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在路上——爲什麼永動機不能工作?

歷史中的永動機騙局可謂層出不窮。在熱力學體系建立之後,學界就認定了永動機相悖於熱力學基本原理,從而將其從正統學術界中排除了。早在1775年,法國科學院便通過決議,宣佈永不接受永動機。美國專利和商標局也嚴禁將專利證書授予永動機類。

2017年雖然證明了時間晶體的存在,它的原子運動不用任何外界能量來維持,雖然複合“永動”的字面意思,但能量在加入額外的能量前不能被利用。而且時間晶體的熵不夠高,晶體會散成粒子。

科普在路上——爲什麼永動機不能工作?

所謂的第一類永動機是希望以機械方式在不獲取能量的前提下,系統持續地向外界輸出能量。史上第一個永動機是十三世紀法國人亨內考推出的“魔輪”,它通過裝在轉輪上一系列可轉動的懸臂而實現,向下方向的懸臂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力矩產生得不平衡驅動魔輪轉動。

十五世紀的時候,達芬奇也曾設計過永動機。1667年還曾有人將達芬奇的設想變成永動機,這是一個直徑5米的機械結構,但也以失敗而告終。人們追求永動機的夢想仍前仆後繼的繼續着,包括利用浮力、水力等原理建造永動機。

科普在路上——爲什麼永動機不能工作?

1842年荷蘭科學家邁爾提出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1843年英國科學家詹姆斯·焦耳提出熱力學第一定律。這些理論也直接將憑空製造能量的第一類永動機判了死刑。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內容之一就是:第一類永動機不可能實現。

在熱力學第一定律誕生後,世人意識到能量不會憑空產生。於是有人希望從海洋、大氣中吸收熱能,變轉換成能量。1820年法國人卡諾設計了工作於兩個人員之間的理想熱機:卡諾熱機。這證明了熱機的工作效率和兩個熱源的溫差。克勞修斯和開爾文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其指出不可能從單一人員吸收熱量,並將之變成有用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

科普在路上——爲什麼永動機不能工作?

1881年美國人約翰·加姆吉爲美國海軍設計了零發動機,這是利用海水的熱量將液氨汽化,推動機械運轉。汽化後的液氨在沒有低溫熱源存在的條件下無法重新液化,所以不能完成循環,這一裝置也無法持續運行。

科普在路上——爲什麼永動機不能工作?

1820年法國工程師尼古拉·卡諾設計了兩個熱源之間的卡諾熱機,這也從理論上證明熱機的工作效率與兩個熱源的溫差相關。德國人魯道夫·克勞修斯和英國人開爾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其指出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取熱量,使之完全變爲有用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這一表述也將第二類永動機判了死刑。

科普在路上——爲什麼永動機不能工作?

永動機基本是各類騙子和異想天開人士的“樂土”。1948年,前國民黨第12兵團司令黃維在國共內戰的徐蚌會戰被俘後被送往戰犯管理所接受思想改造。1975年被釋放後,他花費大量精力研製“東方紅永動機”,但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