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的中國陸軍不但在火力水平上幾乎無人可比,而且信息化建設水平也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無論是對敵方步兵集羣的殺傷,還是對敵坦克部隊的摧毀效率,各層火力組成的火網幾乎消除了任何死角,而且出色的體系化配合還能讓空中支援隨叫隨到。中國當年不但在坦克數量和質量上相差甚遠,而且火炮和航空力量上也根本不足以根本性遲滯對方的推進,據說有人推算,如果當年蘇軍真的南下大舉入侵中國,東北華北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甚至會在兩個月內淪陷。

曾有軍事評論家結合中國陸軍現階段武備、技術說了一句讓人自豪的話:今天只要是履帶、車輪和腳板能抵達的地表部分,中國陸軍就是最強大的!熟悉軍事的人爲中國陸軍之強悍而振奮時,火力不足恐懼症這個名詞也難免浮現於記憶,與之相伴而生的就是以弱勝強的大無畏精神。正如長久以來深藏於人類天性中的黑暗恐懼症一樣,中國軍隊的火力不足恐懼症也絕非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一次次血與火的犧牲後形成的。現在,讓我們回到過去,通過一場跨越80年的時空之旅,來了解這一現象的來龍去脈。

抗戰初期,國民黨軍的火炮型號雜,產品老舊,如果耗盡彈藥或零件損壞後就形如廢鐵。更主要的是,中國軍隊的火炮和彈藥數量也處於絕對下風,甚至經常被限制發射次數。同時,大口徑榴彈炮和加農炮方面,日寇有絕對優勢,加上飛機助戰,使中國炮兵經常因爲損失慘重而退出戰場,這就使中國步兵幾乎得不到任何像樣的支援。

條件遠比國民黨軍遜色的八路軍等中共武裝情況更嚴重,爲了保住一挺輕機槍往往都要犧牲十多人!《亮劍》劇中李雲龍曾提到新一團起初輕機槍都不到10挺,即使在大量繳獲後成爲主力團後,其火力在對手看來都不值一提。由於日軍大量配備擲彈筒和戰防炮,中國軍隊本就數量有限的機槍往往還被壓制,當年中國機槍手的陣亡率高的驚人。

抗戰後期,日寇還將新成立的戰車師團投入戰場,儘管日軍的機械化水平和戰車性能相對於同期歐美列強差距明顯,但戰車第三師團的實力堪比德國二戰之初閃擊波蘭的水平,相對於中國軍隊已形成空前巨大代差。此外,日軍戰車師團還具有空中支援,總體作戰能力幾乎達到國民黨幾個主力軍!在豫中戰場上,不少國民黨防禦部隊甚至還不得不使用清末生產的土槍迎戰這個可怕強敵!

抗美援朝戰場上,美軍的火力優勢之巨大遠甚於當時的侵華日軍。特別是所謂範弗裏特彈藥量,讓志願軍犧牲慘重,因爲美軍隨叫隨到的火力支援,志願軍在砥平裏、長津湖等戰鬥中遭到了嚴重挫折,有時兵員總數多倍於敵,也很難徹底消滅對方一個營級單位。美軍一個步兵師往往都配屬了大口徑火炮甚至坦克,其火力和機動力讓志願軍望塵莫及。

在朝鮮戰爭中,美國空軍的近距離超低空火力支援比二戰時更爲純熟,其強度遠超過昔日國民黨和日本航空兵,讓志願軍一時難以適應。由於美軍發動的航空絞殺,讓志願軍的補給車隊犧牲巨大,而且美軍已研發出早期機載制導武器,經常用於攻擊志願軍山洞坑道。在朝鮮,志願軍用血的經驗總結出,遇到美機空襲,躲入山洞有時會更危險,所以戰爭後期志願軍的山洞坑道經常要修築成L形或U形,避免損失更大。

中蘇交惡後,蘇軍龐大的機械化集羣一直猶如懸在中國頭頂上的巨石,讓中國想起古代多次入侵中原的胡人鐵騎。中國當年不但在坦克數量和質量上相差甚遠,而且火炮和航空力量上也根本不足以根本性遲滯對方的推進,據說有人推算,如果當年蘇軍真的南下大舉入侵中國,東北華北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甚至會在兩個月內淪陷!

儘管在珍寶島反擊戰中獲勝,並繳獲了蘇軍當年最新型的T62主戰坦克,但解放軍很理智地看到了一個可怕現實:當年中國軍隊根本沒有一種可以與之抗衡的主力坦克,也沒有一種反坦克炮可以在有效射程內迅速摧毀蘇軍新型坦克。少量蘇軍坦克的衝擊尚且很難對付,如果蘇軍集結幾千上萬坦克,又該怎麼辦?

由於重武器數量和質量的不足,中國軍隊只能再一次發揚步兵敢打敢拼、無懼犧牲的精神。對蘇戰備的一個結果就是大量火箭筒被部署於解放軍各級步兵單位,步兵如何打坦克成爲了當時各部隊重點鑽研的主要戰術課題。如果當年中蘇真的發生大規模戰爭,解放軍步兵幾乎就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拼死靠近蘇軍裝甲集羣,儘量爭取有效破壞敵坦克薄弱部位的機會。

解放軍03式火箭炮陣地集體齊射。今天的中國陸軍不但在火力水平上幾乎無人可比,而且信息化建設水平也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無論是對敵方步兵集羣的殺傷,還是對敵坦克部隊的摧毀效率,各層火力組成的火網幾乎消除了任何死角,而且出色的體系化配合還能讓空中支援隨叫隨到。憑着這些優勢,在國際軍演中俄軍精銳重裝部隊的被動程度堪比海灣戰爭時的伊拉克軍。到這裏,回望80年的時光旅程也就結束了,沒有昔日外軍強敵讓中國軍隊曾患上的火力不足恐懼症,也就沒有今日世界頂尖的精銳之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