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是乾隆的第九子,公元1796年登基,但是和历史上的诸多帝王不同,他即位之后,上代帝王乾隆依旧在世,并且用太上皇的身份控制着朝政,嘉庆帝并没有实权。直到公元1799年,89岁的乾隆驾崩归天,嘉庆才开始亲政。

综观中国古代时,和嘉庆有相似点的皇帝要推唐太宗李世民。须知,玄武门之变之后,仍好好活在人世的唐高祖李渊将皇位传给次子李世民,他则退居二线。只不同的是,嘉庆即位之初,朝政依旧掌握在乾隆之手,而唐太宗即位之后,太上皇李渊手中已经没有实权了。

如果说帝王治理朝政是在下一盘大棋的话,那么嘉庆帝在棋局开始之初就来了一个先声夺人。他很痛恨贪官,所以他在亲政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处置乾隆一朝巨贪和珅。在掌握了充足的罪证之后,嘉庆就对和珅进行了抄家,随后就命人抓捕和珅,不久后赐死。

在除掉和珅这件事情上,嘉庆帝不但获得了数量惊人的珍宝,还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支持和拥护。只是,处置和珅一事,嘉庆皇帝虽然做的雷厉风行,颇有其祖父雍正的严厉之风,但观其个性和后来执掌朝政的风格,却是一个宽容仁厚的人。

众所周知,自清朝入关之后,以顺治朝为先,再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代都发生了牵连甚重的文字狱。但是,在嘉庆皇帝上位之后,就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改革。有关文字上的言语进行宽容处置,如此,从嘉庆时期开始,清朝就再也没有惨烈的文字狱事件发生了。

嘉庆皇帝十分优待读书人。当时有一个叫做洪亮吉的编修,他通过给军机大臣上书,指责朝廷的弊端,并说出“言路似通而未通,吏治欲肃而未肃”这样的话,嘉庆皇帝知道后很是愤怒,立即对洪亮吉做出了革职的处理,但是对刑部交代到“读书人大多文弱,不可擅自用刑。”洪亮吉知道后感动不已,才后悔自己上书所说的话。

还有一年,身为提督的杨怿回京去面见嘉庆帝,当时正值夏天,嘉庆帝正在挥扇纳凉,见到杨怿进来之后,就放下扇子和他交谈,在整个接见的过程当中,即使非常的炎热,嘉庆帝都没有拿起扇子,按照当时的制度,大臣不能在皇帝面试执扇,嘉庆帝也遵循这个制度来表示和大臣同甘共苦的心思,杨怿回去之后把这件事情记了下来,每每想起也是感动不已。

紫禁城里面是不允许跑马的,所以大臣们上朝都是步行,对一些年级大的臣子来说,每天步行上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乾隆皇帝在世之时,为了照顾这些老臣,特意准许他们骑马上朝,可满族的大臣自然习惯,但是对于汉人来说,骑马就变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到了嘉庆帝时期,他考虑到这些问题,于是便允许汉人老臣可以坐着轿子来上朝,大概历代皇帝没有人能像嘉庆这样考虑周到了。

嘉庆皇帝的品行不但体现上宽容仁厚上,他还有其他方面的优良品质。比如说,从乾隆后期的时候开始,清朝官员向皇帝进贡了很多奇珍异宝,到嘉庆皇帝执政的时候,就阻止了这种行为。有一次,大臣上奏说“在叶尔羌开采出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石,正准备给皇帝运来,但是因为交通和人力不足,所以想请皇上派出军队里面的士兵帮忙。”嘉庆帝怒道“军营士兵是用来抵抗外敌,为朝廷做贡献的,一块石头而已,竟要让士兵出力”随后就下了一道命令:不管这个玉石在哪里,不用再运过来了,直接扔了就好!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嘉庆帝并不爱财。

​嘉庆二十五年,也就是1820年的时候,61岁的嘉庆皇帝病逝。自此,清朝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