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秉文

衆所周知,廣東省作爲我國經濟實力非常雄厚的省份,誕生了很多全國聞名的企業。比如格力、華爲、華潤、美的、碧桂園、比亞迪等等,在國內幾乎家喻戶曉。但其實,廣東還有一家企業是不得不提的,雖然它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很陌生,知名度不高,但它在業界卻擁有獨一無二的地位。以至於有學者曾評價它說,中國最好的企業,除了華爲,就是它。

這家低調的行業巨頭就是溫氏集團。溫氏集團是一家以養豬業和養雞業爲主導,兼營生物製藥和食品加工的多元化、跨行業、跨地區發展的現代大型畜牧企業集團。作爲一家靠養殖業發家的企業,溫氏集團已經蛻變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堪稱中國畜牧業的“超級航母”。

根據溫氏集團發佈的2018年財報顯示,其去年實現營業收入572.36億元,淨利潤爲39.57億元;肉豬銷售近2230萬頭,肉雞銷售近7.5億隻,繼續領跑全行業。要知道,由於去年的非洲豬瘟事件,全國豬肉銷量都下降了不少,國民更是“談豬色變”。但唯獨溫氏集團的業績逆勢而上,一年賣了兩千多萬頭豬。足見溫氏集團在業界的實力和口碑。

其實,作爲中國畜牧業領頭羊的溫氏集團,在業界之所以能擁有這麼高的地位和如此耀眼的成績,並不是因爲它有什麼背景。它最早只是一家無名的鄉鎮企業,初始資金只有8000塊,但現在已經成爲市值1970億元的養殖業“第一股”。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其創始人溫北英的功勞。

溫北英於20世紀30年代出生在廣東省新興縣的一個農村家庭,從小就熱愛學習。20歲那年,溫北英從肇慶師範學校畢業,在那個年代也可以算是很優秀的知識分子了。畢業後,溫北英被分配到縣裏當了一名教師。但後來由於一些特殊原因,溫北英被學校辭退,回到了老家。而這也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溫北英的老家依山傍水,養殖業比較發達,當地的三黃雞更是聞名廣東。於是,溫北英就決定進入養雞行業。從那時起,溫北英就開始刻苦學習養雞的門道,爲了瞭解雞的習性,他甚至睡到了雞圈旁邊。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溫北英的不懈努力之下,他終於在二十年後成了縣裏有名的養雞能手。後來又被分配到縣裏的食品公司,成了一名養殖技術員。

到20世紀80年代,隨着改革開放的推進,溫北英也下海創業。1983年,他和兒子組織了村裏8戶家庭,共同籌集了8000元成立了勒竹畜牧公司。憑藉紮實的養雞技術,公司很快就實現了盈利,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要擴大養殖規模,就需要更多的人力,那麼該從哪裏獲取大量的人力呢?

爲此,溫北英創造性地發明了一種新模式。由公司提供雞苗、技術、疫苗和銷售,讓全村的養雞戶都跟着自己的公司一起發展。憑藉這種模式,溫北英的公司逐漸發展壯大,營收從1986年的30多萬元飆升到了1987年的100多萬元,再到1988年,更是突破了200萬。

1990年,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革,但溫北英仍堅持共同創業、共同富裕的經營模式,將公司股份分配給了43名股東,並融資100萬元正式成立溫氏股份。然而,就在溫氏集團發展得如日中天之時,溫北英卻累倒了。1994年,溫北英與世長辭。

在溫北英去世後,領導溫氏集團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兒子溫鵬程的肩上。而溫鵬程也不負衆望,帶領溫氏集團一路高歌猛進。2015年,溫氏集團成功上市,公司的那43位股東一夜之間都成了億萬富豪,公司市值更是一度高達2500億,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養殖業“第一股”。

現在,溫氏集團依然堅持着共同富裕的原則,以“創建共享”爲企業發展的理念,讓每一個員工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都可以分到相應的紅利。這可以說是溫鵬程對父親溫北英創立的員工持股合作制經營模式的一種傳承和延續。相信在溫鵬程的帶領下,溫氏集團在未來還會創造新的輝煌。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