾說:“我的第一本詩集,他是鑑定者、資助者,又做了它的出版人。沒有劍三(王統照的字)就不大可能有這本小書問世。”《羽書》是吳伯簫出版的第一部作品集,他把剪貼好的舊作交給王統照,請王統照幫忙印行。之後兩人各奔東西,吳伯簫去了延安,王統照去了上海,兩人在戰火中失去聯繫,吳伯簫也漸漸忘了這回事。沒想到1941年《羽書》在上海出版,吳伯簫事後才得知,是王統照將書稿交給巴金,並寫了序,巴金將其列入“文學叢刊”出版。

青島市觀海二路49號王統照故居

王統照與青島觀海二路49號院經歷了多次分分合合,時間最長的是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8月,青島危急,王統照和家人忍痛離開,搬到上海,青島淪陷後,觀海二路49號小院被日僞軍侵佔。抗戰勝利前夕,王統照一家人陸續返回青島,暫時租住在齊東路親戚的空房中。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他回到闊別8年的家中,發現已是家徒四壁,值錢的物品,包括他最珍愛的書籍已被搶掠一空了。

王統照在修整房舍之餘,繼續投入到教育和文學工作中。新中國成立後,他陸續擔任了很多職務,1951年當選山東省文聯主席,1952年就任山東省文化事業管理局局長,雖然工作重心轉移到濟南,但他沒有離開青島的家。 據同事回憶,上世紀50年代初期,王統照平時仍住在青島,只有開會和有重要工作時趕往濟南。1957年,王統照因病去世,之後的一段時期,青島的家中仍留有人看管。

2005年,觀海二路49號的“王統照故居”,被公佈爲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10月28日經修繕保護後,以“王統照文學館”的嶄新身份正式開放,如今館內陳列着王統照的生平事蹟展板和復原後的王統照當年的居住環境。

(本文作者爲山東即墨人,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員會社史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