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有日常型空間通過內置庭院通風采光,利用陰影溫差產生氣壓達到自然通風作用,適合南方氣候特點同時使得外環立面呈現洞口“舞臺”形象,每個洞口均面對城市不同場景:音樂噴泉、接待中心、河岸、婚慶廣場、迴轉藝廊等,產生步移景換的戲劇性效果。架空層-空間滲透 @夏至。

感謝 WAU建築事務所 的投稿

斜坡及建築局部

架空層

項目位於浙江紹興市柯橋中紡城CBD西側廣場,近年柯橋從傳統紡織印染產業向以紡織爲重點的時尚創意產業升級。業主初始希望我們配合產業轉型設計一個時裝發佈會的場館,兼顧婚慶、展覽、宴席等功能。

VDS秀場

我們認爲場館爲事件型空間,其空間上具有內向性、封閉性及時間性,無活動期間場館通常會閉館而成爲城市的一個消極場所,帶來額外的日常維護成本及安全管理成本。爲了使秀場能夠與城市廣場更好的融合,在城市策略上,我們與業主溝通後決定在場館與城市界面添加日常型空間:時裝發佈後衍生等日常型空間爲主,例如面料展廳、教育培訓及設計師工作室。日常型空間具有開放性及容易被市民感知,24小時活力圈的設置使得建築與城市產生最大限度的互動。

秀場-事件型空間 @夏至

建築佈局如洋蔥式,兩層向外傾斜的環形牆體從外到內清晰界定了日常型空間及事件型空間。

俯視-內外環界定了事件型空間及日常型空間 @夏至

處於內外環之間的日常型空間設於三、四樓,通過二層的架空及斜坡與城市廣場連成一體,爲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可達性。局部樓板鏤空及戶外庭院的設置產生空間流動性,模糊了室內的界限,同時讓二層架空層的綠植往上滲透進一步模糊了上下空間的界面。所有日常型空間通過內置庭院通風采光,利用陰影溫差產生氣壓達到自然通風作用,適合南方氣候特點同時使得外環立面呈現洞口“舞臺”形象,每個洞口均面對城市不同場景:音樂噴泉、接待中心、河岸、婚慶廣場、迴轉藝廊等,產生步移景換的戲劇性效果。外環材料單一性保持“環”的空間概念清晰可讀,創造一個內向開放的空間氛圍。

“舞臺”洞口 @夏至

外環-“舞臺”洞口 @夏至

斜坡-休憩 @夏至

四樓戶外庭院-內向開放空間 @夏

架空層-空間滲透 @夏至

架空層-天井通風采光 @夏至

架空層-結構體系 @夏至

處於內環的4層通高的秀場場館與城市廣場下沉半層高差,觀衆通過與廣場相連的大臺階直接進入。其後勤及設備房間被斜坡植被覆蓋位於架空層下,後勤及展品通過地下車庫進入。不同高差處理達到分流作用,互不干擾,適應不同使用模式。

秀場入口-懸挑結構 @夏至

場館的內環形結構牆體與屋頂放射性大跨度桁架結構形成筒體結構,與支撐外圍空間的單排斜柱拉結,形成框筒結構。建築外圍環狀空間逐層外挑出,產生建築整體“漂浮”於地面的視覺效果。內環結構牆體的空腔則集中了所有設備所需的管井,保持了建築形體的純粹性。

廣場-懸浮感形體 @夏至

外環-“內向開放空間 @夏至

“內向開放空間”的嘗試原本在我們2013年開始設計的吳川工業園辦公樓項目中進行,因各種原因而擱置於施工圖階段。本項目實現了其簡化版,期待其內部庭院植物種上後再體驗及思考。

因工期及施工工藝原因,我們期待的結構可讀性效果這次未能呈現,內外環及斜撐柱樑原本設想爲混凝土粗糲的質感,暫時均被噴上白色砂漿。經與業主溝通後,今年將會啓動復原工程。

效果圖

建造過程:

模型:

概念階段模型

初設階段模型

初設階段模型

Drawing

圖紙信息

總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四層平面圖

剖面圖

牆身節點

Information

項目名稱:中國輕紡城時尚發佈劇場

項目類型:文化

項目地點:中國浙江省柯橋市

主創建築師:吳林壽,趙向瑩

設計團隊完整名單:李景洲,張佳,林潮森,何少俊,吳銳,高友坦

業主:紹興中國輕紡城商務總部園投資開發經營有限公司

結構機電:杭州中瀚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安道設計集團

結構顧問:陳招智

總建築面積:5,260㎡

建築規模:4(層)

最大高度:15.8 m

攝影:夏至

編輯| 學院小編

校對| 南柯

版權聲明

內容授權自 WAU建築事務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聯繫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