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傳統超市不同的是,社區菜市場通過對空間改造、藝術創意植入爲設計手段,達到社區互動有機融合,激發建築活力、提升社區品質。果蔬區放置在空間中心空間,這裏是人流最容易聚集的區域,因此將蔬果類食材放在該區域,設計師設計了一系列的置物臺,採用柔線造型,所有的直角面都做了圓弧的處理,與拱形在視覺上形成統一,產生呼應,同時菜臺以玻璃馬賽克貼面,與牆體地面融爲一體。

感謝HDD上海華都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的投稿

對於每個中國人而言

“菜市場”一定是個不陌生的存在

它是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對於菜市場的記憶你又有多少呢?

是這樣的?

圖片來自:網絡

還是這樣的?

圖片來自:網絡

還是這樣的?

圖片來自:iDEALShanghai 公衆號

01

菜場困境

問題一:不買菜的年輕人

以前很少有超市人們都在菜市場趕集買菜,現在有了超市,很多的年輕人都不去菜市場現在城市裏早晚見到去菜市場的都是大爺大媽,普遍年輕人對於菜市場的認知是“逼格不夠高”,“調性不夠”

圖片來自:網絡

解決:爲年輕人提供“網紅”小菜場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顏值即正義,年輕人都是講究顏值的,哪怕是買菜,一個整潔、乾淨、美觀、雅緻的菜市場更吸引人,我們在菜市場做了更多功能分區,每個區域一目瞭然,區域乾溼分離,業態規劃,蔬菜、禽蛋、瓜果、熟食分離,在內飾上顏色鮮亮、主題明確、搭檔有致

▲ 網紅的甜園生鮮社區菜場

問題二:菜場印象:髒 亂 差

在現在人們的潛意識裏面,菜市場整個的環境就是髒,亂,差沒有很好的管理,對於衛生,價格等方面沒有明確的規範。

圖片來自:網絡

解決:清潔而統一的菜場

整合賣菜的攤位,爲他們提供一個場所,形成一個繫系統化的管理,需要有一定的嚴肅性和嚴格監管。第一能夠展示商戶豐富的品種內容,第二,標明菜品的信息,如產地品種、價格

▲ 整潔的菜場走道

問題三:單一的菜場功能

民以食爲天,無論身處哪個城市,哪個時代,食品都是民生剛需,隨着數字化的時代潮流發展,人的購物方式、生活理念、消費水平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而傳統社區菜市場已經無法適應當下時代的需求。目前的社區菜市場基本都以賣菜,買肉類,魚類,水果等爲主沒有更好的迎合當代人的生活習慣整體功能單一

圖片來自:網絡

解決:複合功能的公共菜場

一樓有老麪館、耳光餛飩、山東水餃、泰康食品等老店,開業第一天,慕名而來的市民把小店包得裏三層外三層,在新店裏喫上新鮮的早餐和熱氣騰騰的餛飩,環境的提升,讓老闆和客人臉上都洋溢着笑容。曾經盤踞在愚園路旮旯處的修鞋攤、裁縫攤和修鎖攤也在這裏有了一席之地。

▲ 菜市場門口

▲耳光餛飩,老湯麪館外景

▲ 菜市場外的裁縫鋪

▲ 燒餅油條

▲ 蔬菜水果

二樓的粟上海·社區美術館有一個彩虹長廊,它既是建築結構的一部分也是一個裝置藝術,設計師從海老的黃山畫作中提煉出中國傳統色彩,用現代手法重新演繹,致敬海老。展館內部活動場地可以舉辦沙龍活動、兒童手工課、藝術衍生品的展示和售賣,設計上用簡單的方法,設活動展架,擴大中央活動場地,適應多種功能。

▲彩虹走廊

▲ 在美術館舉辦展覽

對於的社區研究和城市更新的思考,愚園路的公共市集內缺少一個更加開放的、爲社區羣衆服務的、消費親民的採買空間,因此本項目基於此着力打造一個符合場地特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社區品質的社區集市空間。鼓勵更多的年輕人走進菜市場同時更好的改善菜市場環境豐富菜市場的功能傳承國家傳統的人情味親切感和市井氣息。

02

社區營造的設計方法

從硬性環境改造和軟性人情文化兩方面進行

與傳統超市不同的是,社區菜市場通過對空間改造、藝術創意植入爲設計手段,達到社區互動有機融合,激發建築活力、提升社區品質。設計師的願景是希望通過融入藝術生活,交流互動的方式來傳遞更有溫度的鄰里關係、城市精神以及人文關懷。這是一個聯動社區發起的一個菜市場的項目,我們叫做“社區營造”,同時我們也有了一個新的名稱“參與式社區營造”這個稱謂。比設計更重要的是,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不做獨立的設計。

▼如何以社區營造進行設計?

社區營造即社區設計,我們在菜場設計階段通過聽取社區當地居民對菜場的意見,舉辦菜市場的研討會等,促使居民自身展開菜市場的設計,並以此激發當時居民的社會活力,增強社區之間的人際關係,讓居民來經營一個“軟”社區菜市場,而不是去改變社區的硬件設施,從而來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

愚園路周邊的社區居民採訪

菜市場功能需求分析圖

菜市場是城市生活的安慰,一顆顆新鮮的青菜、誘人的水果、鮮肉和熟食鋪展在一個個攤位上。天剛露白肚便有早起的人爲家人挑選三餐食,這其中包含的不只是一次消費過程,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感,菜場空間的打造就是爲了體現人間煙火氣息。

03

甜園生鮮社區菜市場

項目位於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1088弄愚園公共市集內,佔地210平方米。房子原本由一個體貌趨近於矩形體塊組成,室內面寬有限,兩側牆體均不平行,造成空間大小不一,形成空間的不對稱性,且緊鄰民居羣落。對於一個複合型的市集而言,各個售賣業態的組合佈置可謂重中之重,空間流線的梳理直接關係到人們的購物體驗。回到設計的起點,爲了實現在外觀上對現有長向空間的整合,整個空間用拱形元素來控制。這種關係蔓延整個室內,成爲縱橫錯落的空間結構。相較街區原有西式花園的面貌,新改造的空間如其名,像甜甜的溫暖的園子,爲此處帶來些許輕鬆的暖意。

▲ 地理位置

▼色彩提取

整個空間以玻璃馬賽克瓷磚貼面,共12種顏色的玻璃馬賽克,顏色都來自與生活中常見的瓜果蔬菜,主色調基本以暖色調爲主,局部冷色調調和,設計師通過對蔬果色彩的提煉,將顏色運用到整個空間的設計當中,讓這個空間更有活力。

▼拱形元素——平面設計

在平面設計上借鑑古羅馬建築形制——巴西利卡,一種古羅馬公共建築形式,以經典的建築元素來現代演繹建築空間。整個空間以柱網結構爲出發點,通過柱子與柱子之間的連接,形成一個新的空間佈局,一個新的平面形式。

▼拱形元素——“拱頂”設計

以古羅馬建築拱頂——筒形拱爲設計原型,運用到整個空間當中,基於柱網的平面設計,形成“拱頂”設計,利用柱子與柱子之間的距離,以拱形頂爲元素,連接每個柱子,從而形成一個新的空間的劃分。

設計師先對牆體結構進行修正。在功能的排布上則儘可能的使空間連貫,中間無遮擋阻礙,同時加入一些拱形設計,活化空間用途,讓體驗感得到提升,設計師通過貫穿式佈局,將空間分爲三大主題區域,每一塊區域都是儘可能考慮人在空間中的行爲,將空間合理佈局。

▼主入口區域

以老上海百老匯風格爲出發點,入口設置拱形門洞結合圓形燈泡,讓進入這裏的人們,產生一種錯覺,進入的並不是市集而是一個舞臺,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這參觀,消費,購物。

▼果蔬區

果蔬區放置在空間中心空間,這裏是人流最容易聚集的區域,因此將蔬果類食材放在該區域,設計師設計了一系列的置物臺,採用柔線造型,所有的直角面都做了圓弧的處理,與拱形在視覺上形成統一,產生呼應,同時菜臺以玻璃馬賽克貼面,與牆體地面融爲一體。每個菜臺之間有裝飾拱進行連接,穿插交錯。

▼冷藏區

冷藏區主要放置在空間西側,因需要大型冷凍設備,相對來說較佔空間,因此將冷凍設備沿西側牆面放置,與果蔬區形成東西並排之勢,引導人流向內流通。

▼商鋪區

空間最北側設置了三間商鋪,分別是熟食鋪、肉鋪、水產鋪,考慮到商鋪配有大型設備,對空間的需求較大,因此將三間商鋪佈置在最北側,與果蔬區和冷藏區形成環形佈局,整個空間的人流動線就明確了。

03

建造過程的技術和難點

▼現狀問題

第一次去到現場的時候發現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當時在做建築外牆裝飾,現場堆放了很多的建築材料,所以並不能看到建築全貌,勘察後的第一印象是房子很舊,結構上存在問題:1、室內空間結構混亂,面積有限 2、柱網結構混亂,無規律 3、室內空間昏暗,採光不足。

▼解決問題

1、通過模數化設計,將現有的面積運用到最大。

2、通過增加石膏層板,統一模數,並將現有模數基礎上加入圓拱元素使空間更爲靈動。

3、通過專業照明設計,用人工照明的方式解決採光不足的問題。

▼改造策略

設計師的出發點並非複製傳統的菜市場空間,而是從優質食材、美食活動出發,爲在此處生活的街坊和各地來的朋友們營造新鮮有趣的活動場所。

爲了實現目標,設計師遵循以下幾點設計原則:

1、採用低技術、低造價的改造手法,用常規材料做出非常規的效果。

2、爲周邊百姓帶來便利,用是的方式將便利通過空間的形式傳播到百姓生活中。

3、做有溫度的設計,出發點始終是以人的行爲模式爲主,設計是爲人服務,聽取不同人羣的需求,做不一樣的設計,爲城市帶來一抹炫麗的色彩。

甜園生鮮菜市場的設計還只是舊城改造的初步嘗試,要想真正做到完善的改造策略,還需要從城市建設的全局出發,提高城市觀念,達到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城市特色的打造、有利於節約資源和環境友好,多爲民衆考慮,通過設計的方式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做到設計真正爲人服務。

▼馬賽克貼面工藝

1.在柱與柱之間搭建框架結構,塑造拱形

2.在框架結構上鋪蓋三合板,再加蓋水泥板

3.水泥板上覆白水泥,粘連玻璃馬賽克

4.最後用白色勾縫劑勾縫

▼圓拱搭建步驟

1.搭建30*30木方框架 2.三合板切割拱形,測量定位,槍釘固定 3.鋪貼水泥板

▼拱形元素——裝飾拱

以古羅馬建築拱頂——交叉拱爲設計原型,運用到蔬果區域的裝飾拱與“拱頂”的設計互相呼應。

▼拱形元素——菜臺搭建

平面圖

交通流線

動態剖面

整體剖面圖

局部剖面圖

05

不斷生長的社區活動

這個菜市場可以買到新鮮的蔬菜水果,還可以買到日常用品,網紅小喫,還可以和你的鄰居一起聊選購,這不僅僅只是一個菜市場的作用,更是鄰里之間的一個交流。特別是菜場所在的愚園路公共市集:既有油鹽醬醋,又有詩和遠方。樓上的”粟上海“社區美術館作爲”最接地氣“的美術館,已經舉辦了一系列的貼近老百姓的藝術展覽。在這裏你也參與很多社區活動,有老人的,年輕人的,還有小朋友的,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已經舉辦過的活動:

▼2019年2月“日常說:社區影像展”

首展“日常說:社區影像展”中將愚園路的老照片與老物件進行了復原和追憶。

▼2019年3月“致愚園路匠人

“致愚園路匠人”則邀請到社區裏的老手藝人作爲展覽主題,通過充滿老上海記憶的物件吸引了許多爺爺奶奶。

▼2019年3月『趣吖,小畫家』

展覽嘗試將少兒繪畫作品融入社區美術館,以其作爲載體,用畫筆描繪生活中點滴美好,用繪畫語言與社區對話。與此同時,社區美術館化身少兒藝術交流平臺,充分展現她的豐富多元化及開放包容性。這一創新形式受到廣泛關注與熱烈好評,就連異國友人也聞訊造訪,對充滿趣味性、獨特性、創造性的繪畫作品讚歎不已。

▲現場小朋友的畫作

▼2019年4月PP醬們在上海老弄堂裏走的一場秀

如果你問我,心目中能腦補出的人間四月天的畫面,下面這幅圖定是其中之一

陽光、彩虹、孩子們歡笑奔跑。

▼2019年4月『調皮的色彩』

藝粟工坊”將跟隨『趣吖,小畫家』展覽,結合劉海粟的潑墨潑彩作品,讓小朋友們認識顏色的屬性並與其互動,體驗綜合材料與色彩相結合產生的不同反應。

----------------

在煙火氣和精緻生活交織的時空內

城市孕育出新的形態既引領時尚的生活方式

也滿足原生態社區的實際需求

愚園路就是這樣,既市井又藝術,

老街坊們覺得這裏讓人“夢迴八九十年代”

那是以爲它集成、恢復了弄堂生活的種種元素;

如果說它新鮮、獨特,

那是因爲它把設計、藝術注入了弄堂的日常,

讓人們看到社區生活的煙火氣,

也是我們所追求的人間設計。

THE END

主創設計師:

張海翱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系副教授

同濟大學建築學博士

華都設計HDD合夥人

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

項目名稱:甜園生鮮社區小菜場

主創設計師:張海翱,姚奇煒,李洪喜

設計團隊:李紀鴻,孫加鎣,殷芳程,王文瑞,徐偉君

特別感謝:方文、黃志偉、趙光宇

建築攝影:章勇(章魚見築)

供稿單位:HDD上海華都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編輯| 學院小編

校對| 南柯

版權聲明

內容授權自 HDD上海華都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聯繫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