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夜梟

期貨市場有四大天王:東邪葛衛東,綽號"葛老大",西狂林廣茂,綽號"濃湯野人",南帝葉慶均,綽號"葉大戶","中國索羅斯",北丐傅海棠,綽號"農民哲學家" 。與其他三位不同,傅海棠並非科班出身,也沒有註冊公司或者代客理財,傅海棠是農民出身,種過地養過豬,是一位草根出身的期貨界神話。

1967年,傅海棠出身于山東的一個農村,他的父母是農民。1980年,剛剛初中畢業的傅海棠就輟學回家務農了。開始時,傅海棠種過大蒜、棉花、小麥和其他一些農作物,後來傅海棠不想種地了,就做起了小買賣,先後賣過毛皮和塑料製品。傅海棠雖然做起了生意,但他仍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一直做着和農民有關的生意。1996年,傅海棠聽說養豬能賺錢,就搭了個窩棚開始養豬。

直到2000年,也就是在傅海棠33歲那年,他的人生才迎來的轉變。有一次傅海棠去進豬飼料的時候,老闆告訴他有種東西叫期貨,這個來錢快,可以試着玩一下。一聽說能賺錢,傅海棠立刻就開了一個期貨賬戶,正式進入期貨市場。和很多人一樣,剛剛接觸期貨市場的傅海棠過得並不如意,很快就把這些年攢下來的5萬塊錢賠光了。把本錢都賠光了的傅海棠自然不甘心,他甚至還找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積蓄在期貨市場上投資。短短几年時間,傅海棠陸陸續續賠了幾十萬,不光沒賺到錢,反而還欠了一屁股債。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09年時的"蒜你狠",傅海棠正是抓住了這次機會在期貨市場上賺到了第一桶金。2008年,大蒜價格暴跌,一斤的生產成本1.2元,而最貴的大蒜品種一斤也只能賣到0.17元,當年所有種大蒜的農戶都賠了個底兒掉。由於大蒜價格暴跌,導致播種面積減少,沒人願意種大蒜了。這時傅海棠就去問了貿易商一個問題:現在人們還喫不喫打算了?貿易商回答:當然喫了。就這樣,傅海棠將僅剩的5萬元錢全部壓到了大蒜上面。

這次傅海棠可算是壓對寶了。2009年,甲流爆發,全球新聞都在報道大蒜能有效的預防交流。聽到這個消息,人們立刻開始搶購大蒜,市面上大蒜幾乎被搶購一空。由於上一年大蒜價格暴跌,導致大蒜產量急劇下滑,新蒜的產量完全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市場供求關係出現變化,大蒜價格急劇飆升,從1毛錢漲到3快多錢,足足翻了30多倍。短短三個月時間,傅海棠的5萬就變成了600萬,而他也因此一戰成名。

之後,在一次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傅海棠得知了朋友老家當地的棉花地減產嚴重,這引起了他對棉花行情的重視。爲了得到準確的數據,傅海棠前往全國各地的棉花種植基地考察,最終得出了棉花價格即將暴漲的結論。於是,傅海棠將自己賺到的600萬一股腦都扔到了棉花上面,趕上了棉花價格大漲的順風車,一年時間就把這600萬變成了1.2億。

傅海棠堅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想要賺大錢,就必須要發一筆"橫財",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是行不通的。正是因爲這種獨特的財富觀,才讓傅海棠敢於在期貨市場上大展手腳。很多人認爲借錢炒股的風險太大,而且做期貨的風險還要比炒股票大得多,也正是因爲傅海棠敢於大膽玩期貨,所以他才能發到這筆"橫財"。

老天是公平的,就在傅海棠剛剛在期貨市場賺得盆滿鉢滿,春風得意之時,傅海棠的期貨人生再次陷入了低估。短短几年時間,傅海棠就把自己賺到的1.2億賠的只剩1500萬了。不過傅海棠並不氣餒,他認爲賠錢在期貨市場上再正常不過了,賺錢的永遠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賠錢的,收益和風險永遠成正比。在這種樂觀的心態下,傅海棠沒有放棄,帶着這1500萬繼續着自己的期貨之路。

2016年,賠了整整三年的傅海棠終於迎來了轉機。2015年,全國鋼廠都出現了虧損的情況,但市場對鋼材的需求量卻絲毫沒有減少。面對這種情況,傅海棠相信爲了止損,全國鋼材的價格一定會上調,而傅海棠也趁此入市,大賺一筆。之後,傅海棠又通過做棉花、玻璃等品種,在一年時間內就將手裏的1500萬資金變成了10億元,資產翻了將近70倍。

如今,傅海棠最愛做的事就是在待在山東老家,沒事兒聽聽山東梆子戲,享受人生。當然了,賺到錢的傅海棠也沒有忘記父老鄉親們,他用賺來的錢給村裏修了路,還投資了幾百萬用於扶植山東梆子戲產業。當被問及是否會培養繼承人時,傅海棠曾這樣表示:不會,我也不會讓親戚朋友進入這個市場,我的子孫也不得進入。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