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非衣食住行。

而多數人,以食爲大。

每日思考最多之事,便是一日三餐以何爲食。

人間大大小小的人和事,

最終都繞不開一餐飯。

食物能給人以情感波動,

嬰兒喜歡用嘴巴探知世界。

長大後依舊喜歡用嘴巴,

來感受一個地方的風土。

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時候。

短時間內變得隨心所欲,

變得 " 自由 ",誰也不打擾,

毫不費神地喫東西的這種孤高行爲,

只有這種行爲能夠與現代人平等,

能夠最大程度得到治癒。

熟悉的片頭在耳邊響起,

《孤獨的美食家》又雙叒叕開播了。

第七季的豆瓣評分高達 9.3,

(並且幾乎每季都保持在 9 分以上的高分)。

這一季劇組重返初心,

開始與市井中不爲人知的奇妙美食相遇。

跟前幾季一樣,五郎仍然是那個,

拿着公文包西裝筆挺,

穿梭在大街小巷找尋美食的孤獨美食家。

常趁着出差機會到各地尋找美食,

介紹不爲人知的小鎮美食,

從未介紹過的美食種類。

大量特寫鏡頭對準食物,

極盡所能地展示食物的狀態,

搭配好之後再以特寫鏡頭展示食物的全貌。

從視覺上一再彌補觀衆,

無法直接品嚐劇中食物的遺憾。

從那些不期而遇的小店裏,

他發現了隱藏在城市各個角落的美食。

香噴噴的豬排店、熱辣的無湯擔擔麪,

一個人的美味烤肉、入口即化的靜岡關東煮,

香脆可口的炸豬排套餐等等。

每當沉浸在一個人享受美食的過程中,

大叔的內心除了美味心無旁騖,

填飽肚子後煩惱也一掃而光。

第一集的片頭,

五郎先生就在上尾的街頭行走,

想到昨日被突如其來的電話打亂的美食計劃,

讓叔有些懊惱。

導致一大早腦袋就被炸豬排佔據,

工作結束後就開始在上尾市開始尋找炸豬排之旅。

對於炸豬排配什麼醬汁,叔也選的很認真,

每一塊都要配上不同的醬,嘗試一番。

各種瑣碎的感想和微妙的聯想,

構成的心理活動,十分有趣。

全劇沒有情節,甚至連對話都沒多少,

除了五郎去聊工作的街頭晃盪。

就只有他在小餐館裏美妙進食的場景,

而且 90% 的對白都是五郎的內心 os。

雖然片名說是 " 孤獨的 ",

因爲五郎總是一個人去喫飯。

但有網友評論這是最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劇,

我們也是一樣的。

很多時候不可避免地一個人喫飯,

但依然尊重自己,認真地喫,認真地生活。

易驚喜,易知足,就是最高的自愈了。

我們沒有必要爲了顯得 " 合羣 ",

而害怕喫飯落單,

強迫自己和別人去喫不喜歡的食物。

或許無法像《孤獨的美食家》裏的大叔那樣灑脫自在,

但一個人喫飯的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至少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來喫,

一個人喫飯,可以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

還有什麼能比勞累一天後,

安安靜靜坐下來享受美食更治癒。

買房買車太遙遠,相親相愛可能是一廂情願,

唯有美食纔是日常裏最觸手可及的幸福。

而此刻,孤獨不代表寂寞,

反而是一種徹底放鬆的享受。

對於像井之頭五郎這樣,

專注而認真的喫喝者,孤獨算不了什麼,

因爲美食從不孤獨。

聽說五郎叔在每次拍攝前,都會讓自己餓上一天。

等到正式拍攝的時候,

才能在鏡頭前真實的狀態,

就算是那熟悉的,肚子餓的場景,

他也可以演繹得千姿百態。

而且最讓人心動的是,

「孤獨的美食家」中,

所有的店鋪均爲真實店鋪。

如果有機會去日本,

你會想喫哪幾家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