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超級生活

id:superlifeca

「最近失眠總是睡不好,白天工作累,晚上卻睡不着…」

「怎麼了嗎?最近發生什麼事了嗎?」

「沒事的,應該過一陣子就好了」

許多人重視身體的疾病,如感冒、過敏等總是立刻就醫,

但是遇到心理問題就是另一回事,

承認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問題,

在社會上認知,似乎就是有精神疾病問題

但身體會生病,心理何嘗不會呢?

面對心理疾病,大部分的人則是閒置不理,

想借着時間慢慢沖淡心理的病痛。

但據研究顯示,

心理的不健康帶給人的生活影響,

比起許多身體疾病來的更大!

而在加拿大,

越來越多的兒童和年輕人到加拿大醫院尋求心理健康的相關問題。

求助的頻率遠遠高於過去!

這與整體青少年醫院就診人數下降的趨勢甚至完全相反。

AD

根據加拿大健康信息研究所(CIHI)最新數據顯示,

2006 - 2007至2017 -2018年,

與精神健康相關住院的人數增加了65%

5到24歲之間的加拿大人因爲心理健康相關的急診增加了75%

但同期,該年齡段因其他疾病住院的人數下降了24%

在急診就診和住院治療中,

女孩和年輕女性的比例略高於男孩和年輕男性。

住院率最高的是西北地區和努納武特,

最低的是新斯科舍省和馬尼托巴省。

儘管在過去12年裏,

被診斷患有精神健康相關疾病的加拿年輕人的患病率相對沒有變化,

住院率還是出現了增長

此外,CIHI發現,2017年至2018年,

9.3%加拿大年輕人(約11%)

接受了穩定情緒或抗精神病的藥物治療。

AD

那如果發現自己情緒不對勁,

有沒有一些能自愈的方法,

或是訓練提升心理健康的免疫力?

1. 嘗試新事物

嘗試新事物可以讓自己分心,專注在其他事物上,而不是不順心的事情。再加上可以打破自己原有的生活模式。 有時心情不佳,是因爲自己原有習慣的生活模式被打破,讓自己有失去、不習慣的感覺。 透過打破自己原有的生活模式,讓自己跳出情緒不佳的輪迴,找到新的方向與認識新朋友。

2. 練習正向思考

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與其都看到負面之處,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先想其帶來的正面幫助,想想也就寬心了!

3. 養成運動習慣

運動時可以促進多巴胺分泌,多巴胺俗稱快樂賀爾蒙,可以讓人產生愉悅與幸福感。養成運動習慣,不僅可以讓自己心情舒緩,更能獲得健康的體魄,何樂而不爲?

4. 練習冥想

學習讓自己放寬心,每天找一段時間,靜靜坐着,任由自己的思緒飄動,而不讓自己的心情所受影響,這是一段自己不要想着任何事情的時間,你的心靈是屬於自己的,不受外界干擾。一天一次,經研究證實,能有效對抗憂鬱情緒。

5. 幫助他人

憂鬱時往往是自己身陷情緒之中,看到需要幫助的人,瞭解自己擁有給予的力量,擁有改變他人生命的力量,能讓自己的心靈勇敢起來!

A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