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華麗的簡歷,也沒有煊赫的身世,更沒有令人豔羨的學歷,蔡東青身上有的是上一代沿海企業家明顯的風格:低調、務實、智慧、堅韌、變通。

從地道的農家娃,到坐擁43億元的富豪,奧飛動漫董事長蔡東青的經歷頗具傳奇,可以說,是一部典型的中國沿海企業家的奮鬥史。

靠着800元起家,他憑着動漫積累了43億財富

爲外界津津樂道的是,蔡東青把每一次失敗都轉化爲獲得更大成功的轉機。因此他也常常自稱是“失敗的贏家”。令很多人好奇的是,一個初中畢業、文化水平並不高的小夥子是如何成爲一家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的掌舵人?

1969年出生的蔡東青,父輩都是地道的農民,而他又是家中的老大,家中還有兩個弟弟,在家境艱苦的情況下,爲了維持家庭生計,蔡東青初中畢業就開始了打工生涯。在每天12個小時的工作上,蔡東青持續“鑽研”。

他注意到小喇叭很受歡迎,而且生產工藝簡單,於是在1986年,17歲的蔡東青讓母親幫他借了800元錢,買來一臺手壓機,建起了製作塑料小喇叭的家庭作坊。事業稍有起色時,爲了儘快把事業做大,蔡東青與一位親戚合夥,無奈由於兩人思路不和、產品不對路,投資全部賠光,蔡東青經歷了人生失敗的打擊。

靠着800元起家,他憑着動漫積累了43億財富

不過,堅韌的他並沒有放棄。通過仿製義烏生產的大喇叭,產品迅速成爲市場的香餑餑,訂單紛至沓來。愛鑽研的蔡東青不滿足於這點小成就。他通過在香港考察,發現日本玩具四驅車很受歡迎,於是果斷引進到內地市場,產品一炮而紅,深受青少年喜愛。

但是面對全國成百上千家玩具製造企業,一個四驅車很容易就可以被仿製。蔡東青敏銳意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通過舉辦四驅車大賽,蔡東青的四驅車熱銷全國,年銷售破億元。

隨後,蔡東青力排衆議花重金引入日本動畫片《四驅小子》,這也讓蔡東青首次接觸到了動漫產業,爲他後來的轉型埋下伏筆。

動畫片的熱映帶動了產品的熱銷。對於蔡東青而言,動漫是個陌生的行業,爲了避免風險,公司先與日本萬代合作開發《迪迦奧特曼》中的人物和器械等動漫玩具產品。

積累一定經驗後,2004年,蔡東青決定投入數千萬做動漫,這一決定引起了公司管理層牴觸,很多人反對這一決策。

靠着800元起家,他憑着動漫積累了43億財富

2009年9月,奧飛動漫頂着“中國動漫第一股”的光環順利上市。上市後,蔡東青也成爲了億萬富豪,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蔡東青以43億元身家位列富豪榜第222位,從800元起家到43億元的巨大蛻變也引起了外界豔羨的目光。

蔡東青在事業上,有着深鑽研精神。正是憑藉這一點,讓他抓住了成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