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目前國內底料零售市場,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仍是川渝口味的火鍋底料,其佔火鍋底料市場份額50%以上。縱觀零售市場,作爲複合調味料的一員,川渝火鍋底料大多零售價格在8-15元(300g-400g ),更有甚者零售價格做到了5元左右,終端毛利大多在10%左右,甚至更低。

火鍋,始於三國時期,經過近2000年的演變,到如今早已是百花齊鳴。按照地域和流派來劃分,傳統火鍋可分爲南派和北派兩大系,南派以川渝麻辣火鍋爲代表,北派以北京、內蒙古的清湯涮肉火鍋爲代表。經過數年的經營,一些企業根據自身特色,不斷發展壯大品牌,從千萬火鍋大軍中脫穎而出,形成了中國乃至世界知名的餐飲品牌。火鍋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火鍋底料的迅速發展。

火鍋行業的繁榮以及行業事件的洗牌,衍生了火鍋行業衍生產品,例如火鍋香油、辣椒麪以及火鍋底料等產品的零售大市場。

根據《2011年火鍋料行業發展藍皮書》調查發佈:

①有47%的被調查消費者選擇自己購買底料在家DIY火鍋;②火鍋底料行業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銷售額在150-180億左右,且增長幅度保持每年在30%以上。未來十年將有可能形成近千億的產業規模。

就目前國內底料零售市場,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仍是川渝口味的火鍋底料,其佔火鍋底料市場份額50%以上。但就市場份額而言,火鍋底料市場品牌集中度仍然偏低,據調查,零售市場佔有率前三品牌相加,也不足16%。這爲後來者的品牌突圍創造了有利條件。

火鍋底料市場亂像之價格戰

龐大的市場份額,引來衆多行業競爭者,而部分短視的企業在市場上的惡性殺價行爲,造成產品價格一路走低,利潤空間也一再被盤剝。縱觀零售市場,作爲複合調味料的一員,川渝火鍋底料大多零售價格在8-15元(300g-400g ),更有甚者零售價格做到了5元左右,終端毛利大多在10%左右,甚至更低。價格的走低,造成包括經銷商在內的產業鏈各環節無利可圖,致使部分上游生產企業不得不偷工減料,降低成本,以獲取更多的利潤空間。

反觀所謂的中高端市場,火鍋禮盒層出不窮,但大多換湯不換藥,僅僅是做了包裝上的調整,內部還是一樣,而價格遠遠超出該品牌正常包裝商品,以某品牌爲例,其300火鍋底料正常零售價爲8元左右,而換裝成禮盒裝(300 ×2)後,零售價達到了42元/盒,價格翻了2.6倍。這種急功近利的銷售方式導致的結果是:過年過節偶爾會有銷售,平時基本無銷售,此類產品最終並未能給企業和經銷商、終端帶來本質的利潤空間的改變,並未能成爲市場主流。

火鍋底料市場的突圍:堅持,是最好的創新

在部分零售場所,例如沃爾瑪、家樂福等,相繼以現場炒制或手工製作爲賣點,推出了手工全型火鍋底料。且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追捧,原因也簡單:看得見的真材實料,安全放心。

在創新概念滿天飛的當今市場,有一部分企業並沒有隨波逐流,本着最初的信念,用着最地道的食材和傳統的工藝,讓火鍋迴歸最本質的狀態,返璞歸真,奉獻給消費者最真實的火鍋的同時,也傳遞熱情、率直、奔放、堅持的火鍋文化。

優秀的川渝火鍋底料企業,堅持傳統工藝,雖然不能做到現場製作,但堅持真材實料、以傳承最正宗的火鍋味道和火鍋文化爲己任。產品包裝上,此類型火鍋底料一般採取全透明包裝,讓每種食材都能直接完全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這是一種對自身產品品質的充分信任,也是對消費者食品安全的保證。安全、健康,有真材實料的火鍋底料擁有着衆多賣點,這樣的產品更能吸引消費者。

(本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