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

一個最沉重、最斷腸的節日!

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也是俗稱的“鬼節”,是中國人祭奠、懷念逝去親人的節日。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今天,只想借蘇軾的《江城子》來思念、懷念那些我們生命裏最愛的至親!最重要的親人!懷念那些去到天堂的親人!

思念無限,清淚兩行,千言萬語,無處話淒涼。萬千思念,永生難忘!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北宋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蘇東坡一生寫過無數經典的詩詞,而這首悼念妻子王弗的悼亡詩我覺得是寫的最好的一首,千古流傳,萬世絕唱。

“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起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便已經無比沉重!十年了,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着的人對逝者呢,不也同樣嗎?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倏忽,轉瞬十年。

“不思量,自難忘”,人雖已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懷呵!王弗逝世轉瞬十年了,想當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給了十九歲的蘇東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說,更難得她蕙質蘭心,明事理。

雖沒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把妻子老掛在心間,不是經常想念,但絕不是已經忘卻!這種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難以消除的。

作詩時蘇軾已經人到中年,那種共擔憂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彌篤,是一時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不思量”與“自難忘”看似矛盾的心態卻充滿了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詩人內心的情感。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裏,他又怎能“不思量” 聰慧明理的賢內助呢。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於是乎有夢,是真實而又自然的。“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想到愛妻華年早逝,感慨萬千,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淒涼,話說得極爲沉痛。其實即便墳墓近在身邊,隔着生死,就能話淒涼了嗎?這是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癡語、情語,表達了詩人的無限孤獨寂寞、淒涼無助卻又無法訴說的情感,格外感人。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三句現實與夢幻交織,把死別後的個人種種憂憤,包括在容顏的蒼老,形體的衰敗之中,那年蘇軾四十歲,卻已經“鬢如霜”了。明明妻子辭別人世已經十年,卻要“縱使相逢”,這是一種絕望的、不可能的假設,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無奈的,詩人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以及個人的變化做了形象的描繪,使詩詞的意義更加深刻。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夜來幽夢忽還鄉 ”,詩人寫自己在夢中忽然回到了時在唸中的故鄉,在那個兩人曾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相聚、重逢。

“小軒窗,正梳妝。”那小室,親切而又熟悉,她情態容貌,依稀當年,正在梳妝打扮。這猶如結婚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詩人以這樣一個常見而難忘的場景表達了愛侶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恆的印象。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夫妻相見,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暱,而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這正是東坡筆力奇崛之處,妙絕千古。正唯“無言”,方顯沉痛;正唯“無言”,才勝過了萬語千言;正唯無言,才使這個夢境令人感到無限淒涼。“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之勝,全在於此。別後種種從何說起?只有任憑淚水傾盈。一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但當年的美好情景,並不存在。這是把現實的感受溶入了夢中,使這個夢也令人感到無限淒涼。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後面結尾處三句,又從夢境落回到現實。“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料想長眠地下的愛侶,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爲了眷戀人世、難捨親人,該是柔腸寸斷了吧?推己至人,詩人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淒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謂用心良苦。在這裏蘇軾設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這種的表現手法,有點像杜甫的名作《月夜》的兩句“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不說自己如何,反說對方如何,使得詩詞意味,更加蘊蓄。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最後這三句,意深,痛巨,餘音嫋嫋,讓人回味無窮。特別是“明月夜,短松岡”二句,悽清幽獨,黯然魂銷。正如白居易評價“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苦心癡情感天動地。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整首詩詞簡練凝重,冷澀凝絕,猶如聲聲咽泣,壓抑沉重,猶如幽咽泉流,讓人艱與呼吸,又難以逃避。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中元節,讀詩念親人!蘇老先生這首詩詞爲何能流傳千古?打動人心?那是因爲他寫盡了我們思念至愛親人的執念和心痛,懷念親人,不在每一個白日晃晃的豔陽,卻在每個午夜夢醒時分;懷念親人,不是記得可歌可泣的過去,而是每個日常生活的點滴,留在腦海、心間的無數尋常點滴,每個孤單相吊寂寞的夢醒時分。無需提起,卻依然日思夜想,在每一個寂靜的清晨,每一個午夜夢迴時刻,在寂寞心碎的夢境裏,凝結着化不去的親情。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在這個只屬於思念的日子,無聲祝願我所有在天堂的至愛親人,在天外之天,一切安好!永歲安好!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蘇軾的《江城子》最痛最傷年年痛斷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