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紓是唐高祖李淵十三子李元懿的曾孫兒,李希言的兒子。

曾非常膽大的上表祭祀武成王不應該和文宣廟相同。

李紓,字仲舒,禮部侍郎李希言之子。

李希言,唐高祖李淵曾孫,嗣鄭王李璥的兒子;襲嗣鄭王,歷任銀青光祿大夫、太僕卿、右衛大將軍、太子詹事。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年間去世。

李紓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性格很好,要是和朋友在一起,經常引得朋友們哈哈大笑,是一個非常幽默詼諧風趣的人,不僅僅這樣,而且他還是一個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玩耍”的人,經常在家中接待一些後生,在社會上屬於那種很喫得開的人,而且對於一些人生事理非常通透。

人家李紓家中是王爵,又有錢,根本不用低調,他也不怕人家彈劾他,出門在外的馬車非常豪華,按現在的話來說,李紓非常豪爽心胸開闊,不是斤斤計較的人,絕對算的上“社會人”啊。

這傢伙雖然做官,依然不改作風,還是經常飲宴遊玩。

李紓在唐玄宗李隆基天寶末年,開始做官,起家被拜爲祕書省校書郎。可惜發生了安史之亂,唐玄宗李隆基倉皇出逃,李亨在靈武登基,李隆基被做爲太上皇。

具體也弄不清楚,李紓是怎麼度過安史之亂的,在有李紓消息已經是唐德宗李適大曆年間了,離安史之亂也已十幾年了,李紓在唐德宗李適大曆初(766年),被吏部侍郎李季卿推薦爲左補闕,累遷司封員外郎、知制誥(爲皇帝起草詔書),改中書舍人。

李季卿是唐太宗李世民玄孫,李適之的兒子,李承乾的孫子;他在唐代宗時期,任職吏部侍郎爲朝廷選拔人才。

不久之後,李紓被徵召任職禮部侍郎。

在禮部侍郎職位上曾上奏祭祀武成王時不應該與文宣廟相同,就是關於祭祀方面的一些事情,比如祝文請不署皇帝名,‘敢昭告’請改爲‘敬祭於’,‘其昭告’請改爲‘致祭於留侯’,獻官請依照舊例,派太常卿以下官員充任,其實他還改了不少關於祭祀的事兒,不再贅述。其實他這個舉動是非常大膽的,不管是皇帝還是一些文官,對於這些改變都有不同意見的,國家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排第一啊。這是把自己處於危險的地步!要不說他非常膽大呢!

唐朝歷史發生了涇源兵變,唐德宗出逃奉天,史稱奉天之難,叛亂的涇原軍佔據了長安,擁立曾經擔任涇原軍統帥的太尉朱泚稱秦(後改爲漢)帝。

唐德宗在奉天的時候,李紓被任命爲同州刺史,不久之後李紓又到了唐德宗第二個行在地梁州,被任命爲兵部侍郎,同時還兼任選拔人才的任務。

784年七月,唐德宗回到長安,河中節度使李懷光與部分宦官、藩鎮將領矛盾激化,舉兵反叛,785年八月,叛亂平定。

李懷光被誅殺後,河東節度及諸軍都在集中在了河中,李紓被任命前往撫慰,出使回來後,把情況彙報給唐德宗,唐德宗很滿意,於是李紓被拜爲禮部侍郎。

李紓的著作不少,著名的有《興元紀功述》及郊廟樂章。後來去世於禮部侍郎任上,享年六十二。

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李紓被追贈爲禮部尚書。

李紓是一個交友廣闊,心胸豁達的“官二代”,起家於唐玄宗李隆基天寶末年,經歷戰亂,歷仕四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可謂四朝元老。

李紓傳承世系爲李淵、李元懿、李璥、李希言、李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