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這件小事,在冬天格外增色,天寒地凍取暖,心煩燥熱降火。王爾德呼喚,生活吧!過屬於你的奇妙的生活!點滴都別浪費。

--- 說到喝湯,廣東人就是學習的典範,不信你翻他朋友圈。

廣東的湯,喝起來總是有股子 " 甜 " 味兒,木瓜煲魚尾湯、清甜甘蔗粟米燉豬展、蘋果薯仔煲豬展,熟木瓜等果分子的清甜融化進湯裏,清肺潤喉的功效有它們一份功勞。同樣的,冰糖和蜜棗作爲甜味劑也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不喜歡蜜棗的口味,無花果也是超棒的選擇。

好廚子怕熬湯,說這句話的人肯定沒和廣東人打過交道吧。細數廣東的湯,真是沒辦法雨露均霑,試問有什麼東西是不能燉湯的嗎!何況每個廣東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就比如最普遍的雞肉吧,松子參片煲雞、花菇燉雞、鐵觀音燉雞、竹蓀燉雞、吧啦吧啦的椰子燉雞,光一個椰子煲雞,蔥薑蒜根本派不上用場,椰子水倒入滾開的鍋中,慢燉椰香味就夠了。廣東的雞湯之所以這麼好喝,也取決於 " 走地雞 "-- 自然放養的雞,畢竟對食材的講究也成爲廣東人的一種標籤了。

用魚,有鯪魚煲葛,這道粉葛煲土鯪魚是廣東有名的瀉火靚湯,潤腸效果好,據說還有去溼疹的效用。雖名字裏只有魚和粉葛,實則還需要用到排骨,爲了不影響魚肉本身的鮮味,僅需用陳皮和生薑去腥味即可。

順德人善於烹魚,鯪魚又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其他地方很少提及的鯪魚,在廣東人的刀下卻能發揮得遊刃有餘,豆豉鯪魚就是風靡大江南北的鯪魚罐頭了。

雞骨草、五指毛桃、護肝草、葉根花這些稀奇古怪卻鮮美無比的野味他們不會錯過,五指毛桃、雞骨草常與豬骨一起燉煮,兩者都是傳統野生的中草藥,煲出來的湯除了味道鮮美,還可以清熱解毒、祛溼降暑。

放了藥材纔好喝啊,這話一聽就是廣東人了,很多其他省份的人的確會喝不慣,在本地人眼裏,烏雞天麻湯如果不放天麻味道就少了些滋味。花旗參也是個好東西,用烏雞燉反而更加鮮甜。

你總會發現身邊的廣東人對食材的寒熱乾溼瞭如指掌,光憑味覺就對湯料略知一二,都說家中常備健胃消食片,他們是家中櫥櫃裏好幾屜的湯料藥材。土茯苓煲豬骨、綿茵陳鯽湯,在廣東久了,不自覺聽身邊人聊煲湯,自己也會 " 染上 " 喝湯的習慣。

紅蘿蔔馬蹄玉米煲豬骨,西洋菜煲或者燉陳腎,霸王花煲瘦肉,煲什麼湯也有季節之分,爸媽說什麼時候就是什麼時候該喝了。章魚乾、瑤柱幹、蠔豉、陳皮、雞腳是煲湯經常用的 , 同樣的食材每家煲的滋味都不一樣。黨蔘、茯苓、天麻、玉珠這些百搭食材也是隨便就可以放進去煲的,由此來看,要說它們講究也是十分講究,而同時,又是這麼任性。

氣候的溼熱讓廣東人胃酸分泌過多,一碗湯中和胃酸,讓胃口倍增那是再好不過了,喫前喝一碗開胃,喫完喝一碗收尾,廣東的湯很清,去皮去油。這湯就相當於北方的麪食,花樣多,口味多,什麼枸杞豬骨、靈芝豬骨、墨魚豬骨、鴿子竹蓀山藥湯、豬手黃豆陳皮湯、桂圓紅棗湯,每一種湯,看起來都是清澈而溫和,喝下去就覺得又要變美了。

簡單的杏仁豬肺湯,光是清洗豬肺,就得費上些功夫,豬肺不切開,直接通過大氣管往裏面衝水,豬肺會慢慢的膨脹變大,用手抓肺葉用力把水擠出來,如此反覆多次,直至沖洗乾淨豬肺裏面的血水。豬肺變白,切塊煮沸,瀝乾再衝洗乾淨浮沫,這樣洗乾淨的豬肺就不再有腥味了,也無需加任何香料,杏仁汁也得生磨的夠香,在最後半小時加入 湯內,這樣香氣才能留存,入口也更佳醇滑,杏仁的香氣和豬肺的鮮,什麼神仙味道。

總結起來,從食材的講究、湯底的多變,到湯料的豐富,包括煲制的工具都得 " 各司其職 "。瓦罐聚熱保溫,相對於鐵鍋,煲出來的風味好像更佳。再加上燉煮時間的耐心把握,才能喝上這一碗香氣宜人的燉品。老火靚湯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慰藉和生活習慣,就像很多人喜歡喫辣一樣,湯就是他們不能捨棄的一種味道,生活在廣東,湯就是體面啊。

雞湯出在雞身上

禽類、畜類和水產都適合煲湯,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喝湯和喫肉兩者間,沒什麼界限,要達到合二爲一的境界,關鍵得是肉好。

三黃雞、杏花雞老母雞油厚味道濃,小母雞湯清肉嫩。小雞燉蘑菇、冬筍雞湯,紅棗雞湯是中國大部分地區普遍的湯品,香菇燉雞的香菇用幹香菇味道更好,土腥味兒濃,所謂的香菇味才更能發揮出來。紅棗燉煮湯會有紅棗的清甜味生薑切好、倒些黃酒,放入材料小火慢燉,出鍋時放入蔥段和鹽就好了。

鴨子渾身都是寶

鴨肉的纖維比雞肉結實,不說別的,你就想想喫鴨滷味的時候有多棒吧。鴨肉做湯,好比那道家喻戶曉的鴨血粉絲湯,鴨血要細嫩有彈性,鴨肝要滷水煮過沒有腥味,一口鴨血鮮嫩柔滑,一口鴨腸,多汁彈牙,鴨肝口感綿密,加上粉絲、豆腐泡,成爲一道熱乎乎的經典湯料。

川菜那麼出名,湯也不能落下。川渝地區的經典燉品 -- 酸蘿蔔老鴨湯,鴨肉皮糯肉軟,蘿蔔酸爽解膩。酸蘿蔔有講究,作爲這道菜的配角,泡製時間和搭配數量需要控制好,包括燉煮的水,喫不慣酸蘿蔔口味的也可以用新鮮白蘿蔔代替,它們可以中鴨肉中過多的油脂。

鴨羹雖甚熱,亦無氣,一隻鴨皮膚中油脂量非常豐富,鮮黃的油脂浮於表層,使湯不外溢,保證每一口老鴨湯的 " 精氣兒 ",這恐怕是鴨湯別有風味的一個隱藏因素了。

豬肉可以是一種陪襯

湖北人愛喝蓮藕排骨湯,常常遇見街坊鄰居打個照面趕回家說 " 煨了藕湯 "," 哎呀巧了,我家也是 "。蓮藕湯最重要的,就是選藕了,必須得用湖北的本地藕,湖北的魚米之鄉絕不是浪得虛名,蓮藕需煮的綿軟,咬一口絲如鬍鬚,藕藕斷絲連真真切切,澱粉完全融進粉褐色的湯裏,肉用筷子戳戳就脫骨,蓮藕也軟糯糯的,肉香湯甜,喝的時候舀一碗加點鹽和蔥花,不喝完不下桌。

同理的山藥也是如此,晴天霹靂的甘潤適合秋季,也適合脾胃不好的人,香軟糯的鐵棍山藥喫起來滿足,熱量超低,夏季食用不油膩。南昌瓦罐湯,山藥排骨、茶樹菇排骨、蓮藕排骨、花生排骨、玉米排骨,海帶排骨一人一瓦罐,配上炒米粉,特別圓滿。

羊肉湯做好了纔不羶

北方人愛喝羊肉湯,經過濃湯熬煮的羊肉更加鮮嫩。老一輩人都愛說,冬季一定要進補,羊肉蘿蔔湯就是很好的一道暖胃湯,羊肉性溫、御風寒。用羊腩,即羊腹部的部分燉湯最好,煲羊肉湯時滴入幾滴白酒,會使羊肉的羶味減緩一些,肉也會容易酥爛。

所謂豬不椒羊不料,燉羊肉不能放八角,和羊肉在一起煮串味,羊肉的特殊香味,與之搭配的調料必須是能襯托出羊肉本身香味的,還能起到去腥的效果。用草果、花椒和肉豆蔻一起是最好不過的搭配了,新疆的白水煮羊肉只放花椒提鮮,羊肉和 " 皮牙子 ",也就是洋蔥也是傳統絕妙的 CP,剛卸下來的羊肉直接加洋蔥就可入鍋燉煮。

去羶味的方式每個地區每個家庭各有不同,枸杞和橘皮也可去除部分羶味,但是好的羊肉是不羶的,譬如寧夏。寧夏的清燉羊肉,是將羊肉剁成塊,下鍋煮沸,撇出肉末加入胡蘿蔔,香菜、生薑和鹽,羊肉質地鮮嫩,肥瘦均勻,羊肉湯清淡的乳白色,撒點香菜點綴,濃香四溢。

牛肉湯再加一份牛肉

有人和我一樣喜歡清燉牛肉蘿蔔湯嗎?要得到透徹軟糯的口感,牛肉和牛筋各一半燉煮。和魚肉一樣,用稍微煎過的牛肉再燉更香,爲了保持牛味兒,最好的食材是清淡,像蘿蔔一樣的水嫩則能烘托出牛肉獨有的那股勁道味。

番茄牛腩的湯也是真好喝啊,燉煮好的狀態是完整又化渣,依然存留咬勁兒,用筷子簡單戳一戳就知道好沒好了,牛肉的燉煮比一般肉類費時,三四個小時下來,微火慢慢等待,放點香醋、少許料酒。

牛肉湯三要素,牛肉、調味和做法。繼黃燜雞米飯後大街小巷湧現的淮南牛肉湯也挺受大夥兒歡迎的,牛骨燉湯、牛肉切片,澆湯調味。不配蔥油燒餅的牛肉湯是沒有靈魂的,一塊錢一片,必須來個兩片,一口餅一口湯,味道簡直槓槓的啊。

一碗胡辣湯加一碟餅

喝湯也可以用筷子,河南的胡辣湯深得我心,胡辣湯的特點是辣,其次是濃稠。好喝的胡辣湯,濃厚滑爽,那種鹹香辣味,非常特別。這種大骨熬成的湯底,胡椒灑上的椒麻香,精髓在於配比牛羊肉、麪筋、花生米、黃花菜、海帶絲、木耳、紅薯粉等等,其貌不揚是真的,但味道是特別要豎起大拇指的,單喝不能果腹,要配上油條、水煎包、油旋兒,呼嚕嚕吸溜進嘴裏,辣湯和麪食,一 " 軟 " 一 " 硬 ",平凡又幸福,這是大多數河南人的早晨。

一碗鮮湯喝不夠 知否?

愛喝魚湯的人,都喜歡那口白湯,野生鯽魚那奶白色的湯汁濃稠鮮美,是愛魚肉者絕對拒絕不了的美食。全魚來說,鯽魚是煲湯極品,其次是黑魚、鱅魚,常用來燉豆腐湯。

白湯的食材很關鍵,豬骨容易燉出白湯,而瘦肉很難,膠原蛋白豐富的食材如豬手、牛筋比較容易熬出白湯,脂肪必不可少,卻不能太多,在燉魚湯前把魚肉煎一下,煎魚的油給湯中增添了額外的脂肪,蛋白質、磷脂等乳化成分可以更快的溶解在水中,魚處理好內臟,抹點鹽低溫下魚,小火慢煎,顏色金黃後出鍋瀝乾再燉,鯽魚湯不僅好喝,烹飪過程中也不需要更多的調味品,原汁原味又多滋多味。

浙江寧波的雪菜黃魚湯,用黃魚、雪菜和冬筍一起燉煮," 雪裏蕻 " 是寧波一帶每家常備之菜,和冬筍在一起最相配,味道鮮,肉質緊,康師傅竟然也有同款口味。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接受來自深海的墨魚湯,墨魚豬骨湯、墨魚花生湯、墨魚蓮子湯。幹墨魚清水泡發,清理掉表面黑色的外衣,切絲整裝待熬,海里的味道我知道,天然的提鮮劑即使沒有任何佐料也能喝出滋味來,優質的墨魚乾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喝一碗總之沒壞處啦。

尤其說到福建的佛跳牆,什麼鮑魚、海蔘、魚脣、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等食材,分別獨立製作成一道菜,淋漓盡致的體現每一種食材的口味和特點,再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紹興酒,文火煨制十幾個小時以上,當屬頂級 " 大亂燉 "。湯濃色褐,口味複雜,只喫過,沒做過,不敢多闡述。謹記,喝一小碗就夠了。

湯做得好的同樣還有蘇菜,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保持菜的原汁原味,口味清淡,湯濃而不膩。湯本身的營養且不說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但無論如何,最好儘量以清淡爲主,燉湯以溫火燉湯,時間久些 1-2 小時左右,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味道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說到底,明知道很多湯都不符合現代營養學,卻不妨礙親人間情感上的交融,家的味道和豐富的口感,文化和美味如今也早已大於營養的意義,就像辣條一樣,人生苦短,喜歡就好。

互動

你都喜歡哪些湯

說出來大家一起熱乎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