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僧,单论在西游记中的形象,很多人都不太喜欢,因为他太没有血性,面对恶人和妖怪,一昧的惧怕和退缩,在原著中,甚至为了一时的躲祸,和徒弟撇清关系,不想为了徒弟保护自己的行为,受到牵连。

在白骨精一回,他要赶走孙悟空,孙悟空在争执中,讽骂唐僧过于“软善”,这两个字的评价,真是恰如其分的将唐僧的性格缺陷给抖落完了。 但是,软善的唐僧,他在踏入取经路之前,可是杀过人的,而且手段比起棒杀白骨来说,手段更为残忍。



在原著中,唐僧本来和佛教结缘,本来就是一个悲剧造成的意外。 按照唐僧的正常人生路线,爸爸陈光蕊是状元,母亲是宰相千金,唐僧本来就有天分加成,以后踏入仕途,青云直上的官宦生涯,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惜一切都在父亲的误上贼船的选择中,人生彻底偏离了荣华富贵。

陈光蕊被那狼子野心的歹徒杀害后,尸体推入江底,唐僧当时还是没出世的胎儿,母亲为了他忍辱负重,委身跟着贼人,等到唐僧出了世,母亲从江上把他给抛给了命运,唐僧也解锁了他的第二条人生路线——佛门弟子。


由此可以看出来,唐僧是纯粹因为父母遭遇大灾,才结了佛缘的,等到长大之后的唐僧,因为跟寺庙的僧人争吵,被辱骂没有爹娘,唐僧哭哭啼啼找到方丈,方丈无奈,才告诉了他的身世,然后唐僧下山和母亲相认,给外公宰相去了一封求救信,宰相亲自带了六万兵马,合伙捉拿了贼人。

当场杀害陈光蕊的一共是两个人,主犯叫刘洪,从犯是刘彪。这两个人想也不敢想,竟然是打死了状元,霸占了宰相千金,可想而知,到了这个时候,罪过就不是简单的砍头可以抵消掉的了。


首先是从犯刘彪,直接被用铁钉子,钉在木头制作的一头驴上面,然后被官兵直接拉到刑场,活活剐了千刀,主犯刘洪心里发毛,从犯都已经是毛骨悚然的下场,他这个主犯还能怎么处理?

直接上书中原文吧:“丞相与玄奘、小姐,亲到江边,活剜取刘洪心肝”,从原文可以看出,刘洪所受的罪苦,可比刘彪少多了,可见这里主要是突出一个让唐僧亲手报了父仇。所以最重要的行刑者,肯定不是宰相和千金,就只能是唐僧亲手剜了心肝,才可以算作是报了仇雪了恨。

回过头来,我们可以看出,在取经队伍中,师徒四人,都是手上有人命的,只是徒弟三人都是众人知晓的,唯独唐僧的这一段剜心之事,后来却是一字不提,反而在看到孙悟空杀生取命时,一副少见多怪的样子,心机很重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