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便相同的身體反應和症狀表現在不同的人也是不同的,恐慌失調的病人來說,他們可能由於恐懼和恐慌的延續和反覆被加強而成爲焦慮症,但對於那些普通人來說,他們只是覺得自己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有些害怕、迷茫、慌亂和有點失控,過了就好了。人在面對或者承受巨大的危險或者親人對其的傷害時,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驚怕和震顫,而且情緒會長期影響到個體的身心狀況,這種狀況稱之爲創傷後應激障礙。

文|安羽心理諮詢

焦慮症是神經症中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爲主要特徵,可以分爲廣泛焦慮和急性焦慮。在個人上可表現爲身體上的出汗、面孔潮紅、呼吸短促、心悸、腸胃不適、肌肉緊張等,心理上則表現爲強迫思維、思慮過度和不安等。

很多時候人們能夠感受到焦慮情緒,比如考試前,面試前,演講或者做報告前,如果焦慮體驗處在正常的水平都算是正常,那麼什麼情況下會導致焦慮症呢?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可能原因。

創傷刺激

人在面對或者承受巨大的危險或者親人對其的傷害時,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驚怕和震顫,而且情緒會長期影響到個體的身心狀況,這種狀況稱之爲創傷後應激障礙。此外,創傷後應激障礙也可能由自然災害,水災,颱風,暴力殺傷場景,或是個人受到欺凌、拷打、折磨、羣毆等情況導致。

創傷後應激障礙誘發的焦慮中,創傷事件是長期的影響着個體的,創傷事件可能長期在腦子中閃現回放,使得個體不斷的反覆體驗着創傷的事件。此種焦慮症狀一般反應爲睡眠不好,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激動、容易發怒,高度警覺和過度震驚。嚴重的話已經併發爲焦慮症,已經不是正常的焦慮情緒範圍。

但一般的災難或車禍並不至於引起心理失調,更多的是正常範圍的焦慮情緒和擔心害怕。

潛在的恐懼情境

有些情境比較容易引發我們的焦慮情緒,甚至導致焦慮症發作,比如:

1、人際關係恐懼。人是社會化,無法避免要和人相處和接觸,但對於有些來說,人際關係就是較爲敏感,他們在人際關係中發生衝突、被不恰當的評價、受到批評、被拒絕、受攻擊和性侵犯等,均會引起恐懼。

2、流血性恐懼。此類恐懼情境包括受傷、疾病、流血、死亡、外傷手術、遇到車禍現場、自殺現場等的恐懼,另外失控、傳染病傳播、或突然昏厥的恐懼也可以歸爲此類。

3、動物恐懼。對爬行動物、或昆蟲,比如蛇、蚯蚓、毛毛蟲等的恐懼。

4、廣場恐懼。對公共場合或者人羣聚集地感到恐懼、恐慌和不適;也可能對封閉空間如電梯、地道等地方感到恐懼;也有些人無法自己乘坐飛機或者過橋。

環境中充滿了可能的危險,人需要經常處在潛在的危險中,有些是能夠控制的危險,而有些是難以控制的危險。這對大部分人來說都一樣,但是並非每個人都會患上焦慮症。這與個體的行爲模式和採取的防禦機制不同有關。

恐慌刺激

防禦機制在很多時候能夠起到保護個體的作用,但防禦機制在個體中隨時都在監視外在環境是否出現危險源,於是恐慌就發生了。

恐慌是一種突發性的情緒,也是焦慮的誘發源。一般而言,恐慌有其突然發生的誘因,可能是來自家庭或工作上的,或者想象中的威脅或危險所導致。

單獨的身體刺激本身也不足以使人產生恐慌,只有當身體刺激與威脅性災難的想法相結合,恐慌纔會發生。想法就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對威脅性災難的想法會引起更強烈的威脅意識並加強身體反應;而更強的身體感受產生更強烈的災難解釋,就會使人受到更強烈的焦慮失調的打擊。

即便相同的身體反應和症狀表現在不同的人也是不同的,恐慌失調的病人來說,他們可能由於恐懼和恐慌的延續和反覆被加強而成爲焦慮症,但對於那些普通人來說,他們只是覺得自己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有些害怕、迷茫、慌亂和有點失控,過了就好了。

最後,對於焦慮症,還是要慎重對待吧,藥物治療也好,心理諮詢也罷,都不要放任生長。

注:焦慮情緒和焦慮症是有區別的,本文討論的是焦慮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