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有言】

  • 江南文化,是不安分的、水潤的、滋潤的、靈動的,看似安分,思潮湧動。
  • 社會應寬容博物館活躍,而文博則應對歷史負責,對本行業負責,珍惜這個時代。

——陳燮君

講座主題:上海歷史文脈與博物館的發展

主講嘉賓:陳燮君 上海博物館原館長

講座時間:2019年5月4日星期六

水系江南,文脈在茲

——記陳夑君講《上海城市文脈與上海博物館的大展故事》

袁奕雯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的文創周邊在年輕人中頗受追捧,而上海博物館則厚積薄發,八年蓄勢終得“丹青寶箋——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佔盡風情。

關於南北城市文化之爭,由來已久,但上海的現代化大都市定位總讓她在承載厚重歷史時略顯羞澀。官方背書自稱建縣歷史僅七百餘年(自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計),更讓上海博物館在文博圈裏對動輒千年的文物高山仰止。

上海博物館原館長陳夑君則另據觀點,在“五四運動”百年紀念日,在上圖講座細說“上海城市文脈”。

陳先生認爲,上海的城市文脈應從距今已六千年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算起,次爲崧澤文化、廣富林文化、馬橋文化。這些史前文明,代表上海當時原住民的智慧,是文明的起源。雖然這和一般民衆理解的以文字、繪畫、音樂等爲表達形式的具有內容性、藝術性的文化尚有不同,但也足以讓上海在城市歷史圈中“扎足臺型”,可以自豪地說,上海文明是江南水系文化的組成部分。

上海和世界上大多數依河而建的著名都市一樣,是一個水系城市,黃浦江、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但在數百年前,吳淞江纔是上海之源。水系城市的共同特點是,文明依水而生,遇水則興,概莫能外。本世紀初出土的,曾在吳淞江上發揮重要水利作用的“志丹苑元代水閘遺址工程”,就是上海本土文化的一件重要代表作。這座水閘利用潮汐作用泄洪清淤,設計精巧,爲古上海人民逐水而遷、傍水而居提供了便利。而這座水閘的設計者任仁發,正是上海本地人士。

筆者偶然途徑上海青浦白鶴鎮的青龍寺隨喜,此寺始建於唐天寶二年(743年),初名報德寺,寺內一塔名曰青龍雁塔,故宋後更名青龍隆福寺,時對其“青龍”含義不甚了了。

而今日陳館長介紹上海的淵源:“唐天寶五年(746年),設青龍鎮(今青浦白鶴鎮一帶),天寶十年(751年)設華亭縣(今松江鎮)。”這又勾起了我對青龍寺的記憶,繼而想到青龍寺傳至元代,曾有一家祖孫三代相繼出資修葺寺塔,卻正是青浦籍書畫家、水利專家任仁發及其子任賢德、其孫任士質!歷史就是如此玄妙,看似無關的人與事,就這樣在歷史的長河中交匯了。

董其昌固然可以領袖松江文壇,但任仁發除了爲我們留下了《二馬圖》《五王醉歸圖》等二十餘幅傳世作品外,還爲我們留下了元代水閘等多處水利工程和青龍寺,難道不也是青浦文脈之驕傲麼?正是如陳館長所說:“上海文化的發軔是由青浦和松江的文化共同組成的。”

近代工業促使上海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亦無需爲缺少文化底蘊妄自菲薄,海派自有文化在。上溯遠古馬家浜,中有云間陸士龍、元明任仁發董其昌,近代盛宣懷李鴻章,江南文脈從未斷絕,而海派文化更將以其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胸懷面向將來,面向蔚藍的深海,面向深邃的太空,面向人工智能的明天。江南是永遠的江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