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漢元的通威集團是以農業、新能源爲雙主業,並在化工、寵物食品、建築與房地產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型民營科技型企業,系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通威結合公司戰略發展、行業競爭環境的變化、技術的進步,信息化目前已基本完成主體平臺及核心系統的建設,未來信息建設的重點將回歸IT本質,聚焦業務及應用價值,開展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工作。

文:歡歡

四川省有兩家相似的豪門家族,都是靠賣飼料起步的,一個是以劉永好爲最出名的劉氏四兄弟,另一個則是劉漢元。在劉氏四兄弟中,劉永好與劉永行還登上過中國首富的寶座,已經坐擁千億財富。與之不同的是劉漢元非常低調以至於很少有人聽過。不過倆家卻又相似之處,最早都是做飼料的,當飼料產業穩定發展後又擴展企業,實現多元化,進軍其他行業,且都形成了雙主業戰略。

劉漢元的通威集團是以農業、新能源爲雙主業,並在化工、寵物食品、建築與房地產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型民營科技型企業,系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通威集團在全球有130餘家分公司,子公司,員工逾2萬人。秉承“爲了生活更美好”的企業願景和“追求卓越,奉獻社會”的企業宗旨,堅定不移發展農業和新能源兩大主業。一年的飼料產量達到1000萬噸,已經坐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水產飼料全國市場佔有率已逐漸達到25%,連續20餘年位居全國第一。

20世紀80年代,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是那個時代的先進產物,就是通威的創始人劉漢元發明,也讓劉漢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爲這項技術的發明者,劉漢元認識到當推廣金屬籠養魚時,會滋生出無數的養魚人。想養好魚,好的飼料必不可少,而且隨着養魚人增多,飼料的消耗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劉漢元抓住了這個大機遇,因爲普通養魚人不知道科學的營養配方,無法讓魚快速又健康的成長,而且成本較大,週期較長,如果一旦出現問題很容易造成血本無歸的狀況。

劉漢元立刻馬不停蹄的開始創辦飼料廠,畢竟機遇稍縱即逝。1986年,眉山縣科力飼料廠成立,就是這家小飼料廠竟成了後來的商業帝國。改革開放後,隨着漁業發展重點的調整,以及以養爲主的方針的確立,我國水產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後來科力更名爲通威,並且推出的新的飼料。一經推出就得到了衆多好評,還成爲了四川省飼料行業的優秀產品,通威的知名度又一次打了出去,越來越多的水產養殖戶選擇了通威飼料。

如果憑藉自己發展,通威飼料廠要達到目前的水平是非常困難的,畢竟飼料廠到大企業是一個特別大的跨步。20世紀90年代初,民營經濟也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同時,通威還建立了完整的企業管理、人才管理和品牌管理機制,並且在組織和政府的幫助下,開始向全國各地前進。1993年,劉漢元正式成立四川通威集團有限公司。這時通威開始了自己的擴張步伐,在全國各地建廠,並逐步聚焦海外,開發海外市場。如今,通威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商。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25%,多年來一直位居中國第一。

光做飼料是很難做大做強的,現在的企業都向着多元化現代化前進。目前,通威主要發展農業和新能源。在農業方面,尋找科學的營養配方,做出好飼料爲主要發展方向。新能源是從事高純晶硅生產、高效太陽能生產等光伏產業。大家都說隔行如隔山,但是卻沒有難倒通威,通威不光把飼料做好了,還把新能源也搞到了世界前列。

通威在新能源領域不斷進步,通威的永祥股份經歷了四次技術升級。截止現在高純硅晶體的生產能力高達8萬噸,居世界前三,電池片產能13GW,居世界第一。此外,通威太陽能電池片的平均轉換效率最高爲22.15%,品質也排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各項指標都進入了世界領先水平,在新能源行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了農業新能源雙巨頭。

讓傳統行業坐上互聯網的順風車,2015年通威發佈了互聯網+計劃,包含連接用戶、智能養殖等,推動傳統漁業向現代智慧漁業轉型,也又人說爲傳統行業插上了翅膀。集各大技術爲一體的通威智能水產養殖系統,是通威的一大創舉。整個過程通過採集各種養殖生產相關數據,形成大數據分析平臺,,構建全新的水產養殖商業模式。目前在全國建立上百個“通威365健康養殖模式”示範基地,通過手機遠程監控與操作養殖基地各種設備,實現養殖智能化。

農業和新能源兩大產業齊頭並進,讓通威也成了一代鮮有能及的巨頭。2018年,營收高達621.1億,成爲中國企業500強、民營企業100強。而且,目前通威股份市值爲569.16億。並且通威還實現了農業和新能源的結合,推出了光漁一體的模式,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能節能,節省空間,讓人們看到了通威的又一次創新。

光伏發電在水產行業,建立“漁光互補”的應用系統。在大的養殖水面上,可以在塘邊、一部分水面中架設光伏發電設備,水中可繼續營造適合養魚的環境,這樣每畝可以建設30kw以上的發電站,每年可輸出3-5萬度電力,水下同樣可以進行養殖。在這個過程中解決社會的持續發展,用技術和創新推動這個領域的變革,這既是行業和社會的需要,也是通威集團的商機所在。

通威結合公司戰略發展、行業競爭環境的變化、技術的進步,信息化目前已基本完成主體平臺及核心系統的建設,未來信息建設的重點將回歸IT本質,聚焦業務及應用價值,開展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工作。整體目標在於提升公司運營效率,構建基於卓越運營的成本競爭優勢。對外聚焦客戶服務,提升客戶體驗,降低交易成本。基礎架構方面在雙模架構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系統的可靠性,加快雲戰略的落地,由私有云模式逐步向行業雲、公有云方向發展。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