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70餘臺進口卡車,公司市值達到億元級別,聽起來是不是非常“高大上”?

不過,博通美達物流公司總經理賈金生在公司發展壯大後,並沒有盲目追求“高樓大廈”,而是反其道行之,將目光鎖定在了“田間地頭”。

博通美達賈金生:運輸也要從高樓大廈走向“田間地頭”

2003年,賈金生正式註冊了“博通美達”這一商標,用他的話來說,其寓意是“博專至美,用心通達”。這八個字既是公司的核心文化,也是他的座右銘。

他說,“我們公司一開始就是跑區域運輸,以專線爲主,因此簡稱爲‘博專’,這句口號就是希望我們公司能夠憑藉專業的運輸服務博得美譽,我一直在向這一目標努力。”

博通美達賈金生:運輸也要從高樓大廈走向“田間地頭”

運輸講究“以人爲本”

2009年,博通美達開通了北京-廣州線路,這條線路也成爲了賈金生的立身之本。彼時,快遞行業正處於風口浪尖,這令賈金生積累了第一桶金。

“當時大家甚至都不清楚‘雙十一’是什麼概念,只感覺貨物突然增多,這些年網購逐步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我們也隨着快遞行業飛速前進,逐步把業務規模做強了。”賈金生說道。

博通美達賈金生:運輸也要從高樓大廈走向“田間地頭”

他說,自己是趕上了物流運輸的黃金時期,從2009年至今,基本上每一年都有一次質的飛躍,因此,博通美達的資產從幾十萬上升到了上百萬,再到千萬,甚至上億。

“我們公司從2003年成立,嘗試了多種方式,2008年奧運會安檢特別嚴格,這對公路運輸來說是一個快速發展期,我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做公路運輸,正好趕上這個快遞發展時期。”

博通美達賈金生:運輸也要從高樓大廈走向“田間地頭”

令人矚目的是,從進入物流行業開始,賈金生就選擇了進口重卡,“因爲我們車隊的管理是以人爲本,我希望每位運輸人坐在車上都有安全感,這既保障了公司的長久發展,也是對每個家庭負責,因爲每位運輸人都是家裏的頂樑柱。”

另一方面,進口車也是當時剛成立的博通美達的一張“金字招牌”,“那個時候客戶會看你有什麼樣的車,運輸什麼樣的貨物,給什麼樣的價錢,現在就完全不是這樣了。”

博通美達賈金生:運輸也要從高樓大廈走向“田間地頭”

據悉,目前博通美達華北、華南和西南三大區域已經互通,打造了“黃金三角形”,爲之奔忙的16名管理人員和150餘名運輸人就是賈金生的重要資本。

說到以人爲本,賈金生早已將這句話融入到了博通美達的企業文化當中,“我們公司的員工首先要有責任心,一個人即使能力不行,人品也一定要好,把企業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業去做。我希望大家在公司的時候把它當成自己的家。”

博通美達賈金生:運輸也要從高樓大廈走向“田間地頭”

厚積薄發 看好冷鏈行業

如今,物流運輸大環境並不景氣,賈金生對此不置可否,“困難的就是這兩年,眼看大家都要觸底了。物流運輸與經濟週期道理相似,總會有波谷期,目前是物流公司的潛伏期,當下的我們就是要鍛鍊自己,強化內功,期待厚積薄發!”

在博通美達騰飛發展之際,無論是油價、房租、駕駛員工資,還是路橋費等,物流行業的運輸成本較如今都低了許多,“現在這些有利因素都不復存在,所以我們一定要勒緊自己的褲腰帶,能省則省,用省出來的效益來經營賺錢。”

博通美達賈金生:運輸也要從高樓大廈走向“田間地頭”

都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賈金生沒有沉醉於快遞行業成功的快感,而是在悄然進行着轉型升級,從2016年開始便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了冷鏈運輸方面。

他說,“快遞行業那時已經達到了一個峯值,所以我們從快遞物流到三方物流,開始做冷鏈運輸和廠家物流。”

如今,博通美達的冷鏈運輸車已經達到了60餘臺,投入了大量資金購置冷藏箱,在冷鏈行業逐步發力,“這就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我想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在冷鏈物流中樹立自己的旗幟。即使做不到全國第一,也要在北方數一數二。”

博通美達賈金生:運輸也要從高樓大廈走向“田間地頭”

賈金生對員工們說過,博通美達要從城市擴展到農村,從城裏走到田間地頭上,因爲冷鏈運輸主要是做農產品,因此更要向廣大農村靠攏。

同時,賈金生期待將自己的“重資產”逐步轉化爲“輕資產”,將車隊從單一的模式轉變爲綜合物流運輸,“就是想減輕負擔,讓自己跑得更快一些。”

博通美達賈金生:運輸也要從高樓大廈走向“田間地頭”

從2臺進口卡車起家,賈金生打造了一家億元級別的運輸公司,他憑藉的不僅僅是70餘臺重卡,也不僅僅是趕上了物流行業的“黃金年代”,促使他成功的,或許正是他對物流行業的深刻看法,和凡事都“以人爲本”的態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