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教你幾招如何正確地觀察瓷器實物

放大鏡觀察瓷器一誤:看“熱鬧”

只認爲放大後很好看。

有人看到許多氣泡,小小的、密密的,或是大大的、亮亮的,爲什麼?

搞不明白。

還有人把氣泡分成“活氣泡”和“死氣泡”,

這種分法是一種想象,氣泡已經固定在釉下,只是釉這種固體物質形成的一個空殼。

怎麼個死法?怎麼個活法?

只能說有完整的與破裂的之分。

而完整與破裂又跟氣泡的位置有關。

專家常說50倍以上的放大鏡下瓷器的真僞特徵?但可能你走偏了方向

處在釉裂紋上的氣泡就算是新燒出來的瓷器也是破裂的,

處在釉層深處又不在裂紋上的氣泡,只能一直保持完整的形狀。

就算破裂氣泡的污染程度也是跟環境最有關係,

泡在泥水裏一年也比館藏百年被污染厲害的多,不然那些造假的是如何製作?

氣泡有大有小,這是正常的,釉層厚氣泡大,釉層薄氣泡小。

例如釉層僅一毫米厚,氣泡的直徑只可能在0.6毫米以下,否則衝破釉層變成一個小針眼。

氣泡大小是由釉層決定的,不決定真品仿品,看這個意義不大。專家常說50倍以上的放大鏡下瓷器的真僞特徵?但可能你走偏了方向

放大鏡觀察瓷器一:氣泡是關鍵

唐宋古瓷基本上看不見氣泡,因爲那時的工藝不同,都很難發現它有氣泡在釉裏。

而元明清到現在的瓷都有很多氣泡。

顯然這是一個分界點。

專家常說50倍以上的放大鏡下瓷器的真僞特徵?但可能你走偏了方向

現代青花瓷氣泡

當然宋以後的瓷在特種釉的下面也可有不見氣泡的,但絕大多數均有氣泡。

氣泡只分有無,不分多少,也不論大小,這纔有觀察價值。

最後的結論是:但決不可僅憑一條“沒有氣泡”就反證它是唐宋古瓷。

都應全面分析才能下結論,而否定則只需一條,不符合即可否定。

專家常說50倍以上的放大鏡下瓷器的真僞特徵?但可能你走偏了方向

專家常說50倍以上的放大鏡下瓷器的真僞特徵?但可能你走偏了方向

放大鏡觀察瓷器二:看喫土

有人不用放大鏡也能直視有沒有土。

尤其是表面粘的土很多,許多開片的小縫裏也有土,即爲“喫土”,喫土便可定爲“老貨”。

這種斷定太表面化了,是錯誤的。

放大鏡觀察瓷器二正:喫土不喫土決不可看表面

表面的土可以洗去、擦乾淨,如果表面的土粘得牢、擦不去這更是人工造的,不可信。

真喫土不在表層,是進入胎骨和釉下,它通過微孔沁入釉層,成爲點狀的“土斑”。

土斑很小用眼直接看不到,必須在放大鏡下才可見“土斑”。

有的瓷器入土時間長,在土內恆溫下並不開片,要出土後纔會開片,

所以真品喫土在不開片的地方,而開片的小縫內並沒有土喫進去。

這就更證明是自然“喫土”而不是人工做作,當然是老貨。

專家常說50倍以上的放大鏡下瓷器的真僞特徵?但可能你走偏了方向

專家常說50倍以上的放大鏡下瓷器的真僞特徵?但可能你走偏了方向

放大鏡觀察瓷器三:看青花上的鐵斑

一般認爲有黑色小點即爲鐵斑,鐵斑多證明是進口青花料,即爲真品。

可人工做作的黑色斑點很易顯眼,但人工黑斑是浮在青花上,

形狀是滴珠狀,周邊圓滑,這不是在原料中自然形成,初學者易把仿品當真品。

專家常說50倍以上的放大鏡下瓷器的真僞特徵?但可能你走偏了方向

元代青花

專家常說50倍以上的放大鏡下瓷器的真僞特徵?但可能你走偏了方向

專家常說50倍以上的放大鏡下瓷器的真僞特徵?但可能你走偏了方向

元青花上的鐵鏽斑

正確地看鐵斑要先分瓷器是什麼時期的?

元代和明早期、中期的青花有鐵斑,而明後期、清代和現代的青花沒有鐵斑。

鐵斑是不規則形狀,邊緣呈齒狀,表面下凹,上浮一層銀色金屬光的物質,這纔是真正的鐵斑。

真品有真的鐵斑,仿品有仿的鐵斑,顯然不同。

都說玩收藏的人必備的工具是放大鏡,三五倍的不行,起碼要五十倍以上的,

帶電光源可調節焦距的才能適用。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明白在放大鏡下要看什麼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